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及用其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19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及用其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釉料由比重为40‑60%的潮土、8‑14%的石英、17‑23%的长石和16‑24%方解石混合而成。陶瓷制品通过以下步骤制成:a)原材料的采集;b)釉料的配制;c)釉料的处理,将步骤b)中的混合料进行球磨后过筛,待用;d)将步骤c)配制好的釉料用于陶瓷坯体表面,使陶瓷烧制后表面形成带有光泽、光滑、色泽、图案的釉层。通过对釉料中的硅含量的调节来实现对陶瓷在烧制后光泽度的呈现的调节,达到光泽度高或低不同产品需求的目的,同时便于添加不同类型的调色剂对陶瓷的色泽图案等进行调节,同时能够降低石英的使用量,便于降低成本,降低地域的限制;潮土的利用,拓展了原材料的来源,缓解了资源枯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及用其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
,特别是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及用其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不同特性的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在世界各地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目前国内外江河湖泊均有不同程度的淤积污染,各地政府均需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处理该等淤积污染问题,多年来已有许多将淤泥资源化再利用的发展,特别在营建工程材料上已有多项产品提出。其中有以该等淤泥和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辅以花岗岩和石英等添加剂,以烧出瓷砖者,但该项产品所使用的淤泥含量较低,相对需要加入较高比例的辅佐料,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另有利用湖泊水库等底部淤泥,渗水搅拌、添加改性剂、去除水份后加以研磨成营建材料者。近数十年来由于人类发展产业的需求,对于地表开发的管制不当,导致许多地区的地表严重裸露,再加上例如中国台湾等类的地形,河川上游坡度极为陡峻,年雨量亦充沛,致使地表径流的冲刷流失极为剧烈;据统计,单一中国台湾地区,每年水库的泥沙淤积量约高达接近1500万立方公尺,以目前世界各地的水库或湖泊的总淤泥量而言,更是难以估计。而该等水库或湖泊的严重淤积,不仅减少整体的蓄水量,更日渐失去防洪防灾的功能,因此,各地政府均将清理疏浚水库及湖泊的淤泥工作,设定为当政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又水库或湖泊中的淤泥,其颗料极为细致,但以往其颗料若大于200号标准筛者(直径大于0.71mm),经过分离后可制成为上述的建筑材料,但是小于该直径者,反而被当成淤泥废弃物;然而,水库中的淤泥是经过上游长时间的漂携,再沉积至上述蓄水区者,其历程有如陶瓷业对于黏土处理过程中较为繁复耗时的“水簸法”,所得的泥沙粒径大多在20μm以下,若将之运用于陶瓷釉料产业,显然可以省略上述的黏土处理程序,只需过筛去除一部份不需要的沙粒即可。釉是一种用来被覆陶瓷胚体,以形成永久性玻璃质烧成物,其必需具有对一般液体或气体没有任何吸收或渗透的特性,因此,釉料的质地亦需极为细致。CN103922810B公开了一种陶瓷用大红釉料及其制成陶瓷产品的方法,底釉包括长石、鹅羊山石、潮泥、草灰、方解石、煅烧碳酸钡、氧化锰粉、工业铁矿矿渣、煅烧铁红、碳酸锰;面釉包括钠长石、方解石、高岭土、硅酸锆、煅烧碳酸钡、包裹型镉硒红;所述鹅羊山石成分为:SiO292.83%、Al2O31.90%、Fe2O30.81%、CaO1.19%、MgO1.70%、K2O+Na2O1.29%、灼烧减量LOI0.41%。但该釉料存在以下缺陷:1、该釉料中硅含量过高不利于光泽的调整;2、该釉料在使用时潮泥烧制后本黑色的呈现,无法继续加大潮泥的用量,不利于釉料颜色的调整;3、受地域限制,鹅羊山石材料越来越缺乏,不利于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受地域限制低、便于颜色调节、光泽调节、成本极低和工艺简单的含有潮土的釉料及用其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釉料由比重为40-60%的潮土、8-14%的石英、17-23%的长石和16-24%方解石混合而成。潮土所占比重为35-60%,当潮土比重低于35%时,釉料呈色以及光泽的调节受影响,不利于呈色;当潮土比重高于60%时,釉料在制作过程中釉料过于黏稠,不利于均匀配制,球磨、呈色效果差,光泽亮度过于暗淡;当釉料采用比重35-60%的潮土,便于釉料烧制后的呈色效果的体现,变化对釉料成色的调节。优选地,釉料由比重为45-55%的潮土、10-13%的石英、19-22%的长石和18-22%方解石混合而成。进一步,所述釉料中还包括1-6%用于调节釉料颜色的调色剂。进一步,所述调色剂为钴、钡、锶、铜、金、铁、锡、锑、镨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潮土为湖泊周边芦苇生长地域距离地表深度0.6-6m之间泥土。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材料的采集,采用湖泊周边的潮土,将潮土自然风干,备用;b)釉料的配制,将步骤a)中干燥后的潮土与石英、长石和方解石按比重混合均匀成混合料;c)釉料的处理,将步骤b)中的混合料进行球磨,球磨后过筛,待用;d)将步骤c)配制好的釉料用于陶瓷坯体表面,使陶瓷烧制后表面形成带有光泽、光滑、色泽、图案的釉层。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的按原料:球石:水=1:1.5~2:0.5~0.8球磨20-30小时,球磨后的过120目筛。进一步,所述步骤d)釉料采用浸、淋、喷、刷或滴的方式用于陶瓷坯体表面。进一步,所述步骤d)采用1180-1250℃的温度进行烧制,将釉料在陶瓷坯体上上釉,将上好釉的陶瓷坯体采用柴火烧制,按每小时升温110~120℃升到320℃的过程温度3-4.5小时,然后按每小时升温155~165℃升到800℃的中温1.5-3小时,最后按每小时升温200~250℃升到1250℃的高温8-12小时,然后停火降温冷却。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对釉料中的硅含量的调节来实现对陶瓷在烧制后光泽度的呈现的调节,达到光泽度高或低不同产品需求的目的,同时便于添加不同类型的调色剂对陶瓷的色泽图案等进行调节,更加便于对陶瓷艺术效果的提升,同时能够降低石英的使用量,便于降低成本,降低地域的限制;潮土的利用,拓展了原材料的来源,缓解了资源枯竭,同时对湖泊的清理和梳理起到很好的作用。2、对釉原材料进行球磨是采用先混合在球磨的方式,便于釉料原材料的混合均匀,同时能够降低分别对原材料的球磨工序,便于生产效率的提供。3、本专利技术能根据陶瓷的需要能够配制成不同的呈色和图案等,便于增强陶瓷艺术效果,便于提高陶瓷的经济价值,同时可以根据陶瓷制作的需要可以对陶瓷进行多次上釉。4、本专利技术采用潮土代替大部分化工原料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釉料的成本大概在10-15元/斤左右,成本节约70-80%,同时降低了对原材料的损耗,提高了原材料的来源,便于解决湖泊淤泥的处理废物再次利用,同时便于对湖泊的清理和疏导,进一步的降低水灾的发生几率,另外便于降低化工材料的使用更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5、本专利技术可取代极大多数的矿物原料或化工原料,使得可以在添加较少的原料条件下,达成制釉的目的;并且,水库或湖泊的淤泥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是一般矿物原料或化工原料所缺乏,恰可以形成更细腻多变的釉外观质感;本专利技术能使用水库或湖泊所生成的芦苇生长区域的淤泥来制成釉料,不仅可为各地日益严重的水库淤积及淤泥处理问题,且利用该等原本需废弃的资源物料,也可相对减少上述矿物原料的开采需求,所带来的自然生态耗损,相对亦能大幅降低制釉原物料的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描述。以下为各实施例中的原材料潮土的选用:选自由湖南省陶瓷研究检测中心所化验检测的洞庭湖周边芦苇生长地域距离地表深度0.6-6m之间泥土,潮土成分为:二氧化硅52.64%、三氧化二铝16.34%、氧化铁7.18%、氧化钙6.03%、氧化镁1.41%、氧化钾+氧化钠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其特征在于:釉料由比重为40-60%的潮土、8-14%的石英、17-23%的长石和16-24%方解石混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潮土的釉料,其特征在于:釉料由比重为40-60%的潮土、8-14%的石英、17-23%的长石和16-24%方解石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潮土的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由比重为45-55%的潮土、10-13%的石英、19-22%的长石和18-22%方解石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潮土的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中还包括1-6%用于调节釉料颜色的调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有潮土的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为钴、钡、锶、铜、金、铁、锡、锑、镨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有潮土的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潮土为湖泊周边芦苇生长地域距离地表深度0.6-6m之间泥土。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有潮土的釉料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材料的采集,采用湖泊周边的潮土,将潮土自然风干,备用;
b)釉料的配制,将步骤a)中干燥后的潮土与石英、长石和方解石按比重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豪张琴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坐北朝南陶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