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光龙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17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分为净水腔、污水腔、过滤腔、动力腔和压力腔,所述净水腔与污水腔之间嵌设有多个浮动轴套,每个所述浮动轴套上均插设有超导热管,所述浮动轴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嵌设有密封胶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滤筒进行过滤,通过液流扇使得活塞板上下移动降低净水腔压力便于水快速蒸发,增加水的回收效果,且通过浮动轴套使得超导热管可以无规则晃动,降低杂质附着率,增加热传导效率,即提升污水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均会有污水排出,部分污水排出具有较高的温度,高温污水回收难度较大。现有的高温污水回收通常待其冷却过滤回收或余热利用回收,冷却回收会浪得较多的热量,且处理时间较长,污水余热利用会导致热管被杂质附着减低热传导效率,影响余热利用率,导致污水回收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浪费污水热量、余热利用率低、污水回收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分为净水腔、污水腔、过滤腔、动力腔和压力腔,所述净水腔与污水腔之间嵌设有多个浮动轴套,每个所述浮动轴套上均插设有超导热管,所述浮动轴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嵌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外环套,所述外环套内无接触同轴插设有内环套,所述外环套与内环套之间均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每个所述外环套上的弧形槽与内环套上对应的弧形槽之间夹设有胶球;所述过滤腔内插设安装有滤筒,所述过滤腔内安装有限位环,且滤筒的下端抵住限位环,所述过滤腔与污水腔之间开设有污水孔,所述过滤腔与动力腔之间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动力腔与净水腔之间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动力腔内转动安装有液流扇,所述液流扇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柱,所述压力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下端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延伸至动力腔内并安装有限位框,且限位框滑动套设在限位柱上,所述机体上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优选地,所述机体上分别插设有净水管和污水管,且净水管连通净水腔,且污水管连通污水腔。优选地,所述连通管分别的两端分别连通压力腔和净水腔,所述排气管连通压力腔。优选地,所述超导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净水腔内和污水腔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超导热管将污水腔内污水废热的热量传递到净水腔内过滤后的水,由于污水含杂量较多,使其蒸发量减少,而净水腔内含杂量较少,相同温度蒸发量大,则可进行蒸气收集,增加污水的回收利用率,且加热的洁净水也可直接回收利用,不同方式回收的水源可利用在需求不同的地方,增加设备的适用性。2、限位环与滤筒的底部接触抵紧,使得污水只能够从滤筒内进入并过滤后排出到限位环上方的过滤腔内,避免出现部分污水未过滤的情况,增加设备过滤的可靠性。3、过滤后的净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动力腔内并通过排水孔排出到净水腔内,流动的水流使得液流扇转动,转动的液流扇通过限位柱带动限位框上下移动,则使得活塞杆和活塞板上下移动,当活塞板下移时,压力腔内气压降低形成负压,通过连通管使得净水腔内压力减小,则使得净水腔内水的蒸发温度降低,即水能够快速蒸发成水蒸气并进入压力腔内,当活塞板上移时,压力腔内压力增大,则通过排气管将压力腔内的水蒸气排出回收利用,增加设备的回收效果。4、污水和净水在流动过程中对超导热管施加压力,由于水的流动不规则使得超导热管各个方向不规则受力,而超导热管受力后晃动使得内环套与外环套之间呈一定偏移角度,则使得胶球被挤压,即浮动轴套能够使得超导热管在污水和净水中晃动,减少污水中杂质的附着,避免杂质影响热传导效率,增加设备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滤筒进行过滤,通过液流扇使得活塞板上下移动降低净水腔压力便于水快速蒸发,增加水的回收效果,且通过浮动轴套使得超导热管可以无规则晃动,降低杂质附着率,增加热传导效率,即提升污水回收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的浮动轴套部分放大图。图中:1机体、11连通管、111第一单向阀、12排气管、121第二单向阀、2净水腔、21净水管、3污水腔、31污水管、32污水孔、4过滤腔、41限位环、42滤筒、5动力腔、51进水孔、52排水孔、53液流扇、531固定环、532限位柱、6压力腔、61活塞板、62活塞杆、621限位框、7浮动轴套、71外壳、72密封胶圈、73外环套、74内环套、75弧形槽、76胶球、8超导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1内分为净水腔2、污水腔3、过滤腔4、动力腔5和压力腔6,净水腔2与污水腔3之间嵌设有多个浮动轴套7,每个浮动轴套7上均插设有超导热管8,浮动轴套7包括外壳71,外壳71的两端嵌设有密封胶圈72,外壳71的内壁安装有外环套73,外环套73内无接触同轴插设有内环套74,外环套73与内环套74之间均开设有多个弧形槽75,每个外环套73上的弧形槽75与内环套74上对应的弧形槽75之间夹设有胶球76;过滤腔4内插设安装有滤筒42,过滤腔4内安装有限位环41,且滤筒42的下端抵住限位环41,过滤腔4与污水腔3之间开设有污水孔32,过滤腔4与动力腔5之间开设有进水孔51,动力腔5与净水腔2之间开设有排水孔52,动力腔内转动安装有液流扇53,液流扇5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531,固定环531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柱532,压力腔6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板61,活塞板61的下端安装有活塞杆62,活塞杆62的下端延伸至动力腔5内并安装有限位框621,且限位框621滑动套设在限位柱532上,机体1上安装有连通管11,连通管11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11,机体1上安装有排气管12,排气管12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21;限位环41与滤筒42的底部接触抵紧,使得污水只能够从滤筒42内进入并过滤后排出到限位环41上方的过滤腔4内,避免出现部分污水未过滤的情况,增加设备过滤的可靠性。机体1上分别插设有净水管21和污水管31,且净水管21连通净水腔2,且污水管31连通污水腔3。连通管11分别的两端分别连通压力腔6和净水腔2,排气管12连通压力腔6;过滤后的净水通过进水孔51进入动力腔5内并通过排水孔52排出到净水腔2内,流动的水流使得液流扇53转动,转动的液流扇53通过限位柱532带动限位框621上下移动,则使得活塞杆62和活塞板61上下移动,当活塞板61下移时,压力腔6内气压降低形成负压,通过连通管11使得净水腔2内压力减小,则使得净水腔2内水的蒸发温度降低,即水能够快速蒸发成水蒸气并进入压力腔6内,当活塞板61上移时,压力腔6内压力增大,则通过排气管12将压力腔6内的水蒸气排出回收利用,增加设备的回收效果。超导热管8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净水腔2内和污水腔3内;污水和净水在流动过程中对超导热管8施加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分为净水腔(2)、污水腔(3)、过滤腔(4)、动力腔(5)和压力腔(6),所述净水腔(2)与污水腔(3)之间嵌设有多个浮动轴套(7),每个所述浮动轴套(7)上均插设有超导热管(8),所述浮动轴套(7)包括外壳(71),所述外壳(71)的两端嵌设有密封胶圈(72),所述外壳(71)的内壁安装有外环套(73),所述外环套(73)内无接触同轴插设有内环套(74),所述外环套(73)与内环套(74)之间均开设有多个弧形槽(75),每个所述外环套(73)上的弧形槽(75)与内环套(74)上对应的弧形槽(75)之间夹设有胶球(76);/n所述过滤腔(4)内插设安装有滤筒(42),所述过滤腔(4)内安装有限位环(41),且滤筒(42)的下端抵住限位环(41),所述过滤腔(4)与污水腔(3)之间开设有污水孔(32),所述过滤腔(4)与动力腔(5)之间开设有进水孔(51),所述动力腔(5)与净水腔(2)之间开设有排水孔(52),所述动力腔内转动安装有液流扇(53),所述液流扇(5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531),所述固定环(531)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柱(532),所述压力腔(6)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板(61),所述活塞板(61)的下端安装有活塞杆(62),所述活塞杆(62)的下端延伸至动力腔(5)内并安装有限位框(621),且限位框(621)滑动套设在限位柱(532)上,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11),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双规格分级利用余热过滤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分为净水腔(2)、污水腔(3)、过滤腔(4)、动力腔(5)和压力腔(6),所述净水腔(2)与污水腔(3)之间嵌设有多个浮动轴套(7),每个所述浮动轴套(7)上均插设有超导热管(8),所述浮动轴套(7)包括外壳(71),所述外壳(71)的两端嵌设有密封胶圈(72),所述外壳(71)的内壁安装有外环套(73),所述外环套(73)内无接触同轴插设有内环套(74),所述外环套(73)与内环套(74)之间均开设有多个弧形槽(75),每个所述外环套(73)上的弧形槽(75)与内环套(74)上对应的弧形槽(75)之间夹设有胶球(76);
所述过滤腔(4)内插设安装有滤筒(42),所述过滤腔(4)内安装有限位环(41),且滤筒(42)的下端抵住限位环(41),所述过滤腔(4)与污水腔(3)之间开设有污水孔(32),所述过滤腔(4)与动力腔(5)之间开设有进水孔(51),所述动力腔(5)与净水腔(2)之间开设有排水孔(52),所述动力腔内转动安装有液流扇(53),所述液流扇(53)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531),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光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