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16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污水池、污水泵、混凝剂罐、预混罐、净化罐、浓浆池、浓浆泵和压滤机;净化罐包括罐体和混凝器,混凝器包括容器体和设置在容器体内的碰撞加强板,容器体和罐体之间为絮状物下沉通道,碰撞加强板包括板体、布置在板体上的矩形通孔和倾斜设置在每个矩形通孔边部的导流板,相邻两排矩形通孔上的导流板成八字形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混凝器内的碰撞加强板能加强污水中微小悬浮物的碰撞,提高对微小悬浮物的捕获率,并且多层设置的碰撞加强板能逐渐降低水流的速度,使得越到后面形成的大的絮凝物的结构更稳定,避免被水流冲散。本发明专利技术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能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和净化彻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生产车间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玻璃在生产工厂中,需要对玻璃进行清洗,以去除玻璃上的污物,这些污物大部分为磨削加工玻璃时产生的粉尘。玻璃车间产生的污水需要经过净化后才能排出或回收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对玻璃生产车间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污水池、污水泵、混凝剂罐、预混罐、净化罐、浓浆池、浓浆泵和压滤机;污水泵的进水管的进口设置在污水池中,污水泵的排水管的出口与预混罐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与污水泵的进水管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上设置有阀门;净化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和第三腔段,第二腔段位于第一腔段上方,第三腔段位于第二腔段上方,净化罐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段内的混凝器,所述混凝器包括通过筋板与罐体内壁连接的容器体和设置在容器体内的若干层碰撞加强板,容器体和罐体之间为絮状物下沉通道,所述碰撞加强板包括水平布置在容器体内的板体、均匀布置在板体上的若干排矩形通孔和倾斜设置在每个矩形通孔边部的导流板,相邻两排矩形通孔上的导流板成八字形布置;容器体的底部与预混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容器体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将浓浆排入浓浆池的排污管,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将净化水排出的净水排出管;浓浆泵的进液管的进口设置在浓浆池中,浓浆泵的排液管的出口与压滤机连接,压滤机的污水排出管的出口设置在污水池中。进一步,所述预混罐内设置有若干个混液球,每个混液球上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孔道。进一步,所述导流板和板体之间的夹角为30-6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设置的混凝器中的碰撞加强板能加强污水中微小悬浮物的碰撞,提高对微小悬浮物的捕获率,并且多层设置的碰撞加强板能逐渐降低水流的速度,使得越到后面形成的大的絮凝物的结构更稳定,避免被水流冲散。本专利技术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能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和净化彻底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碰撞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混液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污水池、污水泵、混凝剂罐、预混罐、净化5、浓浆池、浓浆泵和压滤机。污水泵1的进水管的进口设置在污水池2中,污水泵的排水管的出口与预混罐3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与污水泵的进水管连接,混凝剂罐4的排药管上设置有阀门5。净化罐包括罐体6,所述罐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和第三腔段,第二腔段位于第一腔段上方,第三腔段位于第二腔段上方,净化罐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段内的混凝器7,所述混凝器包括通过筋板与罐体内壁连接的容器体71和设置在容器体内的若干层碰撞加强板72,容器体和罐体之间为絮状物下沉通道,所述碰撞加强板包括水平布置在容器体内的板体721、均匀布置在板体上的若干排矩形通孔722和倾斜设置在每个矩形通孔边部的导流板723,相邻两排矩形通孔上的导流板成八字形布置;容器体的底部与预混罐之间通过水管8连接,容器体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将浓浆排入浓浆池9的排污管10,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将净化水排出的净水排出管11。浓浆泵12的进液管的进口设置在浓浆池中,浓浆泵的排液管的出口与压滤机13连接,压滤机的污水排出管的出口设置在污水池中。本实施例中,导流板和板体之间的夹角为40°,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导流板和板体之间的夹角还可为30-60°的范围内的其它值。本实施例中预混罐内设置有若干个混液球14,每个混液球上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孔道。污水和混凝剂能在流过混流球上的孔道时进行充分的混合,同时混凝器在污水的冲力下在预混罐内上下跳动,也能加强污水和混凝剂的混合效果。本实施例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玻璃生产车间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池后,再被污水泵泵入预混罐,混凝剂罐中的混凝剂随污水一同进入到预混罐中。预混罐内的混流球在预混罐内不断的上下运动及混流球上的孔道能使混凝剂在污水中均匀分布。经预混后的污水进入到混凝器中,污水从下向上运动依次经过各层碰撞加强板,碰撞加强板上的导流板对水流进行引导,使从相邻两个矩形通孔中流出的水流进行碰撞,从而能很大的加强水中微小漂浮物的碰撞,使微小漂浮物相互接触聚集形成更大的絮凝物。并且经过各层碰撞加强板后,水流的速度逐渐降低,能更好的避免形成的絮凝物不会被水流冲散。絮凝物从混凝器顶部出来后,在罐体的第三腔段中会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絮凝物向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为零,然后再逐渐下降,并从容器体和罐体之间为絮状物下沉通道进入到罐体的第一腔段中。在第一腔段中,累积的絮状物从排污管进入到浓浆池,浓浆泵将浓浆池的浓浆液泵入压滤机汇中,经压滤机的压滤将污物压成固体排出。本实施例中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设置的混凝器中的碰撞加强板能加强污水中微小悬浮物的碰撞,提高对微小悬浮物的捕获率,并且多层设置的碰撞加强板能逐渐降低水流的速度,使得越到后面形成的大的絮凝物的结构更稳定,避免被水流冲散。本专利技术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能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和净化彻底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污水泵、混凝剂罐、预混罐、净化罐、浓浆池、浓浆泵和压滤机;/n污水泵的进水管的进口设置在污水池中,污水泵的排水管的出口与预混罐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与污水泵的进水管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上设置有阀门;/n净化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和第三腔段,第二腔段位于第一腔段上方,第三腔段位于第二腔段上方,净化罐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段内的混凝器,所述混凝器包括通过筋板与罐体内壁连接的容器体和设置在容器体内的若干层碰撞加强板,容器体和罐体之间为絮状物下沉通道,所述碰撞加强板包括水平布置在容器体内的板体、均匀布置在板体上的若干排矩形通孔和倾斜设置在每个矩形通孔边部的导流板,相邻两排矩形通孔上的导流板成八字形布置;容器体的底部与预混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容器体的顶部设置有出口;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将浓浆排入浓浆池的排污管,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将净化水排出的净水排出管;/n浓浆泵的进液管的进口设置在浓浆池中,浓浆泵的排液管的出口与压滤机连接,压滤机的污水排出管的出口设置在污水池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污水泵、混凝剂罐、预混罐、净化罐、浓浆池、浓浆泵和压滤机;
污水泵的进水管的进口设置在污水池中,污水泵的排水管的出口与预混罐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与污水泵的进水管连接,混凝剂罐的排药管上设置有阀门;
净化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和第三腔段,第二腔段位于第一腔段上方,第三腔段位于第二腔段上方,净化罐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段内的混凝器,所述混凝器包括通过筋板与罐体内壁连接的容器体和设置在容器体内的若干层碰撞加强板,容器体和罐体之间为絮状物下沉通道,所述碰撞加强板包括水平布置在容器体内的板体、均匀布置在板体上的若干排矩形通孔和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正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