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燕专利>正文

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12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加热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煎药底座上,中药罐体安装在加热单元上,中药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中药盖体,中药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中药罐体的底部连接有导药管,中药罐体的底部设置有隔离架,隔离架上设置有滤药网框,滤药网框的上部连接有滤药带,加热单元包括控制器和加热腔,控制器设置在煎药底座上,加热腔设置在中药罐体的底部,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与加热电源电连接,控制器与加热电源信号连接;由滤药网框盛放中药药材并在中药罐体内加水,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单元对中药罐体加热,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用于专门熬制中药的煎药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
本技术属于中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
技术介绍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在现有的中药设备
中,中药一般通过药罐在液化气或者煤炉上熬制,火候和煎熬时间都是通过人为控制,较为依赖有经验的人控制火候和煎熬时间,而且需要随时守在旁边,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此外,在中药的熬制过程中,一般会将中药药材倒入到药罐中,再在药罐中加水,在加热熬制的过程中,底部的中药药材受热较多,火候控制不当容易造成烧焦,从而影响所熬制中药的医用效果,而且,煎制的中药药汁难于与中药药渣分离,即使借用工具过滤也需要等药罐冷却,而有些中药是需要趁热服用疗效更加,所以药汁与药渣的分离十分的繁琐,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中医医生与患者,也给中医药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碍着中医药学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中药设备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诊测效果精良、方便实用的熬制中药用煎药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包括煎药底座、加热单元和中药罐体,所述加热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煎药底座上,所述中药罐体安装在所述加热单元上,所述中药罐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中药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中药盖体,所述中药盖体上开设有一个以上下部小、上部大的透气孔,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将药液导出的导药管,所述导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底部高温的隔离架,所述隔离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中药药材的滤药网框,所述滤药网框的上部通过滤药带连接在所述中药罐体的外部,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用于调整控制加热的控制器和用于对所述中药罐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腔,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煎药底座上,所述加热腔设置在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与安装在加热腔外部的加热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电源信号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中药罐体设置成上部小、下部大的葫芦状,所述中药罐体上部的两侧设有冷却体,所述冷却体上设置有手提端壁。作为优选地,所述中药盖体的上部设置有盖体把手,所述中药盖体设置成上部小、下部大的圆锥形,所述中药盖体的下方设置有蒸馏档盖,所述蒸馏档盖上均匀布设有蒸馏小孔。作为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中药罐体相连接出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作为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温控开关、定时开关和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控制器上,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加热电源建立控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用于调节加热功率的所述温控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用于调节加热时间的所述定时开关电连接。作为优选地,所述煎药底座上可开合的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置物抽屉,所述煎药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所述加热腔的引风箱,所述引风箱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通过煎药底座保持平衡稳定,从中药盖体上打开中药盖体,将导药管上的控制阀闭合,在清洗后的滤药网框中加入待煎的中药并放入到中药罐体内部的隔离架上,然后把滤药带延伸到中药罐体的外部,并在中药罐体内加入适量的清水,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电源对加热电阻丝供电,加热腔内的加热电阻丝通电后向上方的中药罐体提供热能,使得滤药网框内的中药因受热而将药性散发到水中,完成中药的熬制后,通过控制器断开加热电源,加热电阻丝不再供热,打开中药盖体,将滤药网框内的中药药渣取出,打开导药管上的控制阀,将熬制的中药药汁导出;通过隔离架隔离滤药网框,有效防止滤药网框内的中药直接受热而烧焦,通过煎药底座上的控制器设定条件对中药罐体进行加热,不需要依赖有经验的人,减少人力的浪费,提升智能化体验,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解决了中医医生与患者的困扰,对中医药学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煎药底座,2:加热单元,3:中药罐体,4:中药盖体,5:透气孔,6:导药管,7:控制阀,8:隔离架,9:滤药网框,10:滤药带,11:控制器,12:加热腔,13:加热电阻丝,14:加热电源,15:手提端壁,16:盖体把手,17:蒸馏档盖,18:保温层,19:控制面板,20:温控开关,21:定时开关,22:显示屏,23:置物抽屉,24:进风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包括煎药底座1、加热单元2和中药罐体3,加热单元2可拆卸的安装在煎药底座1上,中药罐体3安装在加热单元2上,中药罐体3为上部开口的中空腔体,中药罐体3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中药盖体4,中药盖体4上开设有一个以上下部小、上部大的透气孔5,中药罐体3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将药液导出的导药管6,导药管6上安装有控制阀7,中药罐体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底部高温的隔离架8,隔离架8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中药药材的滤药网框9,滤药网框9的上部通过滤药带10连接在中药罐体3的外部,加热单元2包括用于调整控制加热的控制器11和用于对中药罐体3进行加热的加热腔12,控制器11设置在煎药底座1上,加热腔12设置在中药罐体3的底部,加热腔12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3,加热电阻丝13与安装在加热腔12外部的加热电源14电连接,控制器11与加热电源14信号连接。本技术通过煎药底座1保持平衡稳定,从中药盖体4上打开中药盖体4,将导药管6上的控制阀7闭合,在清洗后的滤药网框9中加入待煎的中药并放入到中药罐体3内部的隔离架8上,然后把滤药带10延伸到中药罐体3的外部,并在中药罐体3内加入适量的清水,通过控制器11控制加热电源14对加热电阻丝13供电,加热腔12内的加热电阻丝13通电后向上方的中药罐体3提供热能,使得滤药网框9内的中药因受热而将药性散发到水中,完成中药的熬制后,通过控制器11断开加热电源14,加热电阻丝13不再供热,打开中药盖体4,将滤药网框9内的中药药渣取出,打开导药管6上的控制阀7,将熬制的中药药汁导出;通过隔离架8隔离滤药网框9,有效防止滤药网框9内的中药直接受热而烧焦,通过煎药底座1上的控制器11设定条件对中药罐体3进行加热,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提升智能化体验,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中药罐体3设置成上部小、下部大的葫芦状,葫芦状中药罐体3有利于内部滤药网框9中的中药药材更好的受热煎熬,温度集中在葫芦状中药罐体3下部,提升中药药材的熬制效果,中药罐体3上部的两侧设有冷却体,冷却体上设置有手提端壁15,通过冷却体防止中药罐体3的高温传导到手提端壁15上,中药罐体3熬制好中药后,通过手提端壁15方便的提取,而不用担心烫伤,十分的人性化。中药盖体4的上部设置有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煎药底座、加热单元和中药罐体,所述加热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煎药底座上,所述中药罐体安装在所述加热单元上,所述中药罐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中药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中药盖体,所述中药盖体上开设有一个以上下部小、上部大的透气孔,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将药液导出的导药管,所述导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底部高温的隔离架,所述隔离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中药药材的滤药网框,所述滤药网框的上部通过滤药带连接在所述中药罐体的外部,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用于调整控制加热的控制器和用于对所述中药罐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腔,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煎药底座上,所述加热腔设置在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与安装在加热腔外部的加热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电源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煎药底座、加热单元和中药罐体,所述加热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煎药底座上,所述中药罐体安装在所述加热单元上,所述中药罐体为上部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中药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相适配的中药盖体,所述中药盖体上开设有一个以上下部小、上部大的透气孔,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将药液导出的导药管,所述导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底部高温的隔离架,所述隔离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中药药材的滤药网框,所述滤药网框的上部通过滤药带连接在所述中药罐体的外部,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用于调整控制加热的控制器和用于对所述中药罐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腔,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煎药底座上,所述加热腔设置在所述中药罐体的底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与安装在加热腔外部的加热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电源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熬制中药用煎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罐体设置成上部小、下部大的葫芦状,所述中药罐体上部的两侧设有冷却体,所述冷却体上设置有手提端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燕
申请(专利权)人:任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