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纪临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11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窗口,所述外壳体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内部远离所述窗口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三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所述连杆二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所述推架固定设有推杆一和推杆二,所述推杆一和所述挡板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所述针灸盒对应所述窗口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可以方便自动收放针灸盒,方便取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内科诊疗用品
,具体是指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的针灸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针灸人体的穴位可以对一些病症进行治疗或者进行保健理疗,目前,传统的针灸收放多是采用医生自己的针灸包进行收放,不能自动化开包,需要手动拆包取针,十分不便,同时由于灸针采用平插在包中,导致取针不便,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自动收放中医用针灸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窗口,所述外壳体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内部远离所述窗口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三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所述连杆二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所述推架固定设有推杆一和推杆二,所述推杆一和所述挡板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所述针灸盒对应所述窗口的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窗口,所述外壳体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这样可以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内部远离所述窗口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所述连杆三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这样,通过电动伸缩杆的驱动可以带动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运动,实现带动挡板和针灸盒的推出和收回,所述连杆二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所述推架固定设有推杆一和推杆二,所述推杆一和所述挡板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所述针灸盒对应所述窗口的位置,这样通过针灸盒可以方便放置灸针。所述推架设为C字形的一体结构,所述推杆一位于所述推杆二的上方,这样通过推架的运动可以实现相对运动,推动挡板运动后再推动针灸盒运动。所述针灸盒的内部固定设有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支座二,所述支座二远离所述支座一的一侧固定设有插针垫,这样可以方便取针。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开关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固定设有凸块,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对应所述凸块固定设有卡槽,这样可以方便将多个外壳体收纳组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的针灸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外壳体,2、电动伸缩杆,3、窗口,4、挡板,5、连杆一,6、连杆二,7、连杆三,8、推架,9、推杆一,10、推杆二,11、针灸盒,12、支座一,13、支座二,14、插针垫,15、开关按钮,16、凸块,17、卡槽,18、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电动伸缩杆2,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窗口3,所述外壳体1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3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4,所述电动伸缩杆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远离所述窗口3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5,所述连杆一5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6,所述连杆二6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7,所述连杆三7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所述连杆二6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8,所述推架8固定设有推杆一9和推杆二10,所述推杆一9和所述挡板4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10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11,所述针灸盒11对应所述窗口3的位置。所述推架8设为C字形的一体结构,所述推杆一9位于所述推杆二10的上方。所述针灸盒11的内部固定设有支座一12和支座二13,所述支座一12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支座二13,所述支座二13远离所述支座一12的一侧固定设有插针垫14。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开关按钮15。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凸块16,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对应所述凸块16固定设有卡槽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可以方便自动收放针灸盒,方便取针,目前,传统的针灸收放多是采用医生自己的针灸包进行收放,不能自动化开包,需要手动拆包取针,十分不便,同时由于灸针采用平插在包中,导致取针不便,针对这些情况,本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电动伸缩杆2,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窗口3,所述外壳体1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3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4,可以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所述电动伸缩杆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远离所述窗口3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上端连接设有蓄电池18,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5,所述连杆一5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6,所述连杆二6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7,所述连杆三7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按动外壳体1侧部的开关按钮15,通电后,通过电动伸缩杆2的驱动可以带动连杆一5、连杆二6和连杆三7运动,实现带动挡板4和针灸盒11的推出和收回,所述连杆二6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8,所述推架8设为C字形的一体结构,所述推架8固定设有推杆一9和推杆二10,所述推杆一9位于所述推杆二10的上方,所述推杆一9和所述挡板4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10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11,所述针灸盒11对应所述窗口3的位置,所述推架8运动时,推杆一9的长度大于推杆二10的长度,推杆一9带动挡板4先进行翻转运动,然后推杆二10带动针灸盒11运动到伸出窗口3,其次,由于所述针灸盒11的内部固定设有支座一12和支座二13,所述支座一12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支座二13,所述支座二13远离所述支座一12的一侧固定设有插针垫14,医生取针时能够更加方便,另外,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凸块16,其下端对应所述凸块16固定设有卡槽17,可以将多个外壳体1收纳组合到一起,方便摆放。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电动伸缩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窗口(3),所述外壳体(1)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3)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4),所述电动伸缩杆(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远离所述窗口(3)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5),所述连杆一(5)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6),所述连杆二(6)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7),所述连杆三(7)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所述连杆二(6)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8),所述推架(8)固定设有推杆一(9)和推杆二(10),所述推杆一(9)和所述挡板(4)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10)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11),所述针灸盒(11)对应所述窗口(3)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收放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电动伸缩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窗口(3),所述外壳体(1)的侧部位于所述窗口(3)的上方铰接设有挡板(4),所述电动伸缩杆(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1)内部远离所述窗口(3)的一侧下端,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杆端固定连接设有连杆一(5),所述连杆一(5)的端部铰接设有连杆二(6),所述连杆二(6)的中部铰接设有连杆三(7),所述连杆三(7)固定铰接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腔侧壁,所述连杆二(6)的上端铰接设有推架(8),所述推架(8)固定设有推杆一(9)和推杆二(10),所述推杆一(9)和所述挡板(4)的上部铰接,所述推杆二(10)的端部固定连接设有针灸盒(11),所述针灸盒(11)对应所述窗口(3)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纪临
申请(专利权)人:彭纪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