橇装式加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09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橇装式加油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其由方管和槽钢组装并焊接而成;模块化双层板体,其拼装焊接在矩形框架上形成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内外罐体,每块双层板体包含内层板体和外层板体;内、外层板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模块化结构设计可将现有的内罐和外罐合在一起但又分割成独立的类似于门板式的零部件,尺寸规格可以做到尽量统一,既简化了生产制作工艺,又可达到标准零件化生产的效果,有利于实现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橇装式加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化工领域地上使用的橇装式加油装置。
技术介绍
成品石油(汽、柴油)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并且很难逆转,一旦发生泄漏,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后的清理成本对企业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其安全存储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成品油的存储装置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均需面对繁琐复杂的规则和安全报备工作,同时所有者和经营者在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安全要求下,也可能面临着设备的升级、加装检测设备甚至更换的要求。选择满足要求的存储设备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橇装式加油站(形似集装箱)是集储油罐、加油机、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地面可移动加油站。橇装式加油站的储油罐内部可进行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即将阻隔防爆材料(特种铝合金组成的一种网状结构材料)按一定的密度方式填充在储存有易燃、易爆液体的储油罐中,当遇到明火、静电、撞击、雷击、枪击、焊接、意外猛烈撞击事故时都不会发生爆炸事故。橇装式加油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可方便快捷地建成、建设费用低、可移动等诸多特点,由于采用集装箱形式可方便地安装在边远地区、高速公路边等而被广泛使用,但集装箱式(方形)加油站在制作内外罐的时候需要采用拼板组焊,组装工艺较为复杂。在制作内外罐的时候,需拼板焊接组装(板幅宽度一般为6000x1500/1800/2000),拼板完成后还需调变形、二次切割等工艺。而且,生产内罐、外罐时首先需要单独做内罐,然后在内罐外壁上焊上加强筋,最后再贴焊外罐钢板的工艺顺序。因此,亟需一种既可以满足环保和安全要求,又能便于组装的橇装式加油装置。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橇装式加油装置,在满足环保和安全的要求下,便于组装和流水化作业,装配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橇装式加油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其由方管和槽钢组装并焊接而成;模块化双层板体,其拼装焊接在矩形框架上形成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内外罐体,每块双层板体包含内层板体和外层板体;内、外层板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外层板体的焊接点可位于内、外层板体的端侧。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外层板体的端侧可分别弯折成U型,内、外层板体的U型弯折口对口设置。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U型弯折口对口设置后,可在U型弯折的外侧缝隙处进行焊接。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焊接后的内、外板体组装到矩形框架上,内、外板的U型弯折部位对接形成的截面为矩形的管状结构焊接在矩形框架的槽钢上。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双层板体在所述矩形的管状结构处拼焊。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层板体的厚度可以设置为4.5mm;外层板体的厚度可以设置为4mm。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外层板之间的间隙为内外罐体的贯通间隙,用于监测内罐中油料的泄漏情况。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相邻双层板体的截面为矩形的管状结构之间设置弯头,使得相邻双层板体的间隙贯通。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U型弯折的折边长度可以设置为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模块化结构设计是把现有的内罐和外罐合在一起但又分割成独立的类似于门板式的零部件,尺寸规格可以做到尽量统一,既简化了生产制作工艺,又可达到标准零件化生产的效果;2)模块化的板体设计,有利于实现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3)可节约场地空间,装配精度和安全系数更高;4)焊缝整齐,整体效果更加美观。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橇装式加油装置中模块化双层板体拼装到矩形框架上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橇装式加油装置中模块化双层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俯视图;图1-B为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橇装式加油装置中模块化双层板体的端侧局部放大图(示出了U型弯折结构以及内外板之间的焊点位置)。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橇装式加油装置中模块化双层板体的焊接工装夹具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橇装式加油装置中相邻两个模块化双层板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图5中U型弯折处的局部放大图(示出相邻两个板体的拼焊位置)。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橇装式加油装置组装并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矩形框架,2-模块化双层板体,20-间隙,200-内外层板体之间的焊点,201-截面为矩形的管状结构,202-相邻双层板之间的拼焊位置,21-内层板体,210-第一U型弯折,22-外层板体,220-第二U型弯折。A-焊接工装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他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他元件或其他组成部分。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下面”、“下方”、“下”、“上面”、“上方”、“上”等,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在图中所绘的方向之外物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在图中的物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的元件将取向在所述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范性术语“下方”可以包含下方和上方两个方向。物件也可以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且应对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作出相应的解释。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两个不同的元件或部位,并不是用以限定特定的位置或相对关系。换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也可以彼此互换。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橇装式加油装置,为集装箱式的结构,可安装在边远地区、高速公路边等位置,具有安装方便、可移动性强等特点。该橇装式加油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和模块化双层板体2,矩形框架1(即立方体结构)由方管和槽钢组装并焊接而成;模块化双层板体2在立方体的六个面上进行拼装焊接最终形成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内外罐体,每个模块化的双层板体包含内层板体和外层板体。内、外层板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两者之间留有可用于内罐泄漏情况监测的间隙。进一步如图2、3所示,内、外层板体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图2-A示出了两者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如图3所示的放大图,内层板体21两个端侧部位(放大图中示出其中一个端侧)加工成第一U型弯折210,当然此处的U型弯折也可以使用C型槽钢与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橇装式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矩形框架,其由方管和槽钢组装并焊接而成;/n模块化双层板体,其拼装焊接在所述矩形框架上形成所述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内外罐体,每块所述双层板体包含内层板体和外层板体;所述内、外层板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橇装式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框架,其由方管和槽钢组装并焊接而成;
模块化双层板体,其拼装焊接在所述矩形框架上形成所述橇装式加油装置的内外罐体,每块所述双层板体包含内层板体和外层板体;所述内、外层板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橇装式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层板体的焊接点位于内、外层板体的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橇装式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层板体的端侧分别弯折成U型,所述内、外层板体的U型弯折口对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橇装式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弯折口对口设置后,在所述U型弯折的外侧缝隙处进行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橇装式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焊接后的所述内、外板体组装到所述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山崔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储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