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兴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99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涉及到物品包装技术和垃圾桶技术领域,包括由多块套板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所述变形套两侧与对应的支架杆连接;所述支架杆设置在安装部上,且与同一变形套连接的两根支架杆中至少有一根可活动;所述变形套外壁套有夹紧套;所述夹紧套与变形套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的腔体和夹紧机构;所述变形套下方设置有封口分离装置;所述封口分离装置由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软袋口的张开合拢,并实现装物和封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物品包装技术和垃圾桶
,具体为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软包装袋广泛应用于物流快递、产品包装、商场购物和垃圾盛放等加工制作及生活应用领域。但是在进行物品装物时,需要手动打开并抓紧袋口,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装物,对于一些需要高效生产或舒适生活体验的场合显得很不方便,尤其在用来装生活垃圾时,更会让人不适,在垃圾袋的安装过程、再次安装和垃圾袋的扎口方面,显得既不卫生又繁琐麻烦;还有在一些生产成品包装、快递发运和超市称量环节,需要高效又经济的装物封口操作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软包装袋包装领域,至今没有这种可以连续自动打开软包装袋包装的方式。现有的垃圾桶使用时,垃圾袋每次只能装一个,垃圾袋装满垃圾后需要人工打包取出,然后再手动将新的垃圾袋套接在垃圾桶上,如此费时费力,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它能实现软袋口的张开合拢,并实现装物和封口。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包括由多块套板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所述变形套两侧与对应的支架杆连接;所述支架杆设置在安装部上,且与同一变形套连接的两根支架杆中至少有一根可活动;所述变形套外壁套有夹紧套;所述夹紧套与变形套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的腔体和夹紧机构;所述变形套下方设置有封口分离装置;所述封口分离装置由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杆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形套通过连接部与对应侧的支架杆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套板上或套板之间的铰接轴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套侧边沿竖向断开,然后通过可分离的连接器相互连接起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杆由横杆和吊件组成;所述变形套设置在横杆上;所述封口分离装置设置在吊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板外壁上设置有围栏件;所述围栏件与套板外壁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的空间;所述夹紧套上端与围栏件相连,下端套在变形套外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栏件为绳索或杆体或板体或柔性连接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形套为多边形结构,边数大于或等于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封口件上设置有发热丝。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丝上下相互平行呈间距设置有两根或三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套为由松紧带构成的套环结构或为两端设置松紧圈的软套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置可实现软袋袋口的张开和合拢,同时不影响软袋的正常装物功能,使得软袋在不使用时能够合拢起来不占用空间,同时不暴露软袋内部的物料,且在软袋袋口合拢时能够实现对软袋的封口分离操作,可一次性大量存储包装袋,使用者可以实现长时间持续且自动便捷地使用软包装袋进行开袋装物和封口分离。2、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实现无需手动更换和抓住软包装袋进行装物操作,能够减少人力劳动量,同时可以实现利用所装物品重力作用将存储腔的软包装袋自动拉出并打开,节省了人工和外力;3、本专利技术装置在打开抓紧包装袋进行装物封口分离前的全过程,无需人手近距离直接接触包装袋,尤其是接触包装袋任何内表面,既保证了物品的清洁干净,也避免了人受到物品的沾污和气味的熏陶;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能够利用打开抓紧装置,封口分离装置适时操作和调整软袋的使用量,根据装物的多少,可以实现多装物品用大袋,少装物品用小袋,节省了软包装袋的材料;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可一次性大量存储软袋,使用者可以实现长时间持续且自动便捷地使用软包装袋进行开袋装物和封口分离,能够广泛应用于商场超市的商品包装中及家庭盛放垃圾等日常生活中;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作坊工厂企业厂矿的产品包装中,尤其应用于产品自动化包装的生产线上,前端口张开时可装物入口,前端口闭合时禁止物料装入,用于定量装物控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夹紧套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带有连接器的夹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变形套上设置有围栏件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变形套上设置有围栏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封口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封口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安装部;2、支架杆;21、横杆;22、吊件;3、变形套;31、套板;4、连接部;5、围栏件;6、夹紧套;7、吊装部;8、封口分离装置;9、软袋;10、轨道;61、收口套;62、上夹紧套;63、连接套;64、下夹紧套;65、连接器;81、主封口件;82、副封口件;83、发热丝;84、压条;85、电磁铁;86、导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8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包括由多块套板31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3,所述变形套3两侧与对应的支架杆2连接;所述支架杆2设置在安装部1上,且与同一变形套3连接的两根支架杆2中至少有一根可活动;所述变形套3外壁套有夹紧套6;所述夹紧套6与变形套3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的腔体和夹紧机构;所述变形套3下方设置有封口分离装置8;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由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杆2上。该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两根支架杆2相互平行设置,两端搭载在安装部1上,安装部1可以为容器的上端口边缘;且支架杆2与安装部1之间可以设置轨道10或导轨12,或者在支架杆2与安装部1之间设置滚轮等;将软袋9套在变形套3外壁上,通过夹紧套6固定软袋9,防止掉落;向两侧拨动支架杆2时,支架杆2带动变形套3张开,因此使得软袋9敞口,这是可以向软袋内装入物料;当将两根支架杆2靠拢时,变形套3合拢,软袋9敞口闭合,这时候无法向软袋内装入物料;当两根支架杆完全靠拢后,支架杆下端的封口分离装置8,也即主封口件81与副封口件82靠拢,将软袋上端口夹紧,发热丝通电发热,将袋口封闭。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将套板31与支架杆连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形套3通过连接部4与对应侧的支架杆2连接;所述连接部4设置在套板31上或套板31之间的铰接轴上。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装卸夹紧套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套6侧边沿竖向断开,然后通过可分离的连接器相互连接起来。所述连接器65为拉链、按扣、魔术贴。如图1所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杆2由横杆21和吊件22组成;所述变形套3设置在横杆21上;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设置在吊件22上。吊件22可以为杆体或者板体。如图5-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块套板(31)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3),所述变形套(3)两侧与对应的支架杆(2)连接;所述支架杆(2)设置在安装部(1)上,且与同一变形套(3)连接的两根支架杆(2)中至少有一根可活动;所述变形套(3)外壁套有夹紧套(6);所述变形套(3)下方设置有封口分离装置(8);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由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杆(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块套板(31)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3),所述变形套(3)两侧与对应的支架杆(2)连接;所述支架杆(2)设置在安装部(1)上,且与同一变形套(3)连接的两根支架杆(2)中至少有一根可活动;所述变形套(3)外壁套有夹紧套(6);所述变形套(3)下方设置有封口分离装置(8);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由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架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套(3)通过连接部(4)与对应侧的支架杆(2)连接;所述连接部(4)设置在套板(31)上或套板(31)之间的铰接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套(6)侧边沿竖向断开,然后通过连接器相互连接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2)由横杆(21)和吊件(22)组成;所述变形套(3)设置在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淇刘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