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97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包括环形带和肩带,所述环形带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环形带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环形带的长度,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带连接,所述肩带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肩带的长度,所述肩带上设置有沙袋套,沙袋或食盐袋安放在沙袋套中,沙袋套对准患者伤口,将环形带和肩带安装在患者身体上,环形带和肩带均固定套设在患者身体上,减少了沙袋或食盐袋通过纱布缠绕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减少了伤口渗血、出血及囊袋积血、血肿的现象,使得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医学护理
,特别是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
技术介绍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机能障碍。心脏起搏技术是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可用于临床心脏电生理研究及射频消融治疗。目前,在永久性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要求病人处于平躺状态,在切口局部以无菌敷料覆盖后用沙袋或者市售食盐袋压迫4-6小时,并且要求病人绝对卧床3-7天,同时术侧肢体绝对制动,24小时候后可取左侧30度卧位,3天后可轻微活动,但术侧上肢7天以内限制活动,以防止囊袋出血或囊袋积血以及电极脱位。由于通常的用于压迫止血的沙袋或食盐袋仅被平放在切口处,或通过纱布缠绕的方式简单固定,使得现有的装置对沙袋或食盐袋的稳固性较差,由于患者自身不可能保持一个完全不动的体位,在施压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压迫袋的移位,压迫袋移位易导致伤口渗血、出血及囊袋积血、血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患者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后,主要通过纱布缠绕固定沙袋或食盐袋对伤口压迫止血并防止心脏起搏器移位,由于纱布缠绕的方式紧固性较低,使得沙袋或食盐袋易松动,易造成伤口渗血、出血及囊袋积血、血肿的问题,提供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包括环形带和肩带,所述环形带的两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环形带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环形带的长度,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环形带连接,所述肩带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肩带的长度,所述肩带上设置有沙袋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挂钩和与所述挂钩配合的挂环,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环形带的一端,所述挂环设置在所述环形带的另一端,所述挂环至少设置有三列,通过挂钩与挂环的配合,使得环形带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挂钩与不同列的挂环相配合能够改变环形带的长度,使得环形带能够应该不同体格的患者,并且挂钩与挂环的配合使得环形带的两端可拆卸,方便环形带的安装与拆卸。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挂钩设置有三个,每列所述挂环设置有三个,三个挂钩与挂环相匹配,增加了环形带连接的稳固性,防止环形带的松动,进而造成沙袋或食盐袋松动,避免患者伤口渗血、出血及囊袋积血、血肿的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上设置有两个公扣通孔,所述环形带一端设置在所述公扣通孔内,所述母扣上设置有母扣通孔,所述环形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母扣通孔内,使得环形带与公扣的连接能够伸长或缩短,使得环形带能够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公扣通孔之间的连接段设置有防滑装置,防滑装置能够避免环形带设置在公扣通孔上之后的滑脱现象,确保公扣与母扣配合能够使环形带连接的更紧固,防止环形带的松动,进而造成沙袋或食盐袋松动,避免患者伤口渗血、出血及囊袋积血、血肿的现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滑装置为防滑纹或防滑凸起或防滑隔层,防滑纹、防滑凸起和防滑隔层均能有效的避免带体在公扣上滑动,确保公扣与母扣的配合使得环形带的两端连接的更紧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为目字扣,所述肩带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带固定连接,所述肩带的另一端通过目字扣与所述环形带连接,所述目字扣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所述环形带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肩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肩带在目字扣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来回活动使得肩带的长度可以调节,使得本申请的肩带能够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为防滑纹或防滑凸起或防滑隔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为目字扣,所述肩带的两端均通过目字扣与所述环形带连接,所述目字扣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所述环形带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肩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肩带在目字扣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来回活动使得肩带的长度可以调节,使得本申请的肩带能够适应不同体格的患者,肩带两端均可以调节,使得肩带所能适应患者的体格越来越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沙袋套设置在所述肩带的内侧,所述沙袋套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沙袋套设置所述开口的边沿设置有内外交错布置的拉绳,所述拉绳上设置有弹簧扣锁紧件,在使用过程中,将用于压迫的沙袋或食盐袋防止在沙袋套中,通过拉动拉绳将开口关闭,通过弹簧扣锁紧件将开口密封,使得沙袋或食盐袋不会外露,避免沙袋或食盐袋松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沙袋套上设置有拉链,通过拉链打开沙袋套将沙袋或食盐袋安放在沙袋套中,关闭拉链,使得沙袋或食盐袋不会外露,避免沙袋或食盐袋松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肩带的两端与环形带连接使得环形带分为两段,较短段的环形带占环形带环形长度的1/3-1/2,使得肩带能够顺利的安装在患者的肩部,并且对沙袋或食盐袋的稳固性高。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带和所述肩带均由弹性布料制成。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沙袋或食盐袋安放在沙袋套中,沙袋套对准患者伤口,将环形带和肩带安装在患者身体上,环形带和肩带均固定套设在患者身体上,使得沙袋或食盐袋不会松动,减少了沙袋或食盐袋通过纱布缠绕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减少了伤口渗血、出血及囊袋积血、血肿的现象,使得患者能够快速恢复,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2、环形带和肩带分别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连接,使得环形带和肩带均能够伸长或缩短,使得本加压固定带能够适应不同体格的人群,避免了在紧急情况时,加压固定带尺寸不合适,难以寻找合适加压固定带的现象,减少了医护人员多次由器具房和病房之间来回跑动的现象,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调节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目字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肩带设置沙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环形带,2-肩带,3-第一调节装置,4-第二调节装置,5-沙袋套,51-开口,52-拉绳,53-弹簧扣锁紧件,6-挂钩,7-挂环,8-公扣,81-公扣通孔,9-母扣,91-母扣通孔,10-连接段,11-防滑装置,12-目字扣,121-第一通孔,122-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带(1)和肩带(2),所述环形带(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带(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3),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可调节所述环形带(1)的长度,所述肩带(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带(1)连接,所述肩带(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4),所述第二调节装置(4)可调节所述肩带(2)的长度,所述肩带(2)上设置有沙袋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带(1)和肩带(2),所述环形带(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带(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3),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可调节所述环形带(1)的长度,所述肩带(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带(1)连接,所述肩带(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4),所述第二调节装置(4)可调节所述肩带(2)的长度,所述肩带(2)上设置有沙袋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包括挂钩(6)和与所述挂钩(6)配合的挂环(7),所述挂钩(6)设置在所述环形带(1)的一端,所述挂环(7)设置在所述环形带(1)的另一端,所述挂环(7)至少设置有三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6)设置有三个,每列所述挂环(7)设置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包括公扣(8)和母扣(9),所述公扣(8)上设置有两个公扣通孔(81),所述环形带(1)一端设置在所述公扣通孔(81)内,所述母扣(9)上设置有母扣通孔(91),所述环形带(1)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母扣通孔(9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公扣通孔(81)之间的连接段(10)设置有防滑装置(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11)为防滑纹或防滑凸起或防滑隔层。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萌余旻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