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9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包括收集袋、第一连接架、支撑块、导向杆、第二连接架、固定套、支腿、弧形板、气垫、通气软管、充气球囊,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设计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避空装置的设计,能更好对创口部位进行有效的避空保护,并能满足烧伤患者肢体创口不同长度的使用需求,拓展了临床实用性,其次收集袋可对创口护理过程中的滴落药液进行有效收集,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烧伤临床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临床烧伤科,烧伤创口的护理在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在对烧伤患者四肢的创口护理过程中,由于烧伤患者创口部位烧伤的皮肤组织及新生的皮肤组织都比较脆弱,极易因接触外界被单等实物而造成对创口伤害,导致创口愈合缓慢,所以需要对烧伤创口部位采用必要的避空防压保护措施,以免外界床单等实物接触创口,造成烧伤创口的二次伤害,给患者创口的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大的隐患,此外,当需要对创口部位表面进行消毒、清理结痂及渗液擦拭等操作时,常常会出现多余的药液滴落到患者病床上,使患者的床单潮湿,给患者后续休息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导致周围环境被污染,影响患者创口的愈合,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包括收集袋、第一连接架、支撑块、导向杆、第二连接架、固定套、支腿、弧形板、气垫、通气软管、充气球囊,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位于收集袋外壁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与收集袋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撑块位于第一连接架前端中侧,所述的支撑块与第一连接架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支撑块右侧,所述的导向杆与支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位于收集袋外壁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收集袋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第二连接架的前端中侧,所述的固定套与第二连接架焊接相连,且所述的固定套与导向杆滑动相连,所述的支腿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支腿位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顶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支腿分别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一体相连,所述的弧形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弧形板位于支腿之间顶端,所述的弧形板与支腿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弧形板内壁顶端,所述的气垫与弧形板胶水相连,所述的通气软管位于气垫外侧,所述的通气软管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通气软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充气球囊与通气软管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导向杆右端还设有保护帽,所述的保护帽与导向杆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内部前端还贯穿有定位螺栓,所述的定位螺栓与固定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弧形板底部还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与弧形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支撑板与支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弧形板顶部前后两端端口处还设有胶套,所述的胶套与弧形板胶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当需要对卧床患者四肢烧伤创口部位进行避空保护或护理时,医护人员首先将该装置放置病床上,再根据患者肢体创口长度,先旋转松开定位螺栓,即定位螺栓沿着固定套内部做由后向前运动,使定位螺栓松开对导向杆的夹持,使导向杆可以在固定套内部滑动,然后医护人员一手握住第一连接板不动,使支撑板与导向杆保持固定,接着一手握住第二连接板并将第二连接板向右侧拉动,即第二连接板带动固定套沿着导向杆做向右运动,使第二连接板带动支腿、弧形板、气垫、通气软管和充气球囊同步向右运动,通过上述操作,使两弧形板之间的距离超出患者烧伤创口长度,与此同时,第二连接板带动收集袋运动,即收集袋右侧跟随第二连接板向右运动,使收集袋在长度方向上拉伸延长展开,收集袋为透明弹性防水材料,具备良好的柔软性,可以随着弧形板的间距变化而被延长展开或叠加收缩,再拧紧定位螺栓,即定位螺栓沿着固定套内部做由前向后运动,使定位螺栓顶紧导向杆,通过定位螺栓的顶紧作用,使固定套与导向杆之间有效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该装置长度方向进行调节,当患者需要对肢体创口进行避空保护时,先把该装置倒扣放置在患者肢体创口上方,即实现弧形板内壁气垫与患者肢体完好皮肤相接触,使该装置以弧形板为支撑罩在创口上方,使创口位于弧形板之间,弧形板内壁的气垫可对患者肢体接触部位进行有效的软接触保护,避免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肢体造成硬性损伤,且弧形板顶部的胶套和导向杆右端的保护帽可以有效避免该装置在放置过程中对于患者肢体部位的剐蹭等伤害,医护人员再操作充气球囊,使套在肢体上方的气垫充气,即使空气沿着通气软管进入患者肢体顶部的气垫内部,气垫通过空气进入的从而实现膨胀作用,即使气垫轻微夹持患者肢体完好部位,通过上述操作,既而达到在患者创口上方形成有效的避让保护,且收集袋为透明材料,方便对患者创口部位实时观察,当另一部分患者需要对四肢创口部位表面进行换药、消毒时,医护人员先将患者摆好护理卧姿,再将患者创口肢体放置在弧形板内壁气垫上,通过气垫的软接触保护作用,避免患者肢体出现硬性损伤,然后医护人员操作充气球囊,使气垫充气,即使空气沿着通气软管进入患者肢体底部的气垫内部,气垫通过空气进入的从而实现膨胀作用,即使气垫轻微夹持患者肢体完好部位,通上述操作,可以将患者肢体轻微固定,不仅方便医护人员护理操作,还能便于在药液擦拭涂抹过程中,多余的药液滴落至下方收集袋中,避免四溅,达到对周围环境防污染的目的,该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设计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避空装置的设计,能更好对创口部位进行有效的避空保护,并能满足烧伤患者肢体创口不同长度的使用需求,拓展了临床实用性,其次收集袋可对创口护理过程中的滴落药液进行有效收集,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烧伤临床的推广应用,同时,支撑板起到对弧形板的加固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立体图;图2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侧视图;图3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俯视图;图4是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弧形板侧视放大图;图5是收集袋立体图。收集袋1、第一连接架2、支撑块3、导向杆4、第二连接架5、固定套6、支腿7、弧形板8、气垫7、通气软管10、充气球囊11,保护帽401、定位螺栓601、支撑板801、胶套80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包括收集袋1、第一连接架2、支撑块3、导向杆4、第二连接架5、固定套6、支腿7、弧形板8、气垫9、通气软管10、充气球囊11,所述的第一连接架2位于收集袋1外壁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架2与收集袋1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撑块3位于第一连接架2前端中侧,所述的支撑块3与第一连接架2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杆4位于支撑块3右侧,所述的导向杆4与支撑块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架5位于收集袋1外壁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架5与收集袋1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6位于第二连接架5的前端中侧,所述的固定套6与第二连接架5焊接相连,且所述的固定套6与导向杆4滑动相连,所述的支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袋、第一连接架、支撑块、导向杆、第二连接架、固定套、支腿、弧形板、气垫、通气软管、充气球囊,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位于收集袋外壁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与收集袋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撑块位于第一连接架前端中侧,所述的支撑块与第一连接架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支撑块右侧,所述的导向杆与支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位于收集袋外壁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收集袋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第二连接架的前端中侧,所述的固定套与第二连接架焊接相连,且所述的固定套与导向杆滑动相连,所述的支腿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支腿位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顶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支腿分别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一体相连,所述的弧形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弧形板位于支腿之间顶端,所述的弧形板与支腿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弧形板内壁顶端,所述的气垫与弧形板胶水相连,所述的通气软管位于气垫外侧,所述的通气软管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通气软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充气球囊与通气软管螺纹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烧伤科用局部烧伤部位避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袋、第一连接架、支撑块、导向杆、第二连接架、固定套、支腿、弧形板、气垫、通气软管、充气球囊,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位于收集袋外壁左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与收集袋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撑块位于第一连接架前端中侧,所述的支撑块与第一连接架焊接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支撑块右侧,所述的导向杆与支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位于收集袋外壁右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收集袋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套位于第二连接架的前端中侧,所述的固定套与第二连接架焊接相连,且所述的固定套与导向杆滑动相连,所述的支腿数量为四件,所述的支腿位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顶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支腿分别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一体相连,所述的弧形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弧形板位于支腿之间顶端,所述的弧形板与支腿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位于弧形板内壁顶端,所述的气垫与弧形板胶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栋胡大海杨薛康陶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