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4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为板状结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第一固定部包括:前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前侧位;中位顶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顶部中位;后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后侧位;下部锁定螺孔,位于第一固定部的下部;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位于第二固定部表面;前侧连接圆孔,位于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前侧位;后侧连接圆孔,位于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后侧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处理胫骨骨折的固定板,多为平板形态的T形结构;使用时再搭配数个骨钉将该T形骨板锁合固定于患部。胫骨骨折是其中一种类型,特别是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在胫骨手术修复过程中需要植入金属固定板将胫骨固定,现有的固定板由多块组成,每块上面开有孔用以螺栓固定,固定板的形状也是事先生产好的,但是病人的胫骨形状不同,损伤程度也不一致,利用现有的固定板进行固定胫骨时,难免贴合度差,使用多块固定板进行固定时,增加了手术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其设计轻便、一体成型设计、与安装部件或相关产品组成整体稳定的框架结构,实现多点固定、球面接触、进而达到便于贴附固定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为板状结构,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与胫骨内侧上端的曲面相适配,用于与所述胫骨内侧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前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前侧位,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前侧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前侧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中位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中位,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中位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中位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后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后侧位,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后侧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后侧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下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前侧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前侧位,所述前侧连接圆孔的孔径为第一孔径;后侧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后侧位,所述后侧连接圆孔的孔径为第二孔径;第一连接杆插接入所述前侧连接圆孔内,第二连接杆插接入所述后侧连接圆孔内,当第四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固定螺孔后,所述第四锁定螺钉的第四上螺接部与所述固定螺孔进行螺接,从而挤压所述前侧连接圆孔和后侧连接圆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结。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倾角范围为3~6°,所述第二竖直倾角范围为2~5°,所述第三竖直倾角范围为2~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倾角范围为6~9°,所述第二水平倾角范围为6~9°,所述第三水平倾角范围为8~11°。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倾角与所述第一水平倾角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三竖直倾角与所述第二竖直倾角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的水平切面底边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R1的取值范围为28~33mm;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顶部锁定螺孔和下部锁定螺孔之间的水平切面底边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R2的取值范围为75~80mm。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临时固定时使用。优选的,所述前侧连接圆孔的第一孔径和所述后侧连接圆孔的第二孔径相等或不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其设计轻便、板状结构、提升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实现多点固定、球面接触、达到便于贴附固定,缩短康复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侧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侧视图(二);图4为图1中A-A部分的剖面图;图5为图1中B-B部分的剖面图;图6为图1中C-C部分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该异形块应用于胫骨骨折手术中骨折部位的固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侧视图(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为板状结构,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相连接并且为一体成型。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52所在平面设定为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平行的平面设定为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的法向的垂直方向平行的平面设定为第三平面;本实施例中,锁定螺钉与第二固定部52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竖直倾角,该竖直倾角为锁定螺钉与第三平面的夹角;同样的,锁定螺钉与第二固定部52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水平倾角,该水平倾角为锁定螺钉与第二平面的夹角;第一固定部51中与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短边平行的一侧定义为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前侧,由长边延伸至短边,第一固定部51短边的末端一侧定义为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的后侧。第一固定部51外表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曲面,弧形曲面上沿第一固定部51短边方向设置有多个锁定螺孔和圆孔,第一固定部51内表面为弧形表面,与胫骨内侧上端的曲面相适配,第一固定部51通过锁定螺钉固穿插定于胫骨内侧的骨表面。第一固定部51顶部由内侧到外侧顺次设置有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中位顶部锁定螺孔511、后侧顶部锁定螺孔512、下部锁定螺孔513和定位孔514。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位于第一固定部51的顶部前侧位,前侧顶部锁定螺孔610内部具体由上缘部和下缘部构成,上缘部表面为光滑的曲面,下缘部表面设置紧固螺纹,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用于通过锁定螺钉将第一固定部51的内表面边缘与胫骨内侧上端的骨面相贴合并固定在其表面;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后,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的下缘部进行螺合,随着第一上螺接部与紧固螺纹螺合并咬紧,第一锁定螺钉的螺钉帽部分停留在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的上缘部内,第一锁定螺钉的螺杆部和钉头部分别穿过前侧顶部锁定螺孔510后植入骨骼内,植入过程中,第一锁定螺钉与第三平面构成的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α,该第一竖直倾角α范围为3~6°;第一锁定螺钉与第二平面构成的倾角为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为板状结构,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n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与胫骨内侧上端的曲面相适配,用于与所述胫骨内侧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n前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前侧位,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前侧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前侧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n中位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中位,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中位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中位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n后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后侧位,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后侧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后侧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n下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部;/n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n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n前侧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前侧位,所述前侧连接圆孔的孔径为第一孔径;/n后侧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后侧位,所述后侧连接圆孔的孔径为第二孔径;/n第一连接杆插接入所述前侧连接圆孔内,第二连接杆插接入所述后侧连接圆孔内,当第四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固定螺孔后,所述第四锁定螺钉的第四上螺接部与所述固定螺孔进行螺接,从而挤压所述前侧连接圆孔和后侧连接圆孔,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为板状结构,所述胫骨近端内侧异形块具体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内表面为弧形表面,与胫骨内侧上端的曲面相适配,用于与所述胫骨内侧相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前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前侧位,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前侧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第一上螺接部与所述前侧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一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一水平倾角;
中位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中位,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中位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第二上螺接部与所述中位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二竖直倾角;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二水平倾角;
后侧顶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顶部后侧位,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后侧顶部锁定螺孔后,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第三上螺接部与所述后侧顶部锁定螺孔进行螺接,所述第三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竖直方向倾角为第三竖直倾角;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向的水平方向倾角为第三水平倾角;
下部锁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下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
固定螺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表面;
前侧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前侧位,所述前侧连接圆孔的孔径为第一孔径;
后侧连接圆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侧面的后侧位,所述后侧连接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阳林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