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83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骨搬移装置,包括两平行的连接杆,分别通过两平行的圆孔匹配地套在两连接杆上的用于固定在骨骼近端与远端的至少两个连接块、用于带动位于骨骼近端与远端之间的搬移骨段移动的滑动连接块、驱动滑动连接块沿连接杆移动的搬移连接块;滑动连接块上固定的推进杆的前端伸入搬移连接块中的推进杆孔,并通过一侧齿部与搬移连接块上安装的受驱动旋转的推进器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避免了针道切割软组织对骨搬移造成的阻力,降低了患者在骨搬移过程中痛苦,避免了搬移过程中偏移力线导致手术失败后果,方便护理,且不影响穿着衣物,便于肢体保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搬移装置。
技术介绍
骨搬移技术是当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首选治疗方案,即将配置在骨骼近端与骨骼远端间的搬移骨段进行相应移动,以促进生长骨骼,形成一体。目前骨搬移技术主要通过外固定架实现,包括环形外固定架与单边外固定架,临床应用以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为主。当骨搬移支架主体均位于体外,使用骨针穿过软组织与骨骼相连,通过调整体外装置间接实现骨搬移目的。存在以下不足:1.搬移过程中骨针切割软组织,导致持续性疼痛。2.针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3.搬移过程中,搬移骨段偏移骨骼轴线,造成畸形愈合,或断端接触过少致愈合强度不足,无法负重。4.外固定架体积大,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法穿戴衣物,生活不便,身心负担较大。5.搬移过程中若软组织阻力大,将导致骨针弯曲、断裂,影响搬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大段骨缺损的骨搬移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搬移装置,包括两平行的连接杆,分别通过两平行的圆孔匹配地套在两连接杆上的用于固定在骨骼近端与远端的至少两个连接块、用于带动位于骨骼近端与远端之间的搬移骨段移动的滑动连接块、驱动滑动连接块沿连接杆移动的搬移连接块;滑动连接块上固定的推进杆的前端伸入搬移连接块中的推进杆孔,并通过一侧齿部与搬移连接块上安装的受驱动旋转的推进器啮合。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以及搬移连接块上分别有用于锁定螺钉穿过植入骨骼以将连接块、搬移连接块固定在骨骼上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滑动连接块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推进杆的固定部的形状相适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有用于锁定螺钉穿过植入搬移骨段以将滑动连接块与搬移骨段固定的螺纹孔,推进杆的固定部嵌在连接槽中后通过配合螺纹孔的锁定螺钉与滑动连接块、搬移骨段固定。优选的,所述搬移连接块上表面形成有推进器安装槽,所述推进器安装槽的侧壁与推进杆孔连通,以实现推进杆与推进器啮合。优选的,所述推进器的一侧连接旋转操作杆。优选的,所述旋转操作杆包括圆柱部以及与所述圆柱部连接的棱柱部,圆柱部位于软组织内,棱柱部位于体外。进一步的,所述骨搬移装置,还包括体外操作杆,包括手持部以及杆体部,手持部与杆体部呈T字形结构连接,所述杆体部具有与所述棱柱部插接配合的插接内孔。本技术能实现仅需一处针道与体外相通,极大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完全避免了针道切割软组织对骨搬移造成的阻力,极大降低了患者在骨搬移过程中的痛苦。搬移骨段沿内固定棒运行,避免了搬移过程中偏移力线导致手术失败的后果。装置主要装在体内,方便护理,且不影响穿着衣物,便于肢体保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骨搬移装置中的组合示意图。图2-4分别是骨搬移装置中的连接块、搬移连接块以及滑动连接块的示意图。图5-7分别是图2-4中A-A、B-B、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9分别是骨搬移装置中的锁定螺钉的主视以及左视示意图。图10是骨搬移装置中的连接杆示意图。图11是骨搬移装置中的推进杆的示意图。图12-13分别是骨搬移装置中的推进器的右视以及主视示意图。图14-15是骨搬移装置中的体外操作杆的插接内孔以及主视示意图。图16是骨搬移装置所应用的带搬移骨段的骨骼示意图。图17是骨搬移装置在骨骼上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17所示,本技术的骨搬移装置,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连接杆5,分别通过两个平行的光滑圆孔匹配地套装在两个连接杆上的连接块1、搬移连接块2、滑动连接块3,连接搬移连接块与滑动连接块的推进杆,推进杆一端与滑动连接块上表面固定,另一端伸入搬移连接块2中的推进杆孔2-3,并通过一侧齿部与在搬移连接块上安装的推进器7啮合;连接块及搬移连接块上分别有用于锁定螺钉4穿过植入骨骼,以将连接块1、搬移连接块2固定在骨骼上的螺纹孔。其中,连接块1上设置配合圆柱状的连接杆的光滑圆孔1-1和与配合锁定螺钉4的螺纹孔1-2;搬移连接块2上设置由配合圆柱状的连接杆的光滑圆孔2-1,配合锁定螺钉的螺纹孔2-2,配合推进杆的方形的推进杆孔2-3,用于安装推进器7的推进槽2-4;滑动连接块3上设置配合圆柱状的连接杆的光滑圆孔3-1,用于将推进杆一端与滑动连接块用螺钉固定的螺纹孔3-2和配合连接推进杆一端的连接槽3-3。其中的锁定螺钉4分为植入骨骼的钉杆4-2和与连接块1上的螺纹孔1-2、搬移连接块2上的螺纹孔2-2,滑动连接块3上的螺纹孔3-2配合的螺纹钉帽部4-1;连接杆5的外径与连接块1上的光滑圆孔1-1,搬移连接块2上的光滑圆孔2-1,滑动连接块3上的光滑圆孔3-1配合。其中,推进杆6与滑动连接块3固定的固定部上设置有与锁定螺钉4上的螺纹钉帽部配合的螺纹孔6-1,与搬移连接块2上的推进杆孔2-2配合的主体6-2,主体6-2一侧形成有锯齿状结构6-3。其中,推进器7包括与搬移连接块2上的推进槽2-4配合的齿轴部7-1,圆柱延长杆7-2和三棱延长杆7-3,圆柱延长杆7-2和三棱延长杆7-3形成旋转操作杆,所述的三棱延长杆7-3也可以替换成其它正棱柱结构,具体不限。进一步的,还包括有T形结构的体外操作杆8,体外操作杆8包括手柄8-2以及操作杆部,操作部设置有与推进器7的三棱延长杆7-3配合的三棱内孔8-1,通过旋转体外操作杆8的手柄8-2,旋动推进器7,进而达到将搬移骨段搬移的目的。使用时,将连接块、搬移连接块、滑动连接块穿过两根连接杆,用锁定螺钉将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在骨骼近端9-1以及骨骼远端9-3,然后使用锁定螺钉将搬移连接块固定于骨折近端9-1的末端。调整推进杆位置,使推进杆主体穿过搬移连接块的推进杆孔,尾部插入滑动连接块上的连接槽,用锁定螺钉将推进杆上的螺纹孔与滑动连接块上螺纹孔连接,使推进杆与滑动连接块和搬移骨段9-3固定为一个整体。然后,使用手术刀在搬移连接块对应皮肤处插孔,将推进器经此切口插出,推进器的齿轴部插入搬移连接块中的推进槽内,与推进杆齿咬合,推进器的延长杆圆柱部分位于软组织内,三棱部分位于体外。之后,将体外操作杆嵌套于延长杆三棱部分,旋转操作杆,检查装置是否运转流畅,推进良好,则将搬移骨段拉回原位,冲洗缝合术区,然后遵照手术医师指示,每日按时旋转体外操作杆特定角度,即可实现体外骨搬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的连接杆,分别通过两平行的圆孔匹配地套在两连接杆上的用于固定在骨骼近端与远端的至少两个连接块、用于带动位于骨骼近端与远端之间的搬移骨段移动的滑动连接块、驱动滑动连接块沿连接杆移动的搬移连接块;滑动连接块上固定的推进杆的前端伸入搬移连接块中的推进杆孔,并通过一侧齿部与搬移连接块上安装的受驱动旋转的推进器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的连接杆,分别通过两平行的圆孔匹配地套在两连接杆上的用于固定在骨骼近端与远端的至少两个连接块、用于带动位于骨骼近端与远端之间的搬移骨段移动的滑动连接块、驱动滑动连接块沿连接杆移动的搬移连接块;滑动连接块上固定的推进杆的前端伸入搬移连接块中的推进杆孔,并通过一侧齿部与搬移连接块上安装的受驱动旋转的推进器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骨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以及搬移连接块上分别有用于锁定螺钉穿过植入骨骼以将连接块、搬移连接块固定在骨骼上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骨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块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推进杆的固定部的形状相适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有用于锁定螺钉穿过植入搬移骨段以将滑动连接块与搬移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阳毕云龙赵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