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3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连接杆,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为一体设置,且均具有凹槽;第一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第二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第三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其杆体结设计合理、操作安全、固定方便,提升杆体表面清洁度,组织相容性好,有益于病患骨骼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连接杆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连接杆。
技术介绍
骨骼手术中,通常需要使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现有的支架一般需要用到连接杆,连接杆上一般与针杆连接夹或杆杆连接夹相连。但现有的连接杆一般为超轻材质连接杆,这种连接杆为圆柱体实心杆。这种超轻连接杆虽然轻便,无法满足对强度、温度、清洁度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连接杆,操作简单、快捷的连接杆,其既能提供骨骼的稳定性,又能保证使用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加固手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为一体设置,且均具有凹槽;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杆体卡设入异形块中,所述异形块具有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所述第一杆体卡设入所述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之间;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一下缘,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一上缘,随着所述第一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一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与所述第一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杆体咬合固定在所述异形块上: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插接在固定块的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之间;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二下缘,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二上缘,随着所述第二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二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与所述第二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块咬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三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第三杆体卡设入堵头中,所述堵头具有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所述第三杆体卡设入所述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之间;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三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三下缘,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三上缘,随着所述第三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三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与所述第三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堵头咬合固定在所述第三杆体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直径范围为2mm~6mm。优选的,所述凹槽等间距排列于所述连接杆的表面,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间隔为0.35~0.4mm,相邻两个凹槽中心线距离为1.14~1.57mm。优选的,所述凹槽之间为凸起,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所述凸起。优选的,所述凹槽之间为凸起,所述凹槽内侧为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的曲率半径范围为2.5mm~3.5mm。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凹槽和凸起,其设计简单,安装简便,使用安全,耐磨损抗腐蚀,相容性好,实现提高骨骼的抗拉能力和固定效果,有益于病患骨骼的恢复,保证使用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一)侧视图;图2为图1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二)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三)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一)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一)另一个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四)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一)侧视图,图2为图1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一)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一)另一个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连接杆2,包括: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第三杆体23、凹槽24和凸起25。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和第三杆体23为一体设置,且均具有凹槽,固定连接杆2的两端为封闭状,并且内部为实心结构,固定连接杆2的两端为光滑且扁平的圆头。第一杆体21位于固定连接杆2的顶部,第一杆体21卡设入异形块3内部并通过第一锁定螺钉10的固定实现第一杆体21与异形块3的一体链接,固定连接杆2采用钛合金制造,具有良好的弹性、耐腐蚀性和强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异形块3具有第一上缘31和第一下缘32,第一杆体21卡设入第一上缘31和第一下缘32之间;当第一锁定螺钉10穿设第一上缘31后螺设入第一下缘32,第一锁定螺钉10的螺钉帽抵顶第一上缘31,随着第一锁定螺钉10螺合第一下缘32深入使得第一上缘31和第一下缘32与第一杆体21咬合紧,从而使得第一杆体21咬合固定在异形块3上。第二杆体22位于固定连接杆2的中部,插接在固定块4中,固定块4具有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具体的第二杆体22插接在固定块4的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之间,第二杆体22用于辅助固定块4在骨折部位的骨骼表面精确定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二锁定螺钉11穿设第二上缘后螺设入第二下缘,第二锁定螺钉11的螺钉帽抵顶第二上缘,随着第二锁定螺钉11螺合第二下缘深入使得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与第二杆体22咬合紧,从而使得固定块4咬合固定在第二杆体22上。第三杆体23位于连接杆2的底部,第三杆体23卡设入堵头中,堵头具有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具体的第三杆体23卡设入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之间,第三杆体23卡设入堵头内部并通过锁定螺钉的固定实现第三杆体23与堵头的一体链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三锁定螺12钉穿设第三上缘后螺设入第三下缘,第三锁定螺钉12的螺钉帽抵顶第三上缘,随着第三锁定螺12钉螺合第三下缘深入使得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与第三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堵头咬合固定在第三杆体上。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二)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三)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四)侧视图;结合图1~图4以及图7所示,连接杆2的直径D范围为2mm~6mm,具体的D1=6mm,D2=5mm,D3=4mm,D4=3mm;与上述连接杆1的直径D1、D2、D3和D4相对应的凹槽14之间间隔分别为B1=0.35mm,B2=0.4mm;相对应的两个凹槽中心线距离分别为A1=1.5mm,A2=1.57mm,A3=1.21mm,A4=1.14mm。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杆2的凹槽14内侧弧形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5mm。如图4和图7所示,连接杆1的凹槽24内侧弧形曲面的曲率半径为2.5mm。连接杆1的凹槽14之间为凸起25,连接杆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凸起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为一体设置,且均具有凹槽;/n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杆体卡设入异形块中,所述异形块具有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所述第一杆体卡设入所述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之间;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一下缘,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一上缘,随着所述第一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一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与所述第一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杆体咬合固定在所述异形块上:/n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插接在固定块的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之间;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二下缘,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二上缘,随着所述第二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二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与所述第二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块咬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杆体上;/n所述第三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第三杆体卡设入堵头中,所述堵头具有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所述第三杆体卡设入所述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之间;当第三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三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三下缘,所述第三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三上缘,随着所述第三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三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三上缘和第三下缘与所述第三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堵头咬合固定在所述第三杆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为一体设置,且均具有凹槽;
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杆体卡设入异形块中,所述异形块具有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所述第一杆体卡设入所述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之间;当第一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一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一下缘,所述第一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一上缘,随着所述第一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一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与所述第一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杆体咬合固定在所述异形块上:
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插接在固定块的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之间;当第二锁定螺钉穿设所述第二上缘后螺设入所述第二下缘,所述第二锁定螺钉的螺钉帽抵顶所述第二上缘,随着所述第二锁定螺钉螺合所述第二下缘深入使得所述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与所述第二杆体咬合紧,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块咬合固定在所述第二杆体上;
所述第三杆体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第三杆体卡设入堵头中,所述堵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飞赵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