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2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包括中管,其特征在于,中管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为凹口;所述切除器设有推块,推块设有与定位部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为抱爪;抱爪位于推块内部,抱爪一侧部竖直设置,相对的侧部与中管外壁贴合。中管与推块之间无需胶水粘接,易于组装,劳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管式静脉切除器
本技术涉及外科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三管式静脉切除器。
技术介绍
下面的
技术介绍
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技术,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静脉切除手术是通过使用静脉切除器对胳膊或腿上不需要的曲张静脉或导致静脉曲张产生的旁路静脉和形成瘘的静脉进行切除,以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静脉切除器将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发症和残疾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适用于血管外科、普外科和美容科。静脉切除器具有三钢管的形式,即依次套接的内钢管、中钢管和外钢管,内钢管用于注射肿胀剂,外钢管用于剔除静脉,中钢管用于切断静脉。现有的三钢管形式,中管与推块一般通过人工胶水粘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438972B的专利,组装复杂,劳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管式静脉切除器,中管与推块之间无需胶水粘接,易于组装,劳动成本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接的内管、中管、外管,其中,外管用于剔除静脉,中管用于切断静脉,内管用于注射肿胀剂,内管具有药物输入端和药物输出端,药物输出端在前,药物输入端在后。内管、中管和外管由内而外依次套接是指中管套接内管,外管套接中管。中管为圆柱状细长钢管,分别与外管和内管间隙配合,中管具有切除端,切除端与药物输出端位于同一端,切除端焊接喇叭状的环形切刀,手术前环形切刀位于外管的剔出孔后端,不妨碍静脉抽出,切除静脉时推动推钮使环形切刀至剔出孔处,切断剥离的静脉。优选的,中管设有定位部,推块设有与定位部配合的连接部。定位部和连接部相配合的形式具有多种。第一种:定位部为凹口,连接部为抱爪。当然,定位部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只要能满足中管与推块固定即可。优选的,抱爪位于推块内部,抱爪一侧部竖直设置,相对的侧部与中管外壁贴合。沿中管管壁竖直方向切除部分形成凹口,竖直设置的侧部与凹口恰好贴合,相对的侧部与中管外壁贴合,从而抱爪抱住中管实现固定中管的目的。优选的,定位部至少有两个,定位部之间相互独立,定位部关于中管圆心阵列或对称设置。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部,使中管与推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优选的,中管尾端位于推块内部。中管具有切刀端,尾端是指与切刀端相对的一端。优选的,推块设有前端穿孔、中部穿孔和后端穿孔,前端穿孔、中部穿孔和后端穿孔均为与中管外形适配的环形孔,抱爪设于前端穿孔和中部穿孔。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正好允许中管穿过,中管被限制于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中,防止中管左右移动。优选的,推块具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具有两组,分别位于中部穿孔两侧,前端穿孔、导向通道、中部穿孔和后端穿孔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中部穿孔位于推块的中心位置。优选的,推块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优选的,推块具有容纳中管的容腔,中部穿孔和导向通道均位于容腔中。第二种:定位部为凹陷,连接部为与凹陷匹配的凸块。凹陷通过冲压形成,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凹陷的深度不限,只需满足中管与推块之间不会发生滑脱即可。优选的,凹陷包括两平面,两平面呈锐角。呈锐角的凹陷能紧紧卡住凸块。优选的,定位部至少有两个,定位部之间相互独立,定位部关于中管圆心阵列或对称设置。中管与推块的贴合更加紧固,确保中管与推块在旋进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当然,定位部的设置个数并不限于上述个数,只需满足中管与推块之间具有紧固性即可。优选的,推块设有前端穿孔、中部穿孔和后端穿孔,前端穿孔、中部穿孔和后端穿孔均为环形孔,凸块设于前端穿孔和中部穿孔。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正好允许中管穿过,中管被限制于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中,防止中管左右移动。优选的,推块具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具有两组,分别位于中部穿孔两侧,前端穿孔、导向通道、中部穿孔和后端穿孔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中部穿孔位于推块的中心位置。优选的,推块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优选的,推块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优选的,推块具有容纳中管的容腔,连接部、环形孔和导向通道均位于容腔中。第三种:定位部为环形槽,连接部为与环形槽匹配的环形圈。方便对中管的拆卸、更换、清洗和维修。需要说明的是,环形槽通过冲压形成,制造方法简单,能批量制造,成本低。可以理解的是,环形槽的设置个数不限。优选的,连接部包括上环和下环,上环和下环合围形成圈住环形槽的环形圈。优选的,推块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环位于上壳体内部,下环位于下壳体内部。优选的,环形圈位于推块的中心位置。优选的,推块设有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均为与中管匹配的环形孔,环形圈位于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之间,前端穿孔、环形圈和后端穿孔位于同一直线上。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正好允许中管穿过,中管被限制于前端穿孔和后端穿孔中,防止中管左右移动。优选的,推块内部设有限位槽。中管穿过限位槽,限位槽限制中管的左右自由度。优选的,限位槽由两组固定于上壳体的限位板形成,两组限位板之间具有形成限位槽的间隙。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间隙即为限位槽。优选的,限位槽沿连接部对称设置两组。进一步保证中管的直线移动。优选的,推块具有容纳中管的容腔,连接部、限位槽均位于容腔中。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为凹陷或环形槽时,为了使内管与中管不相干涉,可以增大中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或者使凹陷深度、环形槽的槽深浅些,只要满足能使中管与推块固定,同时内管与中管不相干涉即可。当然,除了上述三种设置形式,还可以是定位部设于推块,连接部设于中管外壁,或者推块同时具有定位部和连接部,中管外壁相应地具有与推块配合的连接部和定位部。优选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扣合连接,卡扣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位于下壳体,母扣位于上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卡扣扣合,安装拆卸方便。优选的,母扣为通孔。推块的厚度较小,将母扣设置成通孔形式,更能紧紧卡住公扣,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紧固连接于一起。优选的,沿推块轴向对称设置两个卡扣。优选的,轴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扣为一组,推块设有两组卡扣。提高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紧固性,防止运输或手术操作过程中上、下壳体脱离。优选的,上壳体设有定位凹缘,下壳体具有与定位凹缘配合的定位凸缘。定位凸缘、定位凹缘方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盖合。优选的,定位凹缘沿上壳边缘设置,定位凸缘沿下壳边缘设置,定位凸缘与定位凹缘对应。优选的,推块为圆筒状,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为半圆筒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中管设有定位部,推块设有连接部,采用定位部和连接部配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中管的定位安装,降低组装的复杂性,降低劳动成本,而且能避免粘接物如胶水引起的细菌感染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切除器的爆炸图。图3为中管的切除端。图4为中管与推块的第一种形式配合示意图。图5为第一种形式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管与推块的第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包括中管,其特征在于,中管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为凹口;所述切除器设有推块,推块设有与定位部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为抱爪;抱爪位于推块内部,抱爪一侧部竖直设置,相对的侧部与中管外壁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包括中管,其特征在于,中管设有定位部;定位部为凹口;所述切除器设有推块,推块设有与定位部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为抱爪;抱爪位于推块内部,抱爪一侧部竖直设置,相对的侧部与中管外壁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其特征在于,定位部至少有两个,定位部之间相互独立,定位部关于中管圆心阵列或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其特征在于,中管尾端位于推块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管式静脉切除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伟饶慧星傅海华靳雪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微麦思外科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