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82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序列码形式喷涂在前道工序卷材的尾部,通过序列码和计米器轮得到尾部的绝对距离,在进入后道工序时,可方便识别所述序列码,从而解析出当前绝对位置,进而得到当前卷材的头部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后道工序卷材头部的识别效率,且识别精度通过序列码得以保证,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且易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包装机械与控制
,涉及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软包装过程中有五大主要工序,按顺序分为:制膜、印刷、复合、分切/检品/复卷、制袋;每道工序的被处理的载体都是成卷的卷材(塑料薄膜、纸张或纸张塑料复合材料),两道工序之间(紧挨着的两道工序或任意的两道工序)都需要识别卷材的头部和尾部,前道工序的尾部即是后道工序的头部。由于生产工艺或卷材转运等原因,经常导致前道工序生产完成的卷材的最尾部的那一部分往往都是不合格品,在进入后道工序时尾部的这部分(后道工序变为头部了)会被丢弃一部分,也就是说前道工序的尾部和后道工序的头部从绝对位置来说“零点”是不完全重合的。为了正确识别后道工序的头部,需要对前道工序的尾部进行绝对位置的标记,现有技术所采取的方案为:当前工序达到一卷的设定规格(直径或米数)时,机台会给出切/换卷裁刀信号;工人根据该指示信号,在机台的某个部位(一般来说是靠近机台的收卷部位)等候接头位置快要通过之前,手工贴上一条或一块胶带或其他类似的记号以完成尾部的标记。但这样的尾部标记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人工操作;2、尾部记号的位置只是在一个尾部范围内,不能实现绝对位置的标记。在获得上述人工标记的尾部后,识别后道工序的头部过程为:用光电识别或其他类似的办法检测并识别前道工序所标记的卷材尾部的记号,进而识别出卷材的头部。由此也会产生以下不足:1、头部位置不绝对;2、由于头部的一部分可能是不合格品会被丢弃,就有可能造成前道工序所标记的记号会丢失,从而导致头部无法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卷材的前道工序中设置喷码器,所述喷码器设置在第一计米器轮和第一收卷机构之间。在卷材的后道工序中设置读码器,所述读码器设置在第二计米器轮和第二收卷机构之间。其中卷材尾部标记发生在前道工序中,具体是:当接收到切/换卷裁刀信号时,喷码器开始喷码;当接头检测器检测到接头时停止喷码;由此形成的码段用于标记绝对位置,所述的码段为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其中卷材头部识别发生在后道工序中,具体是:接收前道工序所形成的码段,当前道工序中的卷材尾部码段进入读码器范围时,读码器开始读码,根据所读取的序列码计算出绝对位置,从而完成当前工序中的卷材头部识别。进一步说,所述的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包括以阿拉伯数字为元素的序列码、以大写字母为元素的序列码和/或以小写字母为元素的序列码。进一步说,所形成的序列码位于卷材工艺边的附近。进一步说,喷码器的喷码方式为:对序列码中的同一元素重复等距离喷N个,由此形成一个组,从而序列码中的M个元素可形成M个组。进一步说,当读码器读取的序列码内容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元素内容,确定其为序列M个组中的某一组,从而得到当前卷材的绝对位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序列码形式喷涂在前道工序卷材的尾部,通过序列码和计米器轮得到尾部的绝对距离,在进入后道工序时,可方便识别所述序列码,从而解析出当前绝对位置,进而得到当前卷材的头部信息。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后道工序卷材头部的识别效率,且识别精度通过序列码得以保证,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且易于产业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道工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道工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喷码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码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在卷材的前道工序中设置喷码器,所述喷码器设置在第一计米器轮和第一收卷机构之间;喷码器的位置与第一计米器轮的距离已知,由此可确定喷码的起始绝对位置。在卷材的后道工序中设置读码器,所述读码器设置在第二计米器轮和第二收卷机构之间。其中卷材尾部标记发生在前道工序中,具体是:当接收到切/换卷裁刀信号时,当前卷材已接近于卷材尾部,所以喷码器开始喷码进行标识;当接头检测器检测到接头时停止喷码;由此形成的码段用于标记绝对位置,该绝对位置可由码段的长度、计米器轮以及计米器轮与喷码器之间的距离确定。其中码段为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用于后续读码器从该序列码中解读出距离信息。其中卷材头部识别发生在后道工序中,具体是:接收前道工序所形成的码段,当前道工序中的卷材尾部码段进入读码器范围时,读码器开始读码,根据所读取的序列码计算出绝对位置,从而完成当前工序中的卷材头部识别。其中,所述的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包括以阿拉伯数字为元素的序列码、以大写字母为元素的序列码和/或以小写字母为元素的序列码,这里只是例举,还包括其它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可实现上述功能的序列码。其中喷码器的喷码方式为:对序列码中的同一元素重复等距离喷N个,由此形成一个组,从而序列码中的M个元素可形成M个组,这样共有N×M组,而每组的长度是确定的,即(组内的元素个数-1)×相邻元素之间的距离。当后道工序的读码器读取的序列码内容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元素内容,确定其为序列M个组中的某一组,从而得到当前卷材的绝对位置。实施例:如图1所示,前道工序中,在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沿卷材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切/换卷裁刀、机台、接头检测器、计米器轮和喷码器。当接收到切/换卷裁刀跳变信号时,喷码器开始喷码,喷的内容:阿拉伯数字1,2,3,4序列、或者大写字母A,B,C,D序列、或者小写字母序列a,b,c,d等等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序列码喷涂位置位于:卷材边沿5~8MM工艺边的位置(图3);喷的方式:按一定的等距离间隔L(考虑喷码设备的响应速度和喷码的质量和稳定性,L值可以限定一个最小值),喷M组、每组喷N个(图4)。即喷的内容为:第一组N个1,第二组N个2,第三组N个3,……;MARKi便对应于一个尾部的绝对位置Si。计米器的数据在尾部开始喷码时建立绝对位置(米数数据)与喷码序列的对应关系。绝对位置的形成:机台开始运行时,计米器正常计米中,当切/换卷裁刀信号的上升沿(即跳变信号)到时,当前的计米数值为S,则MARKi对应的绝对位置Si=S-L1+(i-1)*L,其中i=N*M,L1为喷码器与计米器轮的距离,当接头检测器检测到接头时停止喷码。系统记录序列码的内容、M、N等数据信息并可传输到后道工序(称数据文件)。保存的数据内容:喷码内容数组C【j】={1,2,3,4,5……MAX}绝对位置数组S【i】={S1,S2,S3,S4……Smax},max=N*MAX当该卷材进入后道工序时,其原先的尾部,即变成了头部,所以要判断头部的信息,如图2所示,在后道工序的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沿卷材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机台、计米器轮和读码器;后道工序接收到数据文件并解析,读码器开始读码,根据所读的内容(喷码序列)计算出绝对位置。具体是:当读到的码序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n在卷材的前道工序中设置喷码器,所述喷码器设置在第一计米器轮和第一收卷机构之间;/n在卷材的后道工序中设置读码器,所述读码器设置在第二计米器轮和第二收卷机构之间;/n其中卷材尾部标记发生在前道工序中,具体是:/n当接收到切/换卷裁刀信号时,喷码器开始喷码;当接头检测器检测到接头时停止喷码;由此形成的码段用于标记绝对位置,所述的码段为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n其中卷材头部识别发生在后道工序中,具体是:/n接收前道工序所形成的码段,当前道工序中的卷材尾部码段进入读码器范围时,读码器开始读码,根据所读取的序列码计算出绝对位置,从而完成当前工序中的卷材头部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卷材的前道工序中设置喷码器,所述喷码器设置在第一计米器轮和第一收卷机构之间;
在卷材的后道工序中设置读码器,所述读码器设置在第二计米器轮和第二收卷机构之间;
其中卷材尾部标记发生在前道工序中,具体是:
当接收到切/换卷裁刀信号时,喷码器开始喷码;当接头检测器检测到接头时停止喷码;由此形成的码段用于标记绝对位置,所述的码段为可识别可分类的序列码;
其中卷材头部识别发生在后道工序中,具体是:
接收前道工序所形成的码段,当前道工序中的卷材尾部码段进入读码器范围时,读码器开始读码,根据所读取的序列码计算出绝对位置,从而完成当前工序中的卷材头部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材尾部标记及头部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斌黄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润华源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