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80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刚性层、柔性层和饰面层,刚性层上开设有阳角槽和阴角槽,刚性层原料包括:PVC树脂,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聚乙烯蜡,聚丙烯酸酯,氯化聚乙烯,竹木粉,碳酸钙石粉,偶氮二甲酰胺,抗菌填料和碘化钠;柔性层原料包括:PVC树脂,PVC柔软剂,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聚乙烯蜡,碳酸钙石粉,偶氮二甲酰胺,抗菌填料和碘化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刚柔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可沿阴阳角槽弯折,阴阳转角可实现无缝拼接;添加抗菌填料,提高板材力学性能,并使板材可以防水防霉;刚性层、柔性层和饰面层一起热压复合成型,工艺简单,避免了胶水的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VC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板材中经常与木材(木纤维素、植物纤维素)、石粉等混合加工成木塑板、石塑板等新型复合装饰材料,因其兼有木材和塑料或石粉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在室内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木塑板或石塑板抗折性差,易折断,用于墙面或地面装饰时,遇到拐角处,必须将板材锯开后再通过阴角线或阳角线进行拼接,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阳角结构”,其公告号CN207110308U,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木塑板及设置在木塑板上的瓷砖,所述木塑板端部分别设有阳角子件、阳角母件,所述阳角子件包括第二卡接壁、与第二卡接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型材安装槽及与第二型材安装槽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壁,所述第二卡接壁上设有卡接凹点,阳角母件包括第一卡接壁,与第一卡接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型材安装槽及与第一型材安装槽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壁,所述第一卡接壁上与卡接凹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卡接凸点。因此传统的板材在转角处的施工过程繁琐,板材连接稳固性差,并且影响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板材抗折性差,易折断,用于墙面或地面装饰时,遇到拐角处,必须将板材锯开后再通过阴角线或阳角线进行拼接,施工过程繁琐,板材连接稳固性差,并且影响装饰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将力学性能好、不易形变的刚性层和抗弯折性好的柔性层复合,使得制得的PVC刚柔复合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不易断裂和形变的同时,在转角处可以进行弯折,不需要裁断再用阳角线和阴角线连接,简化施工过程,保证装饰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刚性层、柔性层和饰面层,所述刚性层上开设有阳角槽和阴角槽,以质量分数计,所述刚性层原料包括:13~15%PVC树脂,1.5~1.8%钙锌复合稳定剂,0.5~0.7%硬脂酸,0.4~0.6%聚乙烯蜡,2~3%聚丙烯酸酯,2~3%氯化聚乙烯,15~20%竹木粉,40~60%碳酸钙石粉,0.8~1.2%偶氮二甲酰胺,5~10%的抗菌填料和1~2%的碘化钠;所述柔性层原料包括:42~50%PVC树脂,1.2~1.5%PVC柔软剂,3~4%钙锌复合稳定剂,0.5~0.7%硬脂酸,0.4~0.6%聚乙烯蜡,30~50%碳酸钙石粉,1.2~1.5%偶氮二甲酰胺,5~10%的抗菌填料和1~2%的碘化钠。本专利技术的PVC刚柔复合板包括刚性层、柔性层和饰面层,采用刚柔复合结构,使得复合板柔性带刚,所以弹性很好,在重物的冲击下有着良好的弹性恢复,同时钢柔复合结构使得复合板具有很强的抗冲击性,对于重物冲击破坏有很强的弹性恢复,不易造成损坏。刚性层主要由PVC、竹木粉和碳酸钙石粉合成,因此其具有同木材相类似的加工性能,可锯、可钉、可刨,且握钉力强,固定墙上十分牢固,不会出现脱落问题;同时又因为添加了PVC粉,与木材相比,其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腐蚀性、防水防潮性和防火阻燃性。柔性层主要由填充了碳酸钙石粉的PVC合成,并且添加PVC柔软剂,使得柔性层的硬度和脆性降低,与刚性层相比具有了良好的可弯折性,在刚性层上开设阳角槽和阴角槽后,将复合板沿阳角槽和阴角槽弯折90°柔性层可保证不断裂,使得复合板的裁剪、拼接简单便捷,阴、阳转角可实现无缝拼接,实现现场无损耗施工,且装饰效果美观。饰面层可根据装饰需求个性化定制图案、纹理、材质等,配以丰富多彩的附料和装饰条,能组合出美观的装饰效果。刚性层中的聚丙烯酸酯和氯化聚乙烯可以提高板材的抗冲击性;刚性层和柔性层原料中的改新复合稳定剂可以防止PVC高温老化;硬脂酸和聚乙烯蜡为润滑剂,使得原料更易成型,避免原料浪费;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使得制备出的刚性层和柔性层为发泡材料,降低板材密度,使板材轻质化。而将刚性层和柔性层制备成发泡材料后,会影响其抗冲击性能等力学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还在刚性层和柔性层材料中添加抗菌填料,不但可以增强板材的力学性能,提高板材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还可以使板材具有防水防霉的效果,改善了板材的使用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PVC刚柔复合板采用刚柔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在重物冲击下具有很强的弹性恢复,不易损坏;复合板可沿刚性层上的阴、阳角槽任意弯折,柔性层不会发生断裂,阴、阳转角可实现无缝拼接,使得复合板的裁剪、拼接简单便捷且装饰效果美观。作为优选,刚性层和柔性层原料中的抗菌填料为端羟基聚硅氧烷钠接枝的纳米二氧化钛,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70~90℃下搅拌5~8h后过滤干燥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与无水乙醇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体积比为:(80~90g):(80~120mL):(1~2mL);然后将制得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在四氢呋喃中,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端羟基聚硅氧烷钠,75-85℃下反应20~30h,所得产物用甲醇、四氢呋喃反复洗涤后干燥得所述端羟基聚硅氧烷钠接枝的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端羟基聚硅氧烷钠的质量比为100:(15-20):(80-90)。本专利技术使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填料,可以有效提高板材的抗菌性、耐磨性、耐候性及抗冲击性能,使板材不易损坏且具有防水防霉的效果。但如果直接将纳米二氧化钛与PVC有机材料混合,二者相容性差,纳米二氧化钛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也不好,易团聚,导致制备出的板材力学性能下降,易开裂。因此本专利技术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接枝大分子有机疏水基团端羟基聚硅氧烷钠,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和与有机基体PVC的相容性。先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带氨基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然后使表面含有氨基的纳米二氧化钛与端羟基聚硅氧烷钠发生缩合反应,使端羟基聚硅氧烷钠接枝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刚性层和柔性层材料中的碘化钠可以与PVC材料在高温下生成碘化PVC,碘化PVC中的碘离子不仅是一个好的亲核试剂,也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易于亲核试剂发生取代反应,而接枝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端羟基聚硅氧烷钠可以作为亲核试剂,与碘化PVC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取代碘化PVC中的碘,从而将端羟基聚硅氧烷钠的一端接在PVC分子骨架上,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和PVC基体之间通过聚二甲硅氧烷连接,有效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与PVC的相容性,并使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均匀分散在PVC基体中,防止纳米二氧化钛团聚导致板材力学性能下降;并且接枝在PVC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的聚二甲硅氧烷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可以有效提高板材的疏水性能,提高复合板材的防水防潮性能;同时PVC与纳米二氧化钛之间隔着一层大分子聚二甲硅氧烷层,在板材受到外力冲击时,聚二甲硅氧烷层对PVC和纳米二氧化钛之间形成应力传递,通过吸收外力进一步提高了板材的抗冲击性能。作为优选,饰面层选自UV光固化印花膜层、墙纸、墙布、科技木皮、铝皮、耐磨PVC和PE膜中的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刚性层、柔性层和饰面层,所述刚性层上开设有阳角槽和阴角槽,以质量分数计,所述刚性层原料包括:13~15%PVC树脂, 1.5~1.8%钙锌复合稳定剂,0.5~0.7%硬脂酸,0.4~0.6%聚乙烯蜡,2~3%聚丙烯酸酯,2~3%氯化聚乙烯,15~20%竹木粉,40~60%碳酸钙石粉,0.8~1.2%偶氮二甲酰胺,5~10%的抗菌填料和1~2%的碘化钠;所述柔性层原料包括:42~50% PVC树脂, 1.2~1.5% PVC柔软剂,3~4%钙锌复合稳定剂,0.5~0.7%硬脂酸,0.4~0.6%聚乙烯蜡,30~50%碳酸钙石粉,1.2~1.5%偶氮二甲酰胺,5~10%的抗菌填料和1~2%的碘化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刚性层、柔性层和饰面层,所述刚性层上开设有阳角槽和阴角槽,以质量分数计,所述刚性层原料包括:13~15%PVC树脂,1.5~1.8%钙锌复合稳定剂,0.5~0.7%硬脂酸,0.4~0.6%聚乙烯蜡,2~3%聚丙烯酸酯,2~3%氯化聚乙烯,15~20%竹木粉,40~60%碳酸钙石粉,0.8~1.2%偶氮二甲酰胺,5~10%的抗菌填料和1~2%的碘化钠;所述柔性层原料包括:42~50%PVC树脂,1.2~1.5%PVC柔软剂,3~4%钙锌复合稳定剂,0.5~0.7%硬脂酸,0.4~0.6%聚乙烯蜡,30~50%碳酸钙石粉,1.2~1.5%偶氮二甲酰胺,5~10%的抗菌填料和1~2%的碘化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刚性层和柔性层原料中的抗菌填料为端羟基聚硅氧烷钠接枝的纳米二氧化钛,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70~90℃下搅拌5~8h后过滤干燥得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与无水乙醇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体积比为:(80~90g):(80~120mL):(1~2mL);然后将制得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在四氢呋喃中,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端羟基聚硅氧烷钠,75-85℃下反应20~30h,所得产物用甲醇、四氢呋喃反复洗涤后干燥得所述端羟基聚硅氧烷钠接枝的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端羟基聚硅氧烷钠的质量比为100:(15-20):(8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折角PVC刚柔复合板,其特征是,所述饰面层选自UV光固化印花膜层、墙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根朱快赖圣场杨大平曹晓花陈子豪裴旭徐廷博岳朔颐
申请(专利权)人:绿城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