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7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涉及智能固定装置领域,日常老年人用的很多的固定装置就是拐杖,我们在拐杖的握把的对应手指的位置嵌入脉搏传感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中,会考虑老人的使用习惯,即使用左手还是右手用于拄拐杖,所以我们设置在对应的左侧适应惯用手为右手的老人和右侧适应惯用手为左手的老人设置有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凹槽,而我们可以选择在这四根手指对应的凹槽中远离手掌的第一节手指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老人的脉搏,对应的,我们在握把的一端设置电池口可以装入电池,电池口可以封闭,在装入电池后固定盖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固定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对于老年人会有很多慢性疾病或需要长期监控、控制的疾病,其中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的患病比例极其高,在35岁以上的中国中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对老人,高血压需要实时监控,由于激动或其他情绪不稳定因素导致心率和血压过高会导致脑溢血等多种急性致死病症,而心率的日常监控相对血压来说更为简单直观,对于日常监控来说,使用脉搏来代替心率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现阶段需要一种普适的高血压老人使用的固定装置,在高血压老人日常使用的同时,能够监控老人的脉搏,以便监控高血压老人日常血压过高而不自知从而导致处理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解决了现阶段需要一种普适的高血压老人使用的固定装置,在高血压老人日常使用的同时,能够监控老人的脉搏,以便监控高血压老人日常血压过高而不自知从而导致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包括拐杖,所述拐杖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握把;所述握把一侧对应手指的位置嵌设有脉搏传感器,所述握把的一端端口设置有可封闭的插入电池的电池口;所述握把内设置有蜂鸣器和电池及脉搏传感器串联。日常老年人用的很多的固定装置就是拐杖,我们在拐杖的握把的对应手指的位置嵌入脉搏传感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中,会考虑老人的使用习惯,即使用左手还是右手用于拄拐杖,所以我们设置在对应的左侧适应惯用手为右手的老人和右侧适应惯用手为左手的老人设置有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凹槽,而我们可以选择在这四根手指对应的凹槽中远离手掌的第一节手指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老人的脉搏,对应的,我们在握把的一端设置电池口可以装入电池,电池口可以封闭,在装入电池后固定盖好,一般来说电池口内适应七号电池。蜂鸣器用于发出警告声,在老人的脉搏超过一定的频率时,对应的脉搏传感器中的光敏二极管电阻变小,使得蜂鸣器中通过的电流变大,蜂鸣器进而发出报警声,提醒老人心率过快,以便及时服用降压药等应急药物。在老人日常使用拐杖时,拐杖的握把上的脉搏传感器实时监控老人的脉搏,进而监控心率,在老人的心率过快时血压过高时及时发出报警声,可以及时提醒老人服用降压药等,对于发生危急情况的告警和避免未及时服药导致的高血压的急性病症有较好的告警和提醒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脉搏传感器设置为反射式脉搏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脉搏传感器设置为依次纵向排列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光电晶体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由于现有的脉搏传感器主要有反射式和透过式,而透过式需要将老人的一根手指放入到一个圆环或半球内,对于和拐杖的结合不甚实用,因此我们选用反射式脉搏传感器,并且设置有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直接连接到电池电源两端保持常亮状态,当老人的手指放到脉搏传感器上,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通过手指被反射到两个二极管中间的光点晶体管上。进一步地,所述脉搏传感器内的电路设置为,所述脉搏传感器中的光敏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正极还通过直流偏置电压VB后连接到三极管Q1的e极,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负极接到三极管Q1的c极且引出一个1号引脚,所述三极管Q1的b极通过电容C1连接到三极管Q1的c极,所述三极管Q1的b极通过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2后连接到光敏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b极通过电阻R2后引出2号引脚。我们设置的脉搏传感器内的电路主要设置为一个放大电路,将脉搏传感器上细微的电阻变化,放大为较大的电阻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进而影响通过蜂鸣器的电流大小,使得蜂鸣器在检测到老人的脉搏过大时发出蜂鸣声。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电源正极连接到2号引脚,所述1号引脚通过一电阻连接到蜂鸣器,通过蜂鸣器接回电池负极。我们在这里详细说明了蜂鸣器的主回路,蜂鸣器这里连接到的电阻是为了调节电流,这里使用的电路是较为简单的一个回路,通过前面所述的电路用于调节整个电路中的电阻进而调整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在检测到脉搏过大时,整个电路中电阻变小到阈值这个阈值通过1号引脚和蜂鸣器之间的电阻预设,电流也会超过阈值,进而使得蜂鸣器达到发出告警声音的预设点,进而发出告警声,提醒老人采取紧急措施,比如吃降压药,或者平复心情,不再继续让自己心率过快。进一步地,所述握把3内还设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4G/5G网络模块、WIFI/WAPI模块。通过4G/5G网络模块或WIFI/WAPI模块将告警信息发送到手机上,通常为老人的子女或法定赡养人的手机上,这样以便及时提醒子女,老人有发生心率过高的情况,如果出现比较紧急的情况,无法老人自己服药或采取措施去扼制,子女收到信息后可以联系老人,老人无法联系上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拨打120的措施,及时挽救老人生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使用脉搏传感器安装到拐杖的握把上,对应老人的手指的位置,在高血压老人使用拐杖时实时监控老人的脉搏进而监控老人的心率,当老人脉搏过高时,发出告警信息提醒老人采取措施,避免高血压老人心率过高而不自知未及时服药进而导致急性犯病,处理不及时;2.本技术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使用脉搏传感器安装到拐杖的握把上,对应老人的手指的位置,在高血压老人使用拐杖时实时监控老人的脉搏进而监控老人的心率,当老人脉搏过高时,通过4G/5G网络模块或WIFI/WAPI模块发出告警信息提醒老人的子女,使得老人的子女可以及时了解父母的紧急情况,在必要时呼叫救助。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握把放大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脉搏传感器电路图;图中,1-拐杖,2-支撑杆,3-握把,4-脉搏传感器,5-电池口,401-红外发光二极管,402-光电晶体管,403-红色发光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包括拐杖(1),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1)包括支撑杆(2)和设置在支撑杆(2)顶端的握把(3);/n所述握把(3)一侧对应手指的位置嵌设有脉搏传感器(4),所述握把(3)的一端端口设置有可封闭的插入电池的电池口(5);/n所述握把(3)内设置有蜂鸣器和电池及脉搏传感器(4)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包括拐杖(1),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1)包括支撑杆(2)和设置在支撑杆(2)顶端的握把(3);
所述握把(3)一侧对应手指的位置嵌设有脉搏传感器(4),所述握把(3)的一端端口设置有可封闭的插入电池的电池口(5);
所述握把(3)内设置有蜂鸣器和电池及脉搏传感器(4)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传感器(4)设置为反射式脉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传感器(4)设置为依次纵向排列的红外发光二极管(401)、光电晶体管(402)和红色发光二极管(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检测病人信息协助的智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