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72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消毒盒、检查针和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消毒盒容纳槽,所述消毒盒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检查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检查针的一端,所述支撑杆设有供所述检查针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消毒盒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渗液孔,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消毒海绵,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垫;所述调节螺帽上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一侧朝向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依次设有轻度痛觉对应区、中度痛觉对应区和重度痛觉对应区。具有能够控制扎针深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用于诊断患者身体的神经感觉系统,通过针扎患者皮肤来诊断病情,但是在医护人员针扎的过程中,不能掌握扎针的力度,力气过大时,则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身体带来伤害,反之,力气过小时,又会影响到医生的诊断;其次,目前缺乏供临床医生使用的简便有效的痛觉专用检查装置,临床医师大多采用注射器磨平尖端后进行痛觉检查;再次,不同检查者甚至是同一检查者在不同时间检查过程中由于针刺力度无法量化统一,造成患者感觉程度不同,不具备可比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及动态对比观察;另外,由于检查针直接接触患者,检查完毕不同患者或者是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后消毒过程复杂、耗时久,若因遗忘消毒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具有能够控制扎针深度、及时消毒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消毒盒、穿刺针和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消毒盒容纳槽,所述消毒盒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端盖,所述消毒盒设于所述消毒盒容纳槽内,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穿刺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检查针的一端,所述支撑杆设有供所述穿刺针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消毒盒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渗液孔,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消毒海绵,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第二通道内的消毒海绵和设置在端盖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杆外;所述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垫;所述调节螺帽上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一侧朝向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依次设有轻度痛觉对应区、中度痛觉对应区和重度痛觉对应区。通过调节穿刺针上的调节螺母使得穿刺针沿着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通孔穿出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医生可根据调节螺母的进入支撑杆的深度查看穿刺针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力气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使用完之后将穿刺针的针头收入支撑杆内的消毒盒内进行消毒。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调节螺母与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接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操作。优选的,当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杆为螺纹连接时,所述调节螺母上的螺纹槽的槽底对应轻度痛觉对应区内设有第一荧光片,对应中度痛觉对应区的螺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荧光片,对应重度痛觉对应区的螺纹槽的槽底设有第三荧光片,所述第一荧光片、第二荧光片和第三荧光片分别为三个颜色。当调节螺母与支撑杆采用螺纹连接时,在调节螺母上设置的三个荧光片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区分,是为了方便医生观察调节螺母的旋入深度,方便医生确认检查针的位置。优选的,当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杆为卡接时,所述调节螺母的侧壁上对应轻度痛觉对应区、中度痛觉对应区和重度痛觉对应区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卡凸,所述支撑杆对应所述卡凸设有卡槽。当调节螺母与支撑杆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时,在调节螺母上对应痛觉对应区设置有卡凸,同时支撑杆上对应卡凸设置有卡槽,是为了方便使用时卡凸卡在对应的卡槽内,方便医生确认穿刺针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卡凸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倾斜的面朝向所述支撑杆设置。将卡凸的截面设置成直角梯形是为了方便在使用时卡凸卡入卡槽内。优选的,所述端盖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端盖与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是为了方便方便拆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调节穿刺针上的调节螺母使得穿刺针沿着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通孔穿出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医生可根据调节螺母的进入支撑杆的深度查看穿刺针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力气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使用完之后将穿刺针的针头收入支撑杆内的消毒盒内进行消毒。(2)调节螺母与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接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操作。(3)当调节螺母与支撑杆采用螺纹连接时,在调节螺母上设置的三个荧光片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区分,是为了方便医生观察调节螺母的旋入深度,方便医生确认检查针的位置。(4)当调节螺母与支撑杆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时,在调节螺母上对应痛觉对应区设置有卡凸,同时支撑杆上对应卡凸设置有卡槽,是为了方便使用时卡凸卡在对应的卡槽内,方便医生确认穿刺针的位置。(5)将卡凸的截面设置成直角梯形是为了方便在使用时卡凸卡入卡槽内。(6)端盖与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是为了方便方便拆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针刺痛觉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针刺痛觉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针刺痛觉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杆;2、消毒盒;3、检查针;4、调节螺母;1-1、消毒盒容纳槽;5、端盖;5-1、通孔;1-2、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渗液孔;2-3、消毒海绵;6、硅胶垫;4-1、轻度痛觉对应区;4-2、中度痛觉对应区;4-3、重度痛觉对应区;7、第一荧光片;8、第二荧光片;9、第三荧光片;10、安装槽;11、弹簧;12、卡凸;13、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消毒盒2、检查针3和调节螺母4,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消毒盒2容纳槽,所述消毒盒2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端盖5,所述消毒盒2设于所述消毒盒2容纳槽内,所述端盖5上设有供所述检查针3通过的通孔5-1,所述调节螺母4设于所述检查针3的一端,所述支撑杆1设有供所述检查针3通过的第一通道1-2,所述消毒盒2上设有第二通道2-1,所述第二通道2-1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渗液孔2-2,所述第二通道2-1内设有消毒海绵2-3,所述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2-1和通孔5-1同轴设置,所述检查针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道1-2、设置在第二通道2-1内的消毒海绵2-3和设置在端盖5上的通孔5-1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杆1外;所述端盖5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垫6;所述调节螺帽上远离所述支撑杆1的一端一侧朝向靠近支撑杆1的一端依次设有轻度痛觉对应区4-1、中度痛觉对应区4-2和重度痛觉对应区4-3。通过调节检查针3上的调节螺母4使得检查针3沿着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2-1和通孔5-1穿出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医生可根据调节螺母4的进入支撑杆1的深度查看检查针3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力气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使用完之后将检查针3的针头收入支撑杆1内的消毒盒2内进行消毒。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调节螺母4与所述支撑杆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调节螺母4与支撑杆1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接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操作。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消毒盒、检查针和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消毒盒容纳槽,所述消毒盒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端盖,所述消毒盒设于所述消毒盒容纳槽内,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检查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检查针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相配合,所述支撑杆设有供所述检查针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消毒盒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渗液孔,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消毒海绵,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检查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第二通道内的消毒海绵和设置在端盖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杆外;所述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垫;所述调节螺母上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一侧朝向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依次设有轻度痛觉对应区、中度痛觉对应区和重度痛觉对应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消毒盒、检查针和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消毒盒容纳槽,所述消毒盒容纳槽的槽口处设有端盖,所述消毒盒设于所述消毒盒容纳槽内,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检查针通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检查针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相配合,所述支撑杆设有供所述检查针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消毒盒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渗液孔,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消毒海绵,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检查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第二通道内的消毒海绵和设置在端盖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杆外;所述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硅胶垫;所述调节螺母上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一侧朝向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依次设有轻度痛觉对应区、中度痛觉对应区和重度痛觉对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痛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松王志强李余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