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7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具有以可插入膀胱而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端,于该图像采集端上设置有细胞捕获单元,且细胞捕获单元随图像采集端于膀胱内的插入,而可构成对膀胱内膀胱上皮细胞的识别及捕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通过设置在图像采集端上的细胞捕获单元,可使得该细胞捕获单元随图像采集端于膀胱内的插入,而可实现直接从膀胱内捕集膀胱上皮细胞,以能够提高膀胱上皮细胞采集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
技术介绍
目前,在诸多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中,出于准确判断病因以及进行病理培养等的考虑,时常需要采集人体细胞以进行相应的检测处理。目前针对于细胞采集方式多为先对人体的血液或尿液等进行取样,然后采集取样样本中的细胞并用于检测处理。上述细胞采集方式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较低,且因样本中的细胞易失去活性,也会导致所采集的细胞的可靠性较低。膀胱镜是开展泌尿科检查或者手术的常用工具,使用时,膀胱镜与外部主机连接,并将膀胱镜的插入管通过尿道进入人体的膀胱内,然后打开光源获取膀胱内的图像,从而可根据图像情况进行病情的诊断。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膀胱肿瘤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其中超过90%系移行上皮细胞癌,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且膀胱肿瘤的发生可为多中心。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二位,在国内则占首位。其中,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年龄则以50~70岁居多。在膀胱肿瘤的诊治中,捕集膀胱上皮细胞以进行病因观察及判断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鉴于现有细胞采集方式的不足,因而开发一种可结合于膀胱镜,而能够直接于人体膀胱内进行细胞捕集的方式,便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以能够用于在膀胱内进行膀胱上皮细胞的捕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具有以可插入膀胱而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端,于所述图像采集端上设置有细胞捕获单元,且所述细胞捕获单元随所述图像采集端于所述膀胱内的插入,而可构成对所述膀胱内膀胱上皮细胞的识别及捕获。进一步地,所述细胞捕获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图像采集端处的基体,且所述基体的一端具有可由所述图像采集端伸出的捕集区,并于所述捕集区的外周壁表面设有可识别、并捕获膀胱上皮细胞的活性分子。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呈长条柱状。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且在所述捕集区的外周壁表面覆设有有机涂层或无机涂层,所述活性分子设置于所述有机涂层或无机涂层上。进一步地,所述活性分子被设置为可识别EpCAM、E-cadherin、vemintin、CK18、CK19、CK20以及T53位点的分子。进一步地,所述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图像采集端包括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的软质管,以及插装于所述软质管内的硬质管;于所述硬质管内设有器械通道、照明内窥通道及排液通道,所述基体设于所述器械通道中,且所述捕集区位于所述器械通道的末端。进一步地,于所述器械通道内穿设有软管,所述捕集区设于所述软管上,所述基体设于所述软管中,于所述软管外表面成型有、沿所述软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凸部,所述外凸部抵接于所述器械通道的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软管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操作手柄外露设置,且于所述操作手柄上固设有具有限位孔的限位板,所述软管外露的一端穿经所述限位孔,且可由所述限位板限位于所述操作手柄处。进一步地,所述细胞捕获单元位于所述图像采集端的外壁面上,且所述细胞捕获单元为设于所述图像采集端外壁面上的可识别、并捕获膀胱上皮细胞的活性分子。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端的外壁面上覆设有机涂层或无机涂层,所述活性分子设置于所述有机涂层或无机涂层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通过设置在图像采集端上的细胞捕获单元,可使得该细胞捕获单元随图像采集端于膀胱内的插入,而可对膀胱内的膀胱上皮细胞直接进行识别及捕获,从而能够提高膀胱上皮细胞采集的可靠性。(2)细胞捕获单元包括基体,且基体的一端具有捕集区,捕集区表面上设置可识别、并捕获膀胱上皮细胞的抗体或多肽,利用膀胱镜将该细胞捕获单元送入膀胱内,从而由细胞捕获单元的捕集区上的抗体或多肽实现对膀胱上皮细胞进行捕集。(3)采用硬质管外包裹软质管,使插入管的柔软度适中,同时设置有插装导向头,便于操作时将膀胱镜顺利插入膀胱,从而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痛苦。(4)在器械通道内设置软管,可通过抽拉软管使细胞捕获单元能在器械通道内移动,使细胞捕获单元移动至膀胱合适位置便于捕集膀胱上皮细胞。(5)在软管外表面成型有、沿所述软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凸部,以防止细胞捕获单元与器械通道内壁接触引起细胞捕获单元的捕集区污染,从而影响细胞捕获单元数据读取及诊察结果。(6)在操作手柄上设置有软管外露端的限位板,以防止软管插入过深或滑落出器械通道。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插装导向头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细胞捕获单元的结构简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软管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软质管,2-第一硬质管,3-第二硬质管,4-第三硬质管,5-操作手柄,6-细胞捕获单元,7-软管,8-限位板,9-信号线;101-插装导向头,201-LED灯环,202-摄像头,203-图像传感器,301-外凸部,302-胶塞,501-旋转调节装置,502-安装座,601-捕集区,801-限位孔,802-长条孔;100-膀胱,200-照明内窥通道,300-器械通道,400-排液通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具有以可插入膀胱而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端,于该图像采集端上设置有细胞捕获单元,且细胞捕获单元随图像采集端于膀胱内的插入,而可构成对膀胱内膀胱上皮细胞的识别及捕获。本技术的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可实现直接从膀胱内捕集膀胱上皮细胞,以能够提高膀胱上皮细胞采集的可靠性。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包括图中未示出的中央处理器,操作手柄5,固定在操作手柄5上的软质管1,以及插装于软质管1内的硬质管,其中,软质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具有以可插入膀胱而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于所述图像采集端上设置有细胞捕获单元(6),且所述细胞捕获单元(6)随所述图像采集端于所述膀胱内的插入,而可构成对所述膀胱内膀胱上皮细胞的识别及捕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具有以可插入膀胱而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于所述图像采集端上设置有细胞捕获单元(6),且所述细胞捕获单元(6)随所述图像采集端于所述膀胱内的插入,而可构成对所述膀胱内膀胱上皮细胞的识别及捕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捕获单元(6)包括设于所述图像采集端中的基体,且所述基体的一端具有可由所述图像采集端伸出的捕集区(601),并于所述捕集区(601)的外周壁表面设有可识别、并捕获膀胱上皮细胞的活性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呈长条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截面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且在所述捕集区(601)的外周壁表面覆设有有机涂层或无机涂层,所述活性分子设置于所述有机涂层或无机涂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分子被设置为可识别EpCAM、E-cadherin、vemintin、CK18、CK19、CK20以及T53位点的分子。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捕获细胞的膀胱镜具有操作手柄(5),所述图像采集端包括与所述操作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宝芝
申请(专利权)人: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