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754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有机物质暂存,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挖出选定区域的污染土壤暂存;充分搅拌混合有机物质和污染土壤,铺设到挖出污染土壤的土坑中,有机物质和污染土壤的重量比为1:1;向与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污染土壤浇水,并用防雨膜覆盖后放置指定时间,得到修复后的土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无需借助外来菌种,利用植物枯叶、秸秆、餐余垃圾等有机物质自身的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氧气含量充足,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品质,消除异味,使土壤恢复其功能,达到能够作为种植用地,而且原料易得、经济适用、清洁无公害,能够较好的治理污染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剧增,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需的粮食谷物也越来越多。因此,农药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农药厂多年连续生产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产品,产生的农药废水渗入土壤中,致使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妨碍土壤正常功能。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以修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为主,针对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的较少,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生物堆技术或者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生物堆技术需要针对不同有机污染物,喷洒特定菌种,利用厌氧菌降解污染物,吞噬有机污染物。菌种的获得需要一定的时间,菌种的培养条件严格,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菌种的适应性较弱。(2)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植物的提取、挥发、降解作用,处理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8年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主要针对受到有机合成农药污染的土壤寸草不生且有异味的问题,改良土壤质量、消除异味,使土壤恢复其功能,最后达到能够种植绿化植物,美化环境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有机物质暂存,所述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挖出选定区域的污染土壤暂存;充分搅拌混合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铺设到挖出所述污染土壤的土坑中,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的重量比为1:1;向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浇水,并用防雨膜覆盖后放置指定时间,得到修复后的土壤。在该技术方案中,无需借助外来菌种,利用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等有机物质自身的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改良受到污染的土壤作为种植用地,土壤中氧气含量充足,好氧菌也可以生长,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品质,而且原料易得、经济适用、清洁无公害,能够较好的治理污染土壤,同时有机物质来自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机物质中包括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等,既有容易腐烂发酵的小分子也有不易腐烂发酵的大分子物质,能够长期保持有机质的含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放置指定时间为3-6个月。在该技术方案中,与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污染土壤浇水覆膜后放置3-6个月,即可得到修复后的土壤,能够作为种植用地,相对修复时间较短,修复效率较高。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充分搅拌混合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之后,还包括:铺设调配管线,将管道垂直立在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中,并在管道外围覆盖软泡沫以保护管孔,所述管线用于输送空气、营养、水分。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铺设调配管线,能够向土壤中输送空气、营养、水分,从而调节土壤中氧气、营养、水分含量,确保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处于较佳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够一次性修复较大规模的土壤,进一步提升了修复效率和修复效果。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调配管线的铺设覆盖整个所述污染土壤区域。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配管线的铺设覆盖整个污染土壤区域,有利于实现向整个污染土壤区域输送空气、营养、水分,从而调节土壤中氧气、营养、水分含量,确保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处于较佳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对污染物的降解,进一步提升修复效率和修复效果。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调节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中氧气、营养、水分含量。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中氧气含量为10%-20%,有机质含量为0.5%-2.5%,土壤含水量为60%-7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中氧气、营养、水分含量,使得氧气含量为10%-20%,有机质含量为0.5%-2.5%,土壤含水量为60%-70%,进一步使得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处于较佳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对污染物的降解,进一步提升修复效率和修复效果。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向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浇水时,浇水至所述污染土壤的表面存有1mm-5mm水。在该技术方案中,浇水至污染土壤的表面存有1mm-5mm水,进一步保障了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提供较佳的生长环境。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挖出的所述污染土壤的暂存位置选取避雨场所。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挖出的污染土壤的暂存位置选取避雨场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雨水冲击污染土壤而导致的有机质和土壤流失、对其他土壤污染等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污染土壤与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等有机物质充分混合,浇水覆膜后放置3-6个月,无需借助外来菌种,利用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等有机物质自身的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氧气含量充足,好氧菌也可以生长,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品质,消除异味,使土壤恢复其功能,达到能够作为种植用地,而且原料易得、经济适用、清洁无公害,能够较好的治理污染土壤,同时有机物质来自于资源回收再利用,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实验土地尺寸为:长*宽*深=10m*2m*0.5m=10m3。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厨余垃圾等有机物质10吨暂存;将选定区域的污染土壤用挖掘机挖出暂存;将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厨余垃圾等有机物质与污染土壤充分搅拌混合,铺设到挖出污染土壤的土坑中;铺设调配(可用作输送空气、营养、水分)管线,将管道垂直立在与有机质充分混合的污染土壤中,并在管道外围覆盖软泡沫保护管孔;浇水至土壤表面能存少量水,一般为1mm-5mm,然后采用防雨膜进行覆盖;调节土壤中氧含量10%,土壤有机质含量0.5%,土壤含水量60%,放置6个月,得到可作为种植用地的合格土壤。实施例2实验土地尺寸为:长*宽*深=10m*2m*0.5m=10m3。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收集有机物质暂存,所述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n挖出选定区域的污染土壤暂存;/n充分搅拌混合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铺设到挖出所述污染土壤的土坑中,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的重量比为1:1;/n向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浇水,并用防雨膜覆盖后放置指定时间,得到修复后的土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有机物质暂存,所述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枯叶、秸秆、化粪池污泥、餐余垃圾;
挖出选定区域的污染土壤暂存;
充分搅拌混合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铺设到挖出所述污染土壤的土坑中,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的重量比为1:1;
向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浇水,并用防雨膜覆盖后放置指定时间,得到修复后的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指定时间为3-6个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合成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分搅拌混合所述有机物质和所述污染土壤之后,还包括:
铺设调配管线,将管道垂直立在与所述有机物质充分混合的所述污染土壤中,并在管道外围覆盖软泡沫以保护管孔,所述管线用于输送空气、营养、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美王海永杜爽郑瑶瑶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首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