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50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装置,公开了一种保温宝,解决了现有给菜肴保温成本较高的问题,该保温宝包括由布料缝制为一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使其壳体内部形成用于放置菜肴的保温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保温腔内外且用于取放菜肴的取放口以及设置有启闭取放口的挡布,所述保温层包括铝膜以及发热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铝膜与壳体之间,具有成本低且对菜肴具有较强保温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宝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宝。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问题:做好的饭菜盛装好放在饭桌上,如果不及时吃,容易冷掉。另外,常食用冷掉的饭菜,不但口感不好,而且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饭菜端上饭桌后,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会冷掉,冬天食用冷掉的饭菜对身体更加有害。但反复的加热饭菜不但增加了繁琐,而且饭菜的色香味在多次加热中容易流失掉。虽然有了微波炉的普及,但是微波炉的功率比较大,属于大功率电器,经常使用会提高生活成本,增加经济负担,且常食用微波加热的饭菜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为此需设计一款成本低且能够对菜肴进行保温的新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宝,具有成本低且对菜肴具有较强保温效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温宝,包括由布料缝制为一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保温层,使其壳体内部形成用于放置菜肴的保温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保温腔内外且用于取放菜肴的取放口以及设置有启闭取放口的挡布,所述保温层包括铝膜以及发热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铝膜与壳体之间。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布料缝制的壳体形成保温腔,将炒好的菜肴及时放入保温腔内,通过铝膜隔绝保温腔内外,对菜肴进行保温,进而通过发热层产生热量,延长对菜肴的保温时长,提高对菜肴的保温效果;进而通过铝膜设置在最里层,铝膜本身具有的不粘性、光滑度,使其油污掉落于保温腔内也可轻易将油污擦净,便于用于操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发热层采用经纬编织的布料,经线采用包芯纤维一,所述包芯纤维一包括芯纱纤维一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一外的鞘纱纤维一,所述芯纱纤维一为记忆纤维,所述鞘纱纤维一为吸湿发热涤纶纱。采用上述结构,发热层采用经纬编织而成的布料,记忆纤维具有抗皱性能,使其弯折后能够回复至原先平整状态;吸湿发热涤纶纱能够吸收湿气,将湿气转换成热量,从而使其发热层能够吸收厨房内空气中的湿气,进行发热,保持保温腔内较高温度,延长对菜肴的保温时长,增强对菜肴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纬线采用包芯纤维二,包芯纤维二包括芯纱纤维二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二外的鞘纱纤维二,所述芯纱纤维二为高强维纶短纤,所述鞘纱纤维二为Heatwarm发热纱纤维。采用上述结构,高强维纶短纤具有强力高的特点,通过使用其作为芯纱纤维二,能够增强纬线的强度,从而增强发热层的强度;Heatwarm发热纱纤维具有吸湿发热、保温性、调温性功能,使其增强发热层吸湿发热的能力,保持保温腔内较高温度,延长对菜肴的保温时长,增强对菜肴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壳体布料采用防水无纺布。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保温宝一般放置于厨房内,便于其菜肴炒好后立马放入保温宝内,通过壳体布料采用防水无纺布,防止厨房内用水造成壳体湿润后,通过热传递降低保温腔内温度。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取放口开设于壳体除上下端的其他任意一侧。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热气会朝上飘逸,通过将取放口设置于壳体周壁上,减少热气的飘逸,将热气更久的保存在保温腔内,提高对菜肴的保温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壳体边缘弯折成空心管。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空心管状对整体壳体起到支撑作用,使其能够定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布下端与壳体缝制于一体,另一端通过拉链与壳体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挡布下端与壳体缝制一体,使其可相对壳体翻转,再通过拉链实现挡布与壳体的连接密封,使其形成密闭的保温腔,提高对菜肴的保温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菜肴放置保温腔内,通过铝膜隔绝保温腔内外空气流通,保护菜肴热量不易流失,从而对菜肴进行保温,进而通过发热层的吸湿发热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腔的保温能力,从而延长对菜肴的保温时长,达到提高菜肴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壳体与保温层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保温层经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保温层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保温层;21、铝膜;22、发热层;3、包芯纤维一;31、芯纱纤维一;32、鞘纱纤维一;4、包芯纤维二;41、芯纱纤维二;42、鞘纱纤维二;5、挡布;6、保温腔;7、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保温宝,如图1和2所示,包括由布料缝制而成的壳体1,壳体1内部形成放置菜肴的保温腔6,保温腔6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壳体1上开设有贯穿保温腔6内外的取放口,并通过一挡布5启闭取放口,烧好的菜肴快速放入保温腔6后,封闭取放口,通过保温层2以及壳体1隔绝保温腔6内外空气流通,对菜肴进行保温。本实施例中,壳体1布料采用防水无纺布。本实施例中,挡布5也采用防水无纺布且下端与壳体1缝制成一体,其他三侧通过拉链7与壳体1连接启闭取放口。挡布5内部也设置有保温层2。本实施例中,取放口开设于壳体1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使其不影响壳体1支撑性能前提下,开设得尽量大,便于菜肴取放。上述保温层2包括铝膜21以及发热层22,发热层22设置于铝膜21与防水无纺布之间,铝膜21、发热层22以及防水无纺布边缘缝合于一体,且在缝制过程中,壳体1边缘收卷成空心管状,增强对壳体1本身的支撑性能。参照图2和3,上述发热层22采用经纬编织的布料;其中,经线采用包芯纤维一3,纬线采用包芯纤维二4。包芯纤维一3由芯纱纤维一31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一31外的鞘纱纤维一32构成,芯纱纤维一31采用记忆纤维,鞘纱纤维一32采用吸湿发热涤纶纱,鞘纱纤维一32设置有两根,芯纱纤维一31设置有一根,两根吸湿发热涤纶纱绕卷于记忆纤维外侧形成完整的经线。参照图4,上述包芯纤维二4由芯纱纤维二41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二41外的鞘纱纤维二42构成,芯纱纤维二41采用高强维纶短纤,鞘纱纤维二42采用Heatwarm发热纱纤维,鞘纱纤维二42设置有两根,芯纱纤维二41设置有一根,两根Heatwarm发热纱纤维绕卷于高强维纶短纤外侧形成完整的纬线。工作原理:烧制后的菜肴及时经过取放口放置于保温腔6内,再及时通过拉链7将挡布5封闭取放口,尽量避免保温腔6内外空气流通,对菜肴进行保温;进而通过发热层22上设置的Heatwarm发热纱纤维、吸湿发热涤纶纱具备的吸湿发热功能,将厨房内空气透过防水无纺布的湿气吸收,自身产生发热,对铝膜21进行加热从而增强保温腔6内的保温效果,延长对菜肴的保温时长,达到提高对菜肴的保温效果。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宝,其特征是:包括由布料缝制为一体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保温层(2),使其壳体(1)内部形成用于放置菜肴的保温腔(6),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保温腔(6)内外且用于取放菜肴的取放口以及设置有启闭取放口的挡布(5),所述保温层(2)包括铝膜(21)以及发热层(22),所述发热层(22)设置于铝膜(21)与壳体(1)之间;所述发热层(22)采用经纬编织的布料,经线采用包芯纤维一(3),所述包芯纤维一(3)包括芯纱纤维一(31)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一(31)外的鞘纱纤维一(32),所述芯纱纤维一(31)为记忆纤维,所述鞘纱纤维一(32)为吸湿发热涤纶纱;纬线采用包芯纤维二(4),包芯纤维二(4)包括芯纱纤维二(41)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二(41)外的鞘纱纤维二(42),所述芯纱纤维二(41)为高强维纶短纤,所述鞘纱纤维二(42)为Heatwarm发热纱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宝,其特征是:包括由布料缝制为一体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保温层(2),使其壳体(1)内部形成用于放置菜肴的保温腔(6),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保温腔(6)内外且用于取放菜肴的取放口以及设置有启闭取放口的挡布(5),所述保温层(2)包括铝膜(21)以及发热层(22),所述发热层(22)设置于铝膜(21)与壳体(1)之间;所述发热层(22)采用经纬编织的布料,经线采用包芯纤维一(3),所述包芯纤维一(3)包括芯纱纤维一(31)和包覆在芯纱纤维一(31)外的鞘纱纤维一(32),所述芯纱纤维一(31)为记忆纤维,所述鞘纱纤维一(32)为吸湿发热涤纶纱;纬线采用包芯纤维二(4),包芯纤维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国杨杭慧张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诗洛华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