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井曝气装置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的说是深井曝气装置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深井曝气(DeepShaftProcess),也称“超深水曝气”、“超深层曝气”,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工艺。其工艺过程为:细格栅-沉砂池-深井曝气-脱气池-二沉池-排水。由于深井曝气工艺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具有占地少、环境友好、操作维护简单且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城市规模急剧扩张,污水处理厂用地面积受到约束的地区受到极大的青睐。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深井曝气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410171179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井曝气装置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包括:进水池,其设置有格栅;与进水池通过水泵相连的深井曝气澄清一体化池;该深井曝气澄清一体化池包括:深井,且该深井内部设置有与进水池相连的内筒;用于向内筒内鼓入压缩空气的空压机;与深井的顶部连通为一体式结构,且具有对废水进行脱气和沉积作用的悬浮澄清区槽。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深井曝气装置包括进水池和深井曝气澄清一体化池,即该深井曝气澄清一体化 ...
【技术保护点】
1.深井曝气装置,包括与下水道连通的水渠(1),以及水渠(1)远离下水道一侧依次设置的沉砂池、深井、脱气池和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1)中设有粗格栅与细格栅(11);所述粗格栅与细格栅(11)之间设有浮筒(12);所述细格栅(11)远离浮筒(12)一侧的水渠(1)侧面开设有一对滑槽(13),滑槽(13)中滑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中部固连的辊子(15)外周圆周均布一组清理杆(16),清理杆(16)用于转动时插入细格栅(11)中清理白色垃圾;所述浮筒(12)底部设有拉绳(17),拉绳(17)一端与浮筒(12)固连,另一端绕过水渠(1)底部的导向轮(18)之后逆 ...
【技术特征摘要】
1.深井曝气装置,包括与下水道连通的水渠(1),以及水渠(1)远离下水道一侧依次设置的沉砂池、深井、脱气池和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1)中设有粗格栅与细格栅(11);所述粗格栅与细格栅(11)之间设有浮筒(12);所述细格栅(11)远离浮筒(12)一侧的水渠(1)侧面开设有一对滑槽(13),滑槽(13)中滑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中部固连的辊子(15)外周圆周均布一组清理杆(16),清理杆(16)用于转动时插入细格栅(11)中清理白色垃圾;所述浮筒(12)底部设有拉绳(17),拉绳(17)一端与浮筒(12)固连,另一端绕过水渠(1)底部的导向轮(18)之后逆时针缠绕在辊子(15)外周;所述滑槽(13)顶部远离细格栅(11)的一侧设有用于回收白色垃圾的储料槽(19);通过浮筒(12)带动辊子(15)转动清理细格栅(11),保证细格栅(11)的过滤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12)外周设有内径大于浮筒(12)外径的圆筒(2),圆筒(2)固定在水渠(1)侧边且圆筒(2)上下开口,圆筒(2)底部伸入液面以下;通过圆筒(2)减少浮筒(12)和拉绳(17)被垃圾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井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15)一端设有齿轮(21),水渠(1)侧壁与齿轮(21)对应位置固连有齿条(22),齿条(22)与细格栅(11)平行布置,且齿条(22)与齿轮(21)相互啮合,通过齿条(22)提升辊子(15)高度,增加垃圾的清理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井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杆(16)为中空,且清理杆(16)通过管道和水泵与深井底部的污泥连通;所述清理杆(16)外周沿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家海,戴骏强,邹东刚,石松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佰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