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漂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738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梯、人行天桥、站台、漂流水道、漂流阀提升机构;所述的漂流水道的起点处设有动力机构及漂流筏,所述的站台位置的漂流水道处设有停筏机构,所述漂流筏提升机构设置在漂流水道的终点处,漂流筏提升机构将漂流筏送回漂流水道的起点,所述站台的旁边设有控制漂流系统的控制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节约人力,高效,安全等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漂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漂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上漂流系统。
技术介绍
炎热的夏季,水上乐园是大家常去游乐的地方,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想体验惊险刺激的需求,水上乐园一般都会漂流项目。但是目前的漂流项目都是存在着漂流完需要人工将漂流筏带回起点,漂流阀回收困难,且在起点处大部分采用的是人工拉住漂流筏来保证漂流的安全性,这样不仅浪费人力且安全性不高。为此,研发出一种水上漂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漂流系统漂流筏回收困难、漂流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流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梯、人行天桥、站台、漂流水道、漂流阀提升机构;所述的漂流水道的起点处设有动力机构及漂流筏,所述的站台位置的漂流水道处设有停筏机构,所述漂流筏提升机构设置在漂流水道的终点处,漂流筏提升机构将漂流筏送回漂流水道的起点,所述站台的旁边设有控制漂流系统的控制台。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流筏包括有筏主体、所述筏主体的上方设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侧边设有座椅扶手,所述漂流筏的中心设有中心扶手,所述筏主体的下方设有充气轮胎。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轮胎的气室为2-8个。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筏机构包括有:推拉气缸、拦筏板、固定架一、固定架二,所述的拦筏板的一端与固定架一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拉气缸的一端和固定架二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拉气缸的另一端与拦筏板连接,推动拦筏板转动。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流筏提升机构包括有:机架、机头、链条拖板、机尾、滚筒机构;所述的机头与机尾与链条托板连接并带动链条托板转动,所述的滚筒机构设置在机头的一侧,将漂流阀从机头运送至漂流水道的起点。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的下方设有回水格栅。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至少两台大轴流水泵,所述的大轴流水泵的功率不低于80千瓦。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流水道的工作水深为400mm-600mm,水的流速为2-3m/s。如上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筏机构的数量为3个。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通过漂流筏提升机构回收漂流筏,通过停筏机构来停止或者起航漂流筏,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设有多重停筏机构,多重保障,更加安全。3、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可在漂流水道的周围设置各种主题场景以满足游客需求,如:假山、丛林等。4、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水深、流速适中;既满足了游客对惊险刺激的需求,又相对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漂流筏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停筏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漂流筏提升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动力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附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梯1、人行天桥2、站台3、漂流水道4、漂流阀提升机构5;所述的漂流水道4的起点处设有动力机构6及漂流筏7,所述的站台3位置的漂流水道4处设有停筏机构8,所述漂流筏提升机构5设置在漂流水道4的终点处,漂流筏提升机构5将漂流筏7送回漂流水道4的起点,所述站台3的旁边设有控制漂流系统的控制台9,所述的楼梯1及人行天桥2供人到达站台3,在站台3处,人们上下漂流筏7,所述的停筏机构8用来停止漂流筏7,使漂流筏7稳定的保持在漂流水道4内,控制漂流筏7的停止和起航;所述的停筏机构8由控制台9控制,所述的控制台9设置在站台3的旁边,视野开阔,可全局观察漂流系统的情况;所述的动力机构6为漂流水道4中的水提供动力,使漂流筏7能顺利到达漂流水道4的终点,所述的漂流筏提升机构5能将漂流水道4终点处的漂流阀7送回至漂流水道4起点处,不用人工搬送,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漂流筏7包括有筏主体71、所述筏主体71的上方设有座椅72,所述座椅72的侧边设有座椅扶手73,所述漂流筏7的中心设有中心扶手74,所述筏主体71的下方设有充气轮胎75,所述的漂流筏7一次能坐4人,座椅扶手73和中心扶手74能供漂流者扶手,令漂流者在漂流过程者更加安全放心,所述的充气轮胎75为漂流筏7提供足够的浮力,使漂流筏7能顺利的在漂流水道4内漂流。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充气轮胎75的气室为2-8个,设有多个气室,这样充气轮胎75可在某个气室破裂时依然能够为漂流筏提供足够的浮力,完成漂流过程。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停筏机构8包括有:推拉气缸81、拦筏板82、固定架一83、固定架二84,所述的拦筏板82的一端与固定架一83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拉气缸81的一端和固定架二84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拉气缸81的另一端与拦筏板82连接,推动拦筏板82转动,所述的推拉气缸81可推动拦筏板82转动,当推拉气缸81推动拦筏板82挡住漂流筏7时,漂流筏7停止,当推拉气缸81推动拦筏板82放开漂流筏7时,漂流筏7启航,进行漂流,上述过程通过控制台9控制,节约人力。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漂流筏提升机构5包括有:机架51、机头52、链条拖板53、机尾54、滚筒机构55;所述的机头52与机尾54与链条托板53连接并带动链条托板53转动,所述的滚筒机构55设置在机头52的一侧,将漂流阀7从机头52运送至漂流水道4的起点,所述的链条托板53可将漂流筏7从机尾54送至机头52,所述的滚筒机构55可将机头52处的漂流筏7送至漂流水道4的起点,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机头52的下方设有回水格栅56,所述的回水格栅56将与漂流筏7一起传送上来的水引流回漂流水道4内,使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动力机构6包括有:至少两台大轴流水泵61,所述的大轴流水泵61的功率不低于80千瓦,大功率的两台大轴流水泵61为系统提供充足动力。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漂流水道4的工作水深为400mm-600mm,水的流速为2-3m/s,既能满足游客的对惊险刺激的追求,又能保证其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优选方式之一为所述的停筏机构8的数量为3个,第1个为停筏的作用,游客在第1个停筏机构8处上下漂流筏,第2个停筏机构8为备用机构,一般情况不使用,只有在第1个停筏机构8出现故障或损坏时才启用,第3个停筏机构8用作漂流筏7起航,多重保障,更加安全。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经运用任何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改进或变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梯(1)、人行天桥(2)、站台(3)、漂流水道(4)、漂流阀提升机构(5);所述的漂流水道(4)的起点处设有动力机构(6)及漂流筏(7),所述的站台(3)位置的漂流水道(4)处设有停筏机构(8),所述漂流筏提升机构(5)设置在漂流水道(4)的终点处,漂流筏提升机构(5)将漂流筏(7)送回漂流水道(4)的起点,所述站台(3)的旁边设有控制漂流系统的控制台(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梯(1)、人行天桥(2)、站台(3)、漂流水道(4)、漂流阀提升机构(5);所述的漂流水道(4)的起点处设有动力机构(6)及漂流筏(7),所述的站台(3)位置的漂流水道(4)处设有停筏机构(8),所述漂流筏提升机构(5)设置在漂流水道(4)的终点处,漂流筏提升机构(5)将漂流筏(7)送回漂流水道(4)的起点,所述站台(3)的旁边设有控制漂流系统的控制台(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流筏(7)包括有筏主体(71)、所述筏主体(71)的上方设有座椅(72),所述座椅(72)的侧边设有座椅扶手(73),所述漂流筏(7)的中心设有中心扶手(74),所述筏主体(71)的下方设有充气轮胎(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轮胎(75)的气室为2-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漂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筏机构(8)包括有:推拉气缸(81)、拦筏板(82)、固定架一(83)、固定架二(84),所述的拦筏板(82)的一端与固定架一(83)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拉气缸(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威棠柳炽伟丁丛理张承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