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俊楷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25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行李箱,第二轮子机构包括第二支架、转动轴、连接杆机构以及轮子;第二支架固定在箱体的底部一侧且第二支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机构;连接杆机构包括内套筒、外套筒以及弹簧;内套筒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外套筒内;外套筒的内部与内套筒之间连接有弹簧;远离内套筒的外套筒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子;位于第二轮子机构一侧的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轮子。该便携式行李箱通过设置内套筒、外套筒以及弹簧,能够保护轮子在台阶上移动时不会因为震动而损坏;通过设置第三支架和橡胶圈,能够进一步保证轮子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行李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具体是一种便携式行李箱。
技术介绍
当我们去外地旅游或出差工作时,往往都会携带行李箱出门,用来放置我们的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由于这些衣物较多,往往导致行李箱整体重量稍大。当人需要将行李箱移动到台阶上时,往往会将行李箱直接用手提起,这样较为费力,因此,现在出现了一种能够便于在台阶上移动的行李箱。这种能够在台阶上移动的行李箱是将单一的轮子改造成三个轮子,三个轮子两两之间的夹角相等,当需要上台阶时,其中一个轮子卡在台阶下,另一个轮子随着行李箱的向前而向上移动,从而移动到台阶上。这种行李箱虽然能够便于在台阶上移动,但是在上台阶时轮子会直接撞击到地面,会对轮子结构造成损伤,长期下去轮子会很快损坏,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减震轮子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和第二轮子机构;所述第二轮子机构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二轮子机构包括第二支架、转动轴、连接杆机构以及轮子;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箱体的底部一侧且第二支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机构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机构之间夹角相同;所述连接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轮子;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一侧的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便于连接杆机构围绕转动轴转动的开口侧;所述连接杆机构包括内套筒、外套筒以及弹簧;所述内套筒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的内部与内套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内套筒滑动设置在外套筒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向外的环状凸起;所述外套筒开口侧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向内的环状凸起;所述内套筒的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外套筒的环状凸起内径;远离所述内套筒的外套筒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子;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一侧的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轮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轮子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等距分布在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多个所述第一支架底部均转动设置有轮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子包括第三支架、外轮以及橡胶圈;所述外轮内对称固定有多个第三支架;多个所述第三支架的接触部分转动设置在远离内套筒的外套筒的一侧;所述外轮的外围环绕设置有橡胶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人拉动箱体的伸缩把手;所述伸缩把手位于第二轮子机构的上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放置小部件的布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内套筒、外套筒以及弹簧,能够保护轮子在台阶上移动时不会因为震动而损坏;通过设置第三支架和橡胶圈,能够进一步保证轮子的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支架,能够使行李箱在移动时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便携式行李箱的主视图。图2为便携式行李箱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箱体、2-伸缩把手、3-第一支架、4-第二轮子机构、5-布袋、6-第二支架、7-转动轴、8-内套筒、9-外套筒、10-弹簧、11-轮子、12-第三支架、13-外轮、14-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第二轮子机构4;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包括第二支架6、转动轴7、连接杆机构以及轮子11;所述第二支架6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一侧且第二支架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机构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机构之间夹角相同;所述连接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轮子11;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一侧的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便于连接杆机构围绕转动轴7转动的开口侧;所述连接杆机构包括内套筒8、外套筒9以及弹簧10;所述内套筒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7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外套筒9内;所述外套筒9的内部与内套筒8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内套筒8滑动设置在外套筒9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向外的环状凸起;所述外套筒9开口侧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向内的环状凸起;所述内套筒8的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外套筒9的环状凸起内径,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内套筒8从外套筒9中脱落;远离所述内套筒8的外套筒9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子11;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李箱移动时的稳定性,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一侧的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轮子11;当行李箱需要在台阶上移动时,人拉动行李箱,此时第二轮子机构4的单个轮子11卡在台阶垂直处,行李箱开始向上移动,相邻的连接杆机构围绕转动轴7转动并带动其余轮子11接触到台阶上方,在弹簧10减震的作用下轮子11不会受到过大的压力,从而保护轮子11。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二轮子机构4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等距分布在箱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多个所述第一支架3底部均转动设置有轮子11,这样设置,能够使行李箱在移动时更加稳定,从而保护了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护轮子11不会被破坏,所述轮子11包括第三支架12、外轮13以及橡胶圈14;所述外轮13内对称固定有多个第三支架12;多个所述第三支架12的接触部分转动设置在远离内套筒8的外套筒9的一侧;所述外轮13的外围环绕设置有橡胶圈14,通过设置橡胶圈14和第三支架12,能够对轮子11进一步减震,从而保护了轮子的结构。为了能够方便移动行李箱,所述箱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用于人拉动箱体1的伸缩把手2;所述伸缩把手2位于第二轮子机构4的上方;这样设置,能够方便人拖动行李箱。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行李箱需要在台阶上移动时,人拉动行李箱,此时第二轮子机构4的单个轮子11卡在台阶垂直处,行李箱开始向上移动,相邻的连接杆机构围绕转动轴7转动并带动其余轮子11接触到台阶上方,在弹簧10减震的作用下轮子11不会受到过大的压力,从而保护轮子11。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为:所述箱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放置小部件的布袋5,这样设置,能够便于拿取小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第二轮子机构(4);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包括第二支架(6)、转动轴(7)、连接杆机构以及轮子(11);所述第二支架(6)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一侧且第二支架(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机构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机构之间夹角相同;所述连接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轮子(11);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一侧的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便于连接杆机构围绕转动轴(7)转动的开口侧;/n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机构包括内套筒(8)、外套筒(9)以及弹簧(10);所述内套筒(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7)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外套筒(9)内;所述外套筒(9)的内部与内套筒(8)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内套筒(8)滑动设置在外套筒(9)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向外的环状凸起;所述外套筒(9)开口侧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向内的环状凸起;所述内套筒(8)的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外套筒(9)的环状凸起内径;远离所述内套筒(8)的外套筒(9)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子(11);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一侧的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轮子(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第二轮子机构(4);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包括第二支架(6)、转动轴(7)、连接杆机构以及轮子(11);所述第二支架(6)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一侧且第二支架(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上固定有多个连接杆机构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机构之间夹角相同;所述连接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轮子(11);位于所述第二轮子机构(4)一侧的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便于连接杆机构围绕转动轴(7)转动的开口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机构包括内套筒(8)、外套筒(9)以及弹簧(10);所述内套筒(8)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7)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外套筒(9)内;所述外套筒(9)的内部与内套筒(8)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内套筒(8)滑动设置在外套筒(9)内部的部分设置有向外的环状凸起;所述外套筒(9)开口侧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向内的环状凸起;所述内套筒(8)的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外套筒(9)的环状凸起内径;远离所述内套筒(8)的外套筒(9)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轮子(11);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楷
申请(专利权)人:何俊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