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721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涉及支气管镜领域。该系统作用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上,包括连接管。主体架板,主体架板垂直于连接管固定在其靠近目镜镜面的一端。卡接部,卡接部包括与主体架板平行的移动板,移动板的上方固定有与其平行的卡接板。该系统能够提高现有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化程度,且结构简单,加工及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气管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纤支镜下气道分泌物清理、纤支镜下摘取异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注药治疗肿瘤等,但由于其目镜部分直径狭小,操作者需一只眼观察镜下视野,可视化体验不佳,而对于旁观者来说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与操作者同时看到镜下影像,难以实现教学、影像记录等操作。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已极大提高了可视化,可实现高清晰度可视化画面。但其价格较传统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昂贵,特别是在许多医疗单位已有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且无损坏可以继续使用的情况下,更换为电子纤支镜将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因此合理改进传统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化程度十分必要,进而可改善操作者及旁观者的可视化体验,同时减少更新换代纤支镜所带来的医疗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现有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化程度,且结构简单,加工及使用成本低的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作用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的目镜上,由一固定部和一移动部扣合而成。主体架板,所述主体架板垂直于连接管固定在其靠近目镜镜面的一端,所述主体架板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为沿主体架板长度方向开设的条形孔,所述固定部的外圆弧端面贴合在容纳孔的一端,移动部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在容纳孔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移动部与容纳孔内壁的接触处固定有一导滑机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在主体架板偏离容纳孔的另一侧,包括与主体架板平行的移动板,所述主体架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移动板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沿调节孔移动或锁定,所述移动板的上方固定有与其平行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通过第三调节机构在移动板上沿垂直于主体架板长度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接板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凸起端和两个贯通端,其中贯通的两个端面沿主体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板上卡接移动终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接板凸起的两个端面分别为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移动端能够依靠一导滑机构沿垂直于主体架板长度的方向运动,且通过第四调节机构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沿容纳孔长度方向设置固定在移动部外圆弧面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容纳孔的孔壁并套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所述贯穿处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螺纹匹配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板底部与其垂直的第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调节孔并通过与其螺纹匹配的螺母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机构沿垂直于主体架板长度的方向一端固定在移动板上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移动板与卡接板的连接处固定有导滑机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卡接板的凸起端的反向延长部分并通过螺母锁定,所述贯穿处开设有与第三螺纹杆螺纹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反向延长部分的长度不超过移动板的厚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四调节机构包括沿垂直于主体架板长度的方向固定在移动端的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贯穿移动端并通过螺母锁定,所述贯穿处开设有与第四螺纹杆螺纹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固定端上开设有与第四螺纹杆螺纹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杆插入螺纹孔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层铺设有海绵垫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滑机构包括导滑槽和插入导滑槽与其匹配的导滑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可视系统,能够连接支气管镜和移动终端,在不需要更换现有设备的情况下满足可视化需求,方便旁观者与操作者同时看到镜下影像,实现教学、影像记录等操作,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医疗资料的浪费。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通过各种调节机构,实现卡接部分的可接面积变化和旋转,满足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放置,方便现实生活中的随地取用。在固定移动终端后,通过调节机构可自由调节移动终端摄像头位置并固定于纤支镜目镜上方,减少了视野移动;气管镜操作可视装置可以随操作者手部活动自由移动,同时将手机相机调整为定焦模式,从而避免需反复调整摄像位置的不便。整套可视化系统可以卸下,不影响光导纤支镜存储、运输、消毒等过程,智能手机取下后经表面消毒即可继续日常使用,目镜与手机固定装置体型小巧,易于存放。匹配智能化移动终端可视化系统所留取的镜下图像可用于实时记录、长期留取影像资料等,利于学习交流,对原有纤支镜无损伤解决了其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该可视化系统可安装及拆卸,可以在多人观察下完成,也可以在单人观察下完成,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投屏功能进行演示;操作过程中未明显增加操作组件的重量,使操作更为轻松。该可视化系统不与患者直接接触,同时价格低廉,可以反复使用,减少了医疗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作用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上,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套设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的目镜上,由一固定部11和一移动部12扣合而成。主体架板2,主体架板2垂直于连接管1固定在其靠近目镜镜面的一端,主体架板2上开设有容纳孔20,容纳孔20为沿主体架板2长度方向开设的条形孔,固定部11的外圆弧端面贴合在容纳孔20的一端,移动部12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1在容纳孔2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运动,移动部12与容纳孔20内壁的接触处固定有一导滑机构4。卡接部3,所述卡接部3卡接在主体架板2偏离容纳孔20的另一侧,包括与主体架板2平行的移动板31,所述主体架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孔23,所述移动板31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32沿调节孔23移动或锁定,所述移动板31的上方固定有与其平行的卡接板33,所述卡接板33通过第三调节机构34在移动板31上沿垂直于主体架板2长度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接板3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凸起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作用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套设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的目镜上,由一固定部(11)和一移动部(12)扣合而成;/n主体架板(2),所述主体架板(2)垂直于连接管(1)固定在其靠近目镜镜面的一端,所述主体架板(2)上开设有容纳孔(20),所述容纳孔(20)为沿主体架板(2)长度方向开设的条形孔,所述固定部(11)的外圆弧端面贴合在容纳孔(20)的一端,移动部(12)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1)在容纳孔(2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移动部(12)与容纳孔(20)内壁的接触处固定有一导滑机构(4);/n卡接部(3),所述卡接部(3)卡接在主体架板(2)偏离容纳孔(20)的另一侧,包括与主体架板(2)平行的移动板(31),所述主体架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孔(23),所述移动板(31)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32)沿调节孔(23)移动或锁定,所述移动板(31)的上方固定有与其平行的卡接板(33),所述卡接板(33)通过第三调节机构(34)在移动板(31)上沿垂直于主体架板(2)长度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接板(3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凸起端和两个贯通端,其中贯通的两个端面沿主体架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板(33)上卡接移动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作用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1)套设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的目镜上,由一固定部(11)和一移动部(12)扣合而成;
主体架板(2),所述主体架板(2)垂直于连接管(1)固定在其靠近目镜镜面的一端,所述主体架板(2)上开设有容纳孔(20),所述容纳孔(20)为沿主体架板(2)长度方向开设的条形孔,所述固定部(11)的外圆弧端面贴合在容纳孔(20)的一端,移动部(12)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1)在容纳孔(2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移动部(12)与容纳孔(20)内壁的接触处固定有一导滑机构(4);
卡接部(3),所述卡接部(3)卡接在主体架板(2)偏离容纳孔(20)的另一侧,包括与主体架板(2)平行的移动板(31),所述主体架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孔(23),所述移动板(31)能够通过第二调节机构(32)沿调节孔(23)移动或锁定,所述移动板(31)的上方固定有与其平行的卡接板(33),所述卡接板(33)通过第三调节机构(34)在移动板(31)上沿垂直于主体架板(2)长度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接板(3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包括两个凸起端和两个贯通端,其中贯通的两个端面沿主体架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板(33)上卡接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33)凸起的两个端面分别为固定端(331)和移动端(332),所述移动端(332)能够依靠一导滑机构(4)沿垂直于主体架板(2)长度的方向运动,且通过第四调节机构(35)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可视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1)包括沿容纳孔(20)长度方向设置固定在移动部(12)外圆弧面的第一螺纹杆(211),所述第一螺纹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昌彭劲民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