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青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17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炒青稞装置,包括机架、滚筒、驱动机构和加热装置;所述滚筒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所述外圈层和内圈层围合形成加热腔,内圈层内为混炒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和细炒介质;所述内圈层为筛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轴,滚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细炒介质随滚筒转动穿过筛网的网孔进入混炒腔,并与细炒腔内青稞接触;所述加热装置与加热管连接,加热管加热细炒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电滑环加热加热管,进而加热沙子,采用这种方式加热相比直接采用烧煤炒更环保省电,节约了电能,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青稞装置
本技术涉及青稞炒制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炒青稞装置。
技术介绍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然而现在大部分藏区居民炒作研磨青稞糌粑的加工工艺,基本采用原始手工的制作方法,传统的炒制方法炒制青稞能研磨出品质优良的糌粑,但这种传统炒制方法是以大量生态植被为主要燃料,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炒制过程包括青稞的浸泡、清洗、搅拌,同时通过燃烧植被等方式对锅进行加热,将青稞和沙放置于大锅中进行炒作,最后再进行分筛清理,全部都必须依靠人工操作,工序复杂且高耗低产,大大浪费生产劳动力。申请号为201020680609.5,公开了一种青稞沙炒机,包括驱动机构(2)和筒体,驱动机构(2)驱动筒体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混炒滚筒(3)、位于混炒滚筒(3)内的物料滚筒(4)、位于混炒滚筒(3)外部的热介质管道(7),所述混炒滚筒(3)与物料滚筒(4)之间是混炒内腔(23);所述物料滚筒首端(12)有物料进口(21),物料滚筒尾端(13)有物料出口(22),物料出口(22)与混炒内腔(23)尾端连通,所述热介质管道(7)位于物料进口(21)一端设有热介质进口(24),尾端与混炒滚筒(3)连接并与混炒内腔(23)尾端连通;物料滚筒(4)内设置有物料滚筒导向叶片(5),混炒滚筒(3)内壁设置有混炒滚筒导向叶片(6),物料滚筒导向叶片(5)与混炒滚筒导向叶片(6)方向相反。该设备将青稞与沙一起混炒,青稞时刻与沙保持接触容易炒焦,操作稍有出入就会造成青稞变焦作废,设备使用操作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炒青稞装置,具有青稞不易变焦,设备操作要求低的特点。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炒青稞装置,包括机架、滚筒、驱动机构和加热装置;所述滚筒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所述外圈层和内圈层围合形成加热腔,内圈层内为混炒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和细炒介质;所述内圈层为筛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轴,滚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细炒介质随滚筒转动穿过筛网的网孔进入混炒腔,并与混炒腔内青稞接触;所述加热装置与加热管连接,加热管加热细炒介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为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设于滚筒出口端的驱动轴上,导电滑环通过导线与加热管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安装轴承,所述安装轴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安装轴承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还设有变速箱,所述电机与变速箱一端连接,驱动轴与变速箱另一端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腔内还设有隔板,隔板沿滚筒轴向设置,隔板宽度小于加热腔宽度。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隔板向外圈层倾斜设置,与滚筒转动方向的夹角呈锐角。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筛网为多级筛网,包括粗筛段和细筛段。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沙子挡片,一侧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沙子挡片靠近轴一侧设有平衡杆,在驱动轴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沙子挡片跑偏的限位块。在工作转动过程中使沙子挡片保持倾斜;优选的角度控制在25-30°,进一步的在25°。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沙子挡片上设有若干垂直于驱动轴的导沙板,相邻导沙板间形成导沙槽。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沙槽向滚筒进料口方向倾斜。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设有滚筒,滚筒内即为混炒区域,将细炒介质沙和青稞分开,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滚筒转动,加热腔内的细炒介质随着转动带到高处,由于重力的作用掉落穿过筛网的网孔进入到混炒腔并与青稞接触,然后又进入到加热腔中,这样每次接触时间较短,有效的避免或减少青稞炒焦情况的发生。二、本技术在加热腔中设有隔板,隔板沿轴向方向设置,随着滚筒的转动,可以尽可能的将沙带到高处,从而使得更多的沙从高处掉落入混炒腔内与青稞相接触;而沙如果在较低处就下落必然只有更少的沙会穿过网孔与青稞接触。三、本技术通过导电滑环加热加热管,进而加热沙子,采用这种方式加热相比直接采用电炒更省电,节约了电能,导电滑环在整个使用过程是无须维护,使用寿命长。四、本技术混炒腔内设计了沙子挡片,在滚筒转动时加热后的沙子通过筛网孔落到沙子挡片,沙子沿着导沙槽向下流出然后与青稞接触,有利于使沙子更均匀的集中分布,这样有利于对青稞的加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滚筒出料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出料端一侧视角;图5为本技术滚筒纵截面示意图,图中为出料端一侧视角;图6为本技术沙子挡片与驱动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半部分为正视图,下半部分为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导电滑环安装示意原理图。图标:电机1、变速箱11、驱动轴12、安装轴承13、滚筒2、进料口21、滚筒出料端端盖22、出料口23、支撑杆24、筛网25、机架3、导电滑环4、导线41、加热管5、隔板6、细炒介质7、沙子挡片8、导沙板81、平衡杆82、限位块83、套环8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各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青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滚筒、驱动机构和加热装置;所述滚筒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所述外圈层和内圈层围合形成加热腔,内圈层内为混炒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和细炒介质;所述内圈层为筛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轴,滚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细炒介质随滚筒转动穿过筛网的网孔进入混炒腔,并与混炒腔内青稞接触;所述加热装置与加热管连接,加热管加热细炒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青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滚筒、驱动机构和加热装置;所述滚筒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所述外圈层和内圈层围合形成加热腔,内圈层内为混炒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和细炒介质;所述内圈层为筛网;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轴,滚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细炒介质随滚筒转动穿过筛网的网孔进入混炒腔,并与混炒腔内青稞接触;所述加热装置与加热管连接,加热管加热细炒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炒青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设于滚筒出口端的驱动轴上,导电滑环通过导线与加热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炒青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安装轴承,所述安装轴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安装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炒青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设有变速箱,所述电机与变速箱一端连接,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让当周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雍驰民族用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