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37040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包括独立存在的液体制剂和粉剂;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脯氨酸、助壮素、氯化胆碱、水杨酸、甜菜碱、赤霉素、谷氨酸钠和芸苔素;所述粉剂包括以下组分:甘草酸二钾、葡萄糖酸锌、维生素C、BHT、脱落酸、无水硫酸锌、无水硫酸铁、无水硫酸锰、无水硫酸钼和无水磷酸二氢钾;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能够显著预防或减轻由高温引起减产;在没有发生高温时,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采用液体制剂+粉剂配套组合的形式,能够使调理剂产品的效能发挥更充分,应用效果更显著且稳定,有效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水稻生产过程中高低温、寡照等逆境气候的频繁出现,对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而水稻产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养殖业发展和国计民生。因此,提高水稻耐高温以及结实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最近几年恶劣天气(如高温、冷害等)成常态的情况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最显著,而高温对水稻中后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极大。水稻中后期高温危害通常是指水稻在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就会使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而败育产生空壳;水稻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热害,影响水稻花药开裂和花粉管伸长而导致形成的花不育,增加空秕粒,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结实而造成严重减产且品质显著下降不可恢复的灾害。目前,国内外对水稻中后期高温危害通常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存在的液体制剂和粉剂;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0~250g/L脯氨酸、21.5~53.75g/L助壮素、46.875~187.5g/L氯化胆碱、1.2~12g/L水杨酸、12~120g/L甜菜碱、11.25~33.75g/L赤霉素、56.25~112.5g/L谷氨酸钠和50~1000mg/L芸苔素;/n所述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甘草酸二钾4.9~9.8份、葡萄糖酸锌4.8~18.6份、维生素C 0.96~4.8份、BHT 0.96~4.8份、脱落酸0.8~4份、无水硫酸锌9.6~19.2份、无水硫酸铁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存在的液体制剂和粉剂;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50~250g/L脯氨酸、21.5~53.75g/L助壮素、46.875~187.5g/L氯化胆碱、1.2~12g/L水杨酸、12~120g/L甜菜碱、11.25~33.75g/L赤霉素、56.25~112.5g/L谷氨酸钠和50~1000mg/L芸苔素;
所述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甘草酸二钾4.9~9.8份、葡萄糖酸锌4.8~18.6份、维生素C0.96~4.8份、BHT0.96~4.8份、脱落酸0.8~4份、无水硫酸锌9.6~19.2份、无水硫酸铁4.8~9.6份、无水硫酸锰4.8~9.6份、无水硫酸钼0.96~4.8份和无水磷酸二氢钾0~4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制剂以无水乙醇和水为溶剂,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100~200g/L脯氨酸、30~40g/L助壮素、100~150g/L氯化胆碱、5~10g/L水杨酸、50~100g/L甜菜碱、20~30g/L赤霉素、60~80g/L谷氨酸钠和400~600mg/L芸苔素;
所述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甘草酸二钾6~8份、葡萄糖酸锌8~15份、维生素C2~3份、BHT2~3份、脱落酸2~3份、无水硫酸锌12~16份、无水硫酸铁6~8份、无水硫酸锰6~8份、无水硫酸钼2~3份和无水磷酸二氢钾5.0~40.0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耐高温增产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制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以水分别溶解脯氨酸和助壮素,分别获得浓度为0.8~1.2g/mL脯氨酸水溶液和浓度为0.8~1.2g/mL助壮素水溶液;
2)将谷氨酸钠溶解于上述脯氨酸水溶液中获得谷氨酸钠-脯氨酸水溶液;
3)将芸苔素与上述助壮素水溶液混合溶解获得芸苔素-助壮素水溶液;
4)以无水乙醇溶解赤霉素获得浓度为0.15~0.25g/mL的赤霉素乙醇溶液;
5)将水杨酸与上述赤霉素乙醇溶液混合于45~55℃溶解获得水杨酸-赤霉素乙醇溶液;
6)将所述水杨酸-赤霉素乙醇溶液与所述谷氨酸钠-脯氨酸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A;
7)将甜菜碱溶解于氯化胆碱获得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中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钱新民吴雪芬罗玉明刘京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