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预折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93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PC预折治具,其包括:测试箱及预折机构;预折机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预折机构包括有第一预折组件、第二预折组件及平移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组预折组件,两组预折组件可以独立控制,第二预折组件在平移气缸带动下靠近第一预折组件,缩短产品两端间距,使产品处于弯曲状态,预留产品预折后形变距离,以适应产品在预折过程中产品两端变短现象,防止产品预折时断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操作便捷,可以实现治具预折产品,产品预折效果一致,代替手工预折,保障产品品质,提升效率,具备量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PC预折治具
本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的制造
,特别是指一种FPC预折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超薄便捷化发展趋势,智能手机内部空间结构排列越来越紧凑,做为智能手机重要配件之一的柔性电路板FPC虽然是具备可挠性,但还没有柔软到可以完整地贴附在其他配件的3D结构上,如智能手机的主板和副板之间的FPC连接板,需要贴附在手机电池的上方或下方,为防止FPC拱起,需对FPC预折处理。原有产品预折方式是采用手工参照图纸或依产品标记线弯折产品,手工弯折产品位置不精确,各道弯折形状不一,操作存在不稳定因素,如人工操作不当,易将产品死折而损坏产品,而且手工预折效率低,耗废人力,不具备量产性,因此,急需开发产品预折治具来实现产品预折操作。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手工预折产品操作所导致的诸多缺失与不便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预折产品、保证产品品质,提高预折效率的FPC预折治具。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FPC预折治具,包括测试箱及预折机构;预折机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预折机构包括有第一预折组件、第二预折组件及平移气缸;第一预折组件包括有第一产品载具、第一顶升气缸、第一顶升芯子、第一下压气缸及第一下压芯子,第一产品载具架设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第一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朝向上设置,第一顶升芯子的底端连接在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顶端,第一顶升芯子的顶端贯穿活动套置在第一产品载具上、且位置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底面相对应,第一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上方,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下压芯子连接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且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位置上;第一顶升气缸带动第一顶升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一下压气缸带动第一下压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二预折组件包括有第二产品载具、第二顶升气缸、第二顶升芯子、第二下压气缸、第二下压芯子及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平行横向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下方、位于第一产品载具的右侧,第二产品载具架设在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上,使第二产品载具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第二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朝上设置,第二顶升芯子的底端连接在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顶端,第二顶升芯子的顶端贯穿活动套置在第二产品载具上、且位置与产品第二端的预折弯道底面相对应,第二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上方,第二下压芯子设置在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第二下压芯子与产品第二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位置上;第二顶升气缸带动第二顶升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二下压气缸带动第二下压芯子垂直上下运动;平移气缸横向设置在第一下气缸固定板的下方、位于第一顶升气缸靠近第二顶升气缸的一侧,平移气缸的活动杆末端连接在第二顶升气缸靠近第一顶升气缸的一侧,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沿直线导轨方向左右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一预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一支柱、第一下气缸固定板、第一上气缸固定板及第一芯子固定块;至少一根第一支柱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一下气缸固定板设置在第一支柱的底端,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倒置设置在第一下气缸固定板下方,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向上活动贯穿于第一下气缸固定板的上方,第一上气缸固定板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上方后侧上,第一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一上气缸固定板的前侧面上,第一芯子固定块设置在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进一步,所述第二预折组件还包括有至少一第二支柱、第二下气缸固定板、第二顶升芯子、第二上气缸固定板、第二芯子固定块;第二支柱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二下气缸固定板设置在第二支柱的底端,第二顶升气缸倒置设置在第二下气缸固定板下方,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向上活动贯穿于第二下气缸固定板的上方,第二上气缸固定板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上方后侧上,第二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二上气缸固定板的前侧面上,第二芯子固定块设置在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第二下压芯子设置在第二芯子固定块下方。进一步,所述预折机构还包括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下气缸固定板和第二下气缸固定板上,弹性部件主要起到缓冲作用,当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沿直线导轨方向靠向第一预折组件移动时,依靠弹性部件的弹性力确保平稳移动内缩。进一步,弹性部件为弹簧。进一步,所述预折机构还包括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位于第二产品载具的右侧,限位块主要起到限位作用,当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沿直线导轨方向背向第一产品载具移动到限位块处位置停止。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压芯子的下方开设有预折槽,所述第一下压芯子设置有芯子凸块,芯子凸块设置在第一下压芯子下方的预折槽内,芯子凸块的位置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第一下压芯子的下压时,其内的芯子凸块下表面覆盖按压住产品一端的预折弯道一侧,第二下压芯子与第一下压芯子相对应设置。使用时,将产品的两端分别定位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第二产品载具上后,第一下压芯子、第二下压芯子各自下压压住产品两端的预折弯道的一侧,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靠近第一预折组件,第一顶升芯子、第二顶升芯子各自顶升一预设高度、将产品两端的预折弯道另一侧顶升至第一下压芯子及第二下压芯子的上表面,顶升的预设高度依产品的预折弯道定,到预设时间后,第一顶升芯子、第二顶升芯子各自归位,第一下压芯子、第二下压芯子各自归位,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归位,取出产品,至此,完成一产品的预折操作。本技术FPC预折治具的工作原理:产品定位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及第二产品载具后,第一下压芯子下压,其内的芯子凸块下表面覆盖按压住产品一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第一顶升芯子顶升一预设高度、将产品一端的预折弯道底面顶升至第一下压芯子下方预折槽的上表面,到预设时间后,第一下压芯子、第一顶升芯子各自归位,取出产品,FPC产品本身有一柔性,预折后产品反弹,达到预折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采用两组预折组件,两组预折组件可以独立控制,第二预折组件在平移气缸带动下靠近第一预折组件,缩短产品两端间距,使产品处于弯曲状态,预留产品预折后形变距离,以适应产品在预折过程中产品两端变短现象,防止产品预折时断裂,第二预折组件在平移气缸带动下远离第一预折组件,以便于产品可平整地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第二产品载具上;以产品一端预折为例说明,芯子凸块下表面覆盖按压住产品一端的预折弯道一侧,第一顶升芯子顶升一预设高度、将产品一端的预折弯道另一侧顶升至第一下压芯子下方预折槽的上表面,第一顶升芯子顶升高度可控,第一下压芯子、第一顶升芯子分别设置在产品的预折弯道的两侧且相距一定间距,相互配合完成产品预折,预折后产品反弹,可以达到预折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操作便捷;本技术可以实现治具预折产品,产品预折效果一致,代替手工预折,保障产品品质,提升效率,具备量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FPC预折治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PC预折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箱及预折机构;预折机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预折机构包括有第一预折组件、第二预折组件及平移气缸;/n第一预折组件包括有第一产品载具、第一顶升气缸、第一顶升芯子、第一下压气缸、及第一下压芯子,第一产品载具架设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第一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朝向上设置,第一顶升芯子的底端连接在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顶端,第一顶升芯子的顶端贯穿活动套置在第一产品载具上、且位置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底面相对应,第一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上方,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下压芯子连接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且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位置上;第一顶升气缸带动第一顶升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一下压气缸带动第一下压芯子垂直上下运动;/n第二预折组件包括有第二产品载具、第二顶升气缸、第二顶升芯子、第二下压气缸、第二下压芯子及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平行横向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下方、位于第一产品载具的右侧,第二产品载具架设在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上,使第二产品载具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第二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朝上设置,第二顶升芯子的底端连接在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顶端,第二顶升芯子的顶端贯穿活动套置在第二产品载具上、且位置与产品第二端的预折弯道底面相对应,第二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上方,第二下压芯子设置在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第二下压芯子与产品第二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位置上;第二顶升气缸带动第二顶升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二下压气缸带动第二下压芯子垂直上下运动;/n平移气缸横向设置在第一下气缸固定板的下方、位于第一顶升气缸靠近第二顶升气缸的一侧,平移气缸的活动杆底端连接在第二顶升气缸靠近第一顶升气缸的一侧,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沿直线导轨方向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预折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箱及预折机构;预折机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预折机构包括有第一预折组件、第二预折组件及平移气缸;
第一预折组件包括有第一产品载具、第一顶升气缸、第一顶升芯子、第一下压气缸、及第一下压芯子,第一产品载具架设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第一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朝向上设置,第一顶升芯子的底端连接在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动杆顶端,第一顶升芯子的顶端贯穿活动套置在第一产品载具上、且位置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底面相对应,第一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一产品载具的上方,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朝下设置,所述第一下压芯子连接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且与产品第一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位置上;第一顶升气缸带动第一顶升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一下压气缸带动第一下压芯子垂直上下运动;
第二预折组件包括有第二产品载具、第二顶升气缸、第二顶升芯子、第二下压气缸、第二下压芯子及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平行横向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下方、位于第一产品载具的右侧,第二产品载具架设在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上,使第二产品载具可左右移动的设置在测试箱的工作台上,第二顶升气缸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下方,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朝上设置,第二顶升芯子的底端连接在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动杆顶端,第二顶升芯子的顶端贯穿活动套置在第二产品载具上、且位置与产品第二端的预折弯道底面相对应,第二下压气缸设置在第二产品载具的上方,第二下压芯子设置在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动杆底端,第二下压芯子与产品第二端的预折弯道顶面相对应位置上;第二顶升气缸带动第二顶升芯子垂直上下运动,第二下压气缸带动第二下压芯子垂直上下运动;
平移气缸横向设置在第一下气缸固定板的下方、位于第一顶升气缸靠近第二顶升气缸的一侧,平移气缸的活动杆底端连接在第二顶升气缸靠近第一顶升气缸的一侧,平移气缸带动第二预折组件沿直线导轨方向左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PC预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克兵赵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