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93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属于智能感应灯技术领域,壳体的下端设有内腔,内腔的内壁开有对称的卡槽,卡槽内接触连接有卡块,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开有固定孔,壳体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底盖,底盖的下端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上端固定套接有散热片,收纳槽的上端密封套接有左橡胶套和右橡胶套,底盖的上端开有对称的连接孔,连接孔的上端连通有固定孔,它设置的散热片、左通孔和右通孔使得底盖具有导热散热的功能,提高了驱动电源的散热效率,而且设置的收纳槽便于收纳多余的连接导线,提高了外部美观,并且设置的卡杆和卡块具有预固定的作用,便于驱动电源的组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智能感应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感应灯是一种通过感应模块自动控制光源点亮的一种新型智能照明产品。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感应灯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微波智能感应灯,但其驱动电源在组装时较为费时费事,造成安装效率的降低,并且现有的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大都散热效果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驱动电源内部部件产生高温无法快速散去,使得部件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作业,可能会造成损坏,大大的缩短了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它设置的散热片、左通孔和右通孔使得底盖具有导热散热的功能,提高了驱动电源的散热效率,而且设置的收纳槽便于收纳多余的连接导线,提高了外部美观,并且设置的卡杆和卡块具有预固定的作用,便于驱动电源的组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开有对称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内腔(11),所述内腔(11)的内壁开有对称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接触连接有卡块(51),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开有固定孔(13),所述壳体(1)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底盖(2),所述底盖(2)的下端设有收纳槽(21),所述收纳槽(21)的上端固定套接有散热片(24),所述收纳槽(21)的上端密封套接有左橡胶套(3)和右橡胶套(4),所述底盖(2)的上端开有对称的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的上端连通有固定孔(13),所述底盖(2)的下端开有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内腔(11),所述内腔(11)的内壁开有对称的卡槽(14),所述卡槽(14)内接触连接有卡块(51),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开有固定孔(13),所述壳体(1)的下端接触连接有底盖(2),所述底盖(2)的下端设有收纳槽(21),所述收纳槽(21)的上端固定套接有散热片(24),所述收纳槽(21)的上端密封套接有左橡胶套(3)和右橡胶套(4),所述底盖(2)的上端开有对称的连接孔(25),所述连接孔(25)的上端连通有固定孔(13),所述底盖(2)的下端开有对称的安装孔(26),所述安装孔(26)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底盖(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卡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态智能感应灯的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21)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彤张俊岭张勇张涵邱政瑀段欣海李雨泽林森张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派百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