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倒F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8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倒F天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天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参考地,其中天线本体具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边平行于参考地,第二边和第三边分别呈不同的抛物线形。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倒F天线的整体结构以实现带宽的大幅度提升,经实测表明通过本技术方案得到的新型倒F天线较之传统倒F天线带宽可增加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倒F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倒F天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倒F天线形状类似镜像的F形,包括参考地、接地支路、馈电支路、短路支路和开路支路,各组成部分结构均是走线型的。该种倒F天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直接刻蚀于PCB基板上,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现有的倒F型天线,均属于谐振天线,其带宽较窄,通常仅有5%左右,这是限制倒F天线应用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目前于应用层面亟待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倒F天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新型倒F天线,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天线本体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参考地;该种天线本体具体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一开路端、一短路端和一馈电端,开路端、短路端和馈电端为一整体;馈电端包含一馈点,馈点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一外部的射频模块;开路端包含一开路端点;短路端包含一短路端点;第一支路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第一边连接开路端点和短路端点,第二边连接开路端点和馈点,第三边连接短路端点和馈点;第一边平行于参考地;第二边呈第一抛物线形,馈点为第一抛物线的顶点;第三边呈第二抛物线形,馈点为第二抛物线的顶点;第一抛物线与第二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反;第二支路,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第一支路的短路端,第二支路的另一端连接参考地;第二支路垂直于第一边。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中以馈点为原点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垂直于第一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X轴;则第一抛物线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Y=0.2X2其中:X为第二边上任意一点至Y轴的距离;Y为第二边上任意一点至X轴的距离。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中以馈点为原点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垂直于第一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X轴;则第二抛物线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Y=005X2其中:X为第三边上任意一点至Y轴的距离;Y为第三边上任意一点至X轴的距离。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中馈点通过一铜柱线连接一外部的射频模块;铜柱线包括一外层和一内芯,外层连接参考地,内芯的一端连接第一支路,内芯的另一端连接射频模块。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中第一边的长度为60mm。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阻抗值为50ohm。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中心频点为490Mhz。优选的,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理论带宽为32Mhz。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倒F天线的整体结构以实现带宽的大幅度提升,经实测表明通过本技术方案得到的新型倒F天线较之传统倒F天线带宽可增加3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倒F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倒F天线中,第二边的函数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倒F天线中,第三边的函数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倒F天线中,具体实施例中传统倒F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倒F天线中,具体实施例中传统倒F天线的仿真数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倒F天线中,具体实施例中新型倒F天线的仿真数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倒F天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新型倒F天线,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设置在基板1上的天线本体2和设置在基板1上的参考地3;该种天线本体2具体包括:第一支路21,第一支路21包括一开路端211、一短路端212和一馈电端213,开路端211、短路端212和馈电端213为一整体;馈电端213包含一馈点c,馈点c通过一连接件4连接一外部的射频模块5;开路端211包含一开路端点a;短路端212包含一短路端点b;第一支路21包括第一边2101、第二边2102和第三边2103,第一边2101连接开路端点a和短路端点b,第二边2102连接开路端点a和馈点c,第三边2103连接短路端点b和馈点c;第一边2101平行于参考地;第二边2102呈第一抛物线形,馈点c为第一抛物线的顶点;第三边2103呈第二抛物线形,馈点c为第二抛物线的顶点;第一抛物线与第二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反;第二支路22,第二支路22的一端连接第一支路21的短路端212,第二支路22的另一端连接参考地3;第二支路22垂直于第一边210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种新型倒F天线通过刻蚀的方法设置于PCB基板上,其中天线本体包括开路端211、短路端212和馈电端213,且开路端211、短路端212和馈电端213被整合为一整体,第二支路22为天线本体的接地支路,一端连接短路端212,另一端连接参考地3。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本新型倒F天线将传统倒F天线的垂直走线型设计修改为渐变传输线的形式:根据缩尺原理可知,若将天线的所有尺寸都与波长按比例变化,则天线的工作特性将保持不变,利用缩尺原理可制作方向图和阻抗特性均不随频率而改变的非频变天线,非频变天线通常尺寸无限大,但对非频变天线进行截断可以扩展天线带宽,基于上述原理,将能够有效扩展阻抗的频率响应的渐变传输线应用于倒F天线上,将传统倒F天线中的馈点支路和开路支路进行渐变修改为抛物线样式,能够有效增加天线的带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新型倒F天线,如图2所示,其中以馈点c为原点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垂直于第一边210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X轴;则第一抛物线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Y=0.2X2其中:X为第二边2102上任意一点至Y轴的距离;Y为第二边2102上任意一点至X轴的距离。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第二边2102所对应的第一抛物线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Y=0.2X2第二边2102所对应的是天线本体2的开路端211,经过多次试验认为,将开路端211对应的第一抛物线的系数设定为0.2为一最优解。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新型倒F天线,其中以馈点c为原点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倒F天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天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参考地;/n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具体包括:/n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一开路端、一短路端和一馈电端,所述开路端、所述短路端和所述馈电端为一整体;/n所述馈电端包含一馈点,所述馈点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一外部的射频模块;/n所述开路端包含一开路端点;/n所述短路端包含一短路端点;/n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连接所述开路端点和所述短路端点,所述第二边连接所述开路端点和所述馈点,所述第三边连接所述短路端点和所述馈点;/n所述第一边平行于所述参考地;/n所述第二边呈第一抛物线形,所述馈点为所述第一抛物线的顶点;/n所述第三边呈第二抛物线形,所述馈点为所述第二抛物线的顶点;/n所述第一抛物线与所述第二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反;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短路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参考地;所述第二支路垂直于所述第一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倒F天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天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参考地;
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具体包括:
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一开路端、一短路端和一馈电端,所述开路端、所述短路端和所述馈电端为一整体;
所述馈电端包含一馈点,所述馈点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一外部的射频模块;
所述开路端包含一开路端点;
所述短路端包含一短路端点;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连接所述开路端点和所述短路端点,所述第二边连接所述开路端点和所述馈点,所述第三边连接所述短路端点和所述馈点;
所述第一边平行于所述参考地;
所述第二边呈第一抛物线形,所述馈点为所述第一抛物线的顶点;
所述第三边呈第二抛物线形,所述馈点为所述第二抛物线的顶点;
所述第一抛物线与所述第二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反;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短路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参考地;所述第二支路垂直于所述第一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倒F天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馈点为原点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边,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垂直于所述X轴;
则所述第一抛物线满足如下函数关系式:
Y=0.2X2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捷肖潇于义广蒋叶娣郝雄王庆春常亮刘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