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相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相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换相开关是单用户用电,其将三相电随机按规则切换一相和零线配合成单相用电,这种方式只适用单用户,简言之就是三相进,单相出。而且其在取电的时候,容易引起两相同时取电,造成短路,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相开关,三相进,三相出,配合零线共同组成多用户用电,又采用机械互锁结构,有效防止两相同时取电的情况,防止短路,增加保护功能,且能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调整取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开设有进线端和出线端,所述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开设有三个三相电接线孔,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相模块、第二相模块和第三相模块,所述第一相模块、第二相模块和第三相模块分别包括电路板和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所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分别包括底座、上盖、进线接触片、出线接触片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固定在上盖上,所述继电器的两个通电引脚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两侧开设有进线端(2)和出线端(3),所述进线端(2)和出线端(3)分别开设有三个三相电接线孔(4),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开关本体(5),所述开关本体(5)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相模块(6)、第二相模块(7)和第三相模块(8),所述第一相模块(6)、第二相模块(7)和第三相模块(8)分别包括电路板(12)和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9)、第二单元(10)和第三单元(11),所述第一单元(9)、第二单元(10)和第三单元(11)分别包括底座(13)、上盖(14)、进线接触片(15)、出线接触片(16)和继电器(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两侧开设有进线端(2)和出线端(3),所述进线端(2)和出线端(3)分别开设有三个三相电接线孔(4),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开关本体(5),所述开关本体(5)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相模块(6)、第二相模块(7)和第三相模块(8),所述第一相模块(6)、第二相模块(7)和第三相模块(8)分别包括电路板(12)和三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单元(9)、第二单元(10)和第三单元(11),所述第一单元(9)、第二单元(10)和第三单元(11)分别包括底座(13)、上盖(14)、进线接触片(15)、出线接触片(16)和继电器(17),所述继电器(17)固定在上盖(14)上,所述继电器(17)的两个通电引脚(18)和电路板(12)线路相连,所述继电器(17)上下两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9),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9)上活动卡接有开关件(20),所述开关件(20)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21),所述第一卡槽(21)和第一固定块(19)活动相连,所述开关件(20)正面开设有第一卡块(22),所述进线接触片(15)底部固定弹簧接触片(23),所述弹簧接触片(23)前端卡接有第二固定块(24),所述第二固定块(24)上部开设有第三固定块(25)和第二卡槽(26),所述第二卡槽(26)内卡接有第一卡块(22),所述弹簧接触片(23)前端底部和出线接触片(16)后端上部开设有相对应的触点(27),所述底座(13)上卡接有机械互锁结构,所述机械互锁结构包括固定盒(28),所述固定盒(28)通过第一转轴(29)固定有第一互锁块(30),所述第一转轴(29)两边的固定盒(28)上分别通过第二转轴(31)、第三转轴(32)分别固定有第二互锁块(33)和第三互锁块(34),所述第一互锁块(30)、第二互锁块(33)和第三互锁块(34)两端分别开设有互锁角(35),所述第一互锁块(30)两端的互锁角(35)位于第一单元(9)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郭竣,潘环吉,孙忠利,刘剑,周鳌,张艳辉,陈丹军,施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全盛壳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