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柳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69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包括:固定扣、遮风板、金属防尘网;所述壳底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扣,且壳底与固定扣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遮风板分别设置在壳盖内的前后两侧,且遮风板与壳盖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壳盖内的上方,且挡板与壳盖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涡轮风扇设置在壳盖内的上方,且涡轮风扇与壳盖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金属防尘网设置在壳盖的内侧,且金属防尘网与壳盖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排热定向性强,散热指向性高,方便装卸以及减少灰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
技术介绍
计算机供电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是将生活用电转化为计算机所需的电压的一种硬件设备,由于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计算机供电电源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旦温度提升过高,会造成电源内部元器件的损坏,因此对计算机供电电源壳体的散热要求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常见的计算机供电电源壳体还存在散热功能不完善,使用风扇向壳体内部吹气的方式对壳体内的元器件及线路进行降温,其排热定向性较差,热气无法直接排出到壳体外部,同时吹气的同时将大量的灰尘吹入壳体内部,造成灰尘堆积的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计算机供电电源壳体还存在散热功能不完善,使用风扇向壳体内部吹气的方式对壳体内的元器件及线路进行降温,其排热定向性较差,热气无法直接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包括:壳底(1)、固定扣(2)、电路固定板(3)、壳盖(4)、固定板(5)、出线口(6)、橡胶塞(7)、电源孔(8)、进气孔(9)、排风口(10)、遮风板(11)、挡板(12)、涡轮风扇(13)、金属防尘网(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扣(2),且壳底(1)与固定扣(2)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路固定板(3)设置在壳底(1)左侧的下方,且电路固定板(3)与壳底(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壳盖(4)设置在壳底(1)的左侧,且壳盖(4)与壳底(1)之间通过固定扣(2)卡接;所述固定板(5)分别位于壳盖(4)右侧的上下两端,且固定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供电电源散热壳体,包括:壳底(1)、固定扣(2)、电路固定板(3)、壳盖(4)、固定板(5)、出线口(6)、橡胶塞(7)、电源孔(8)、进气孔(9)、排风口(10)、遮风板(11)、挡板(12)、涡轮风扇(13)、金属防尘网(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扣(2),且壳底(1)与固定扣(2)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路固定板(3)设置在壳底(1)左侧的下方,且电路固定板(3)与壳底(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壳盖(4)设置在壳底(1)的左侧,且壳盖(4)与壳底(1)之间通过固定扣(2)卡接;所述固定板(5)分别位于壳盖(4)右侧的上下两端,且固定板(5)与壳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线口(6)位于壳盖(4)左侧的中间,且出线口(6)与壳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橡胶塞(7)设置在出线口(6)的内侧,其橡胶塞(7)与出线口(6)之间卡接;所述电源孔(8)位于壳盖(4)前侧的下方,且电源孔(8)与壳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气孔(9)分别位于壳盖(4)前后两侧的下方,且进气孔(9)与壳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风口(10)位于壳盖(4)前侧的1上方,且排风口(10)与壳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遮风板(11)分别设置在壳盖(4)内的前后两侧,且遮风板(11)与壳盖(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挡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柳
申请(专利权)人:胡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