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666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包括一根内管,内管内部前端用于安装摄像头,内管前端装有耐高温玻璃,摄像头的连接线从内管后端伸出,所述内管外套有一中间管,中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中间管外套有一外管,外管两端均封闭,内管与中间管之间、中间管与外管之间均设有支撑架,中间管内腔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管内腔联通,中间管和外管的侧壁各设有一根与内腔联通的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作为进水管,另一根支管作为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温炉普通摄像头进行内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电解
,具体是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铜精矿的熔炼中,有一种工艺采用澳斯麦特炉进行熔炼。它是一个直径4~6米用40mm特殊钢板制作的圆筒,高度一般15~19米,内壁砌筑400mm的耐火砖。顶部用盖板密封,留有500×500mm加料孔,底部砌砖密封,底部侧边开有φ100mm放料孔。一般一个生产炉期超过一年。在生产过程中,耐火砖可能因为结焦撞击、受热不均等原因会垮落。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检查炉内耐火砖垮落情况。从加料口直接观察范围有限,需要从加料口等位置将摄像头伸入炉内进行内窥。但生产时炉内充满超过1000℃高温烟气,极易烧坏摄像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产时炉内充满超过1000℃高温烟气,极易烧坏摄像头的问题,提供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包括一根内管,内管内部前端用于安装摄像头,内管前端装有耐高温玻璃,摄像头的连接线从内管后端伸出,所述内管外套有一中间管,中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中间管外套有一外管,外管两端均封闭,内管与中间管之间、中间管与外管之间均设有支撑架,中间管内腔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管内腔联通,中间管和外管的侧壁各设有一根与内腔联通的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作为进水管,另一根支管作为出水管。本技术所述内管、中间管及外管均由两段管道连接组成,两段管道之间设有一定夹角,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两段管道中的前端管道内。本技术所述夹角为90°~120°。本技术所述前端管道长度为200~400c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从两根支管向中间管和外管内注入冷却水,对摄像头起到持续冷却的作用,摄像头将拍摄的画面通过数据线向外输出,可保证摄像头不被高温烧坏,通过旋转内管和控制伸入炉内的长度实现观测可覆盖炉内大范围的耐火砖。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较好地解决了目前澳斯麦特炉炉内环境恶劣,充满高温烟气,无法用摄像头进行直接内窥问题,实现了高温炉普通摄像头进行内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图中:1-耐高温玻璃,2-摄像头,3-中间管,4-外管,5-冷却水出口,6-冷却水进口,7-内管,8-连接线,9-开口,10-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实施例包括一根2米长、φ34×2mm的内管7,内管7内部前端用于安装摄像头2,内管7前端装有耐高温玻璃1,摄像头2的连接线8从内管7后端伸出,所述内管7外套有一2米长、φ48×2mm的中间管3,中间管3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9,中间管3外套有一2米长、φ63×2mm的外管4,外管4两端均封闭,内管7与中间管3之间、中间管3与外管4之间均设有支撑架10,中间管3内腔通过所述开口9与外管4内腔联通,中间管3的侧壁设有一根与内腔联通的支管作为冷却水进口6,外管4的侧壁设有一根与内腔联通的支管作为冷却水出口5。本实施例所述内管7、中间管3及外管4均由两段管道连接组成,两段管道之间设有100°夹角,所述摄像头2安装在两段管道中的前端管道内,所述前端管道长度为300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包括一根内管,内管内部前端用于安装摄像头,内管前端装有耐高温玻璃,摄像头的连接线从内管后端伸出,其特征是:所述内管外套有一中间管,中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中间管外套有一外管,外管两端均封闭,内管与中间管之间、中间管与外管之间均设有支撑架,中间管内腔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管内腔联通,中间管和外管的侧壁各设有一根与内腔联通的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作为进水管,另一根支管作为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体内窥摄像头保护装置,包括一根内管,内管内部前端用于安装摄像头,内管前端装有耐高温玻璃,摄像头的连接线从内管后端伸出,其特征是:所述内管外套有一中间管,中间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中间管外套有一外管,外管两端均封闭,内管与中间管之间、中间管与外管之间均设有支撑架,中间管内腔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管内腔联通,中间管和外管的侧壁各设有一根与内腔联通的支管,其中一根支管作为进水管,另一根支管作为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祎刘磊乐安胜彭明李胜柳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