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661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探测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气体探测装置包括气体传感器部分、控制器、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第一报警器以及锂电池,气体传感器部分包括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后台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计算机、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包括第四无线通信模块。各个气体探测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构成物联网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气体检测的全方位监控,提升气体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物联网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物联网用于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网络连接。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初步研发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但是,现有的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的检测可靠性较差,系统比较容易出现故障,比如内部的通信环节,只要系统出现任意一个故障,均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探测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所述气体探测装置包括气体传感器部分、控制器、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第一报警器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锂电池;所述气体传感器部分、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和第一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体传感器部分包括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后台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计算机、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监控计算机电连接;各气体探测装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第四无线通信模块均为WiFi无线通信模块。可选地,所述气体探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与不同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RS485通信接口、RS232通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和RJ45接口,所述RS485通信接口、RS232通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和RJ45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各个气体探测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构成物联网系统,各个气体探测装置用于对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气体数据输出给后台监控装置,后台监控装置实现所有的气体探测装置的监控,并将气体数据以及监控信息输出给移动终端,后台监控装置和移动终端均能够进行气体检测的监控,保证气体检测的全方位监控,提升气体检测的可靠性;气体探测装置中的气体传感器部分包括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检测,提升气体检测效率;气体探测装置中同时设置有北斗定位传感器和GPS定位传感器,能够提升定位精度,保证后台监控装置能够获取到各个气体探测装置的确切位置,提升监控可靠性;当某一个气体探测装置检测到的气体数据异常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报警器报警,并将报警信号输出给后台监控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中的第二报警器可以进行报警,使得后台监控人员实时获知到各个气体探测装置的气体检测状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的气体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气体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台监控装置和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以下简称为气体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探测装置100、后台监控装置200以及移动终端300。气体探测装置100的具体个数由实际情况,比如系统规格或者系统检测面积决定。各气体探测装置100用于设置在对应的气体检测位置,比如工厂的各个重要检测位置。气体探测装置100包括气体传感器部分、控制器1、北斗定位传感器2、GPS定位传感器3、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存储硬盘5、第一报警器6以及锂电池7。其中,如图2所示,气体传感器部分、北斗定位传感器2、GPS定位传感器3、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存储硬盘5和第一报警器6与控制器1电连接。气体传感器部分包括氨气传感器8、硫化氢传感器9、二氧化硫传感器10、一氧化碳传感器1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2。其中,控制器1可以为常规的控制芯片,比如单片机或者PLC。北斗定位传感器2用于实现北斗定位,可以为常规的北斗定位器件。GPS定位传感器3用于实现GPS定位,可以为常规的GPS定位器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用于与后台监控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用于接收后台监控装置200的控制信号以及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到后台监控装置200。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可以为常规的无线通信器件,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4为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5用于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可以为常规的存储硬盘设备。第一报警器6用于输出报警信号,可以为声光报警器。锂电池7用于为气体探测装置100中的各个用电器件进行供电,图2以供电连接控制器1为例。氨气传感器8用于实现氨气的检测,比如氨气浓度的检测;硫化氢传感器9用于实现硫化氢的检测,比如硫化氢浓度的检测;二氧化硫传感器10用于实现二氧化硫的检测,比如二氧化硫浓度的检测;一氧化碳传感器11用于实现一氧化碳的检测,比如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二氧化碳传感器12用于实现二氧化碳的检测,比如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氨气传感器8、硫化氢传感器9、二氧化硫传感器10、一氧化碳传感器1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2均为常规的传感器,本实施例中,氨气传感器8的型号可以为MIX8415,硫化氢传感器9的型号可以为MIX8416,二氧化硫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10SGA-400/700系列,一氧化碳传感器11的型号可以为SS2128,二氧化碳传感器12的型号可以为SprintIR6S。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气体探测装置100能够与不同的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连接,气体探测装置100还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分别是RS485通信接口18、RS232通信接口19、USB接口20、CAN总线接口21、LIN总线接口22和RJ45接口23,RS485通信接口18、RS232通信接口19、USB接口20、CAN总线接口21、LIN总线接口22和RJ45接口23与控制器1电连接。相应地,控制器1中就需要设置有对应的通信协议,分别是RS485通信协议、RS232通信协议、USB协议、CAN总线协议、LIN总线协议和RJ45协议。外部设备根据通信方式选择连接到对应的有线通信接口,比如:若外部设备为笔记本电脑,其具有RS485通信接口,则笔记本电脑与气体探测装置100的RS485通信接口18进行连接。另外,为了便于布置,气体探测装置100还可以设置有一个探测箱体,探测箱体内构成气体探测区域,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探测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以及移动终端;/n所述气体探测装置包括气体传感器部分、控制器、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第一报警器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锂电池;所述气体传感器部分、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和第一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n所述气体传感器部分包括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n所述后台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计算机、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监控计算机电连接;/n各气体探测装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n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四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气体探测装置、后台监控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气体探测装置包括气体传感器部分、控制器、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第一报警器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锂电池;所述气体传感器部分、北斗定位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和第一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气体传感器部分包括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所述后台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计算机、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报警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监控计算机电连接;
各气体探测装置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凯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