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647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散放于地面的方式进行散热,容易造成人员烫伤,或/和产品被污染后影响其性能;或/和振打、搅拌后产生大量粉尘,引起产品损失且污染空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通风橱,设置在通风橱内的冷却盒;所述通风橱上设置有进料通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料通孔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冷却盒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管与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盒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氧化锌晶须密封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
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用于氧化锌晶须密封冷却,属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外观呈白色疏松状粉体,微观为三维四针状立体结构,即晶须有一核心,从核心径向方向伸展出四根针状晶体,每根针状体均为单晶体微纤维,任两根针状体的夹角为109°。晶须的中心体直径0.7~1.4μm,针状体根部直径0.5~14μm,针状体长度为3~200μm,电子衍射图像显示晶须具有位错小、晶格缺陷少的单晶性;原子吸收光谱显示晶须杂质含量少,氧化锌含量为99.95%,因此T-ZnOw近似于单晶。它是迄今所有晶须中唯一具有空间立体结构的晶须,因其独特的立体四针状三维结构,很容易实现在基体材料中的均匀分布,从而各向同性地改善材料的物理性能,同时赋予材料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它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如耐磨、增强、减振、防滑、降噪、吸波、抗老化、抗静电、抗菌等性能。氧化锌晶须生产出料温度较高(1000-1400℃),通过散放于地面进行散热,具有一定的烫伤危险性且易被空气中的杂质粉尘污染或造成厂房内粉尘含量超标。氧化锌晶须的四针状立体结构决定它的轻质特性,如果通过振打或搅动进行散热,将使其产生大量粉尘,引起产品损失。专利02113881.8中,采用氮气为主的运动气体将氧化锌晶须气体运送至反应器以外,经冷却、分离后获得氧化锌晶须产品。但并未提及怎样冷却产品,而且其它文献中也未公开相应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散放于地面的方式进行散热,容易造成人员烫伤,或/和产品被污染后影响其性能;或/和振打、搅拌后产生大量粉尘,引起产品损失且污染空气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包括通风橱,设置在通风橱内的冷却盒;所述通风橱上设置有进料通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料通孔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冷却盒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管与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冷却盒上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所述冷却盒为球型状的,通风橱上设置有滑动机构,冷却盒与滑动机构滑动配合;进风口设置在通风橱下部的侧边,位于冷却盒的一侧,进风口的出风风力作用在冷却盒上;进料管与进料口旋转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通风橱开门一侧的相对侧上设置的一支撑杆,与通风橱相连的相对端,支撑杆上设置有与冷却盒相滑动配合的圆环。进一步,所述圆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冷却盒滑动配合的滚珠。进一步,所述圆环上部的冷却盒上,设置有多片散热翅片,两两散热翅片之间有间隙。进一步,在出风口端,冷却盒上的两两散热翅片之间还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在出风口端,冷却盒内设置有传热不锈钢管。进一步,所述圆环下部的冷却盒上,设置有两对“八”字型散热翅片,两对“八”字型散热翅片相对设置。进一步,所述通风橱采用不镀锌碳钢材质或SUS304不锈钢材质;进风口为开孔式的进风口或花板式进风口;冷却盒为SUS321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通过在通风橱内设置冷却盒的方式进行氧化锌晶须的冷却,有效避免人员接触烫伤、产品不会被污染,且冷却的过程中不是通过散放于地面的方式进行散热,也不会污染空气;二、本技术的冷却盒为球型状的,同时与滑动机构滑动配合,通过风力对侧面的作用力,可使冷却盒旋转,即冷却盒分别相对于圆环和进料管旋转,目的是为了使冷却盒冷却均匀,防止一侧快速冷却,同时冷却盒旋转能将冷却盒上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从而加块冷却速度;三、本技术中设置的滑动机构简单,有减小制作成本;四、本技术中的滑动机构中设置有与冷却盒滑动配合的滚珠,是为了能在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冷却盒的旋转;五、本技术中的圆环上部的冷却盒上,设置有多片散热翅片,目的是为了将高温进入冷却盒的进料的热量快速分散,即实现冷却盒内的进料的快速冷却;六、本技术中的出风口端,冷却盒上的两两散热翅片之间还设置有散热翅片,冷却盒内设置有传热不锈钢管,目的都是为了将进料口处的高温快速扩散;七、本技术中的设置两对“八”字型散热翅片,目的是为了增加进风口风力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冷却盒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散放于地面的方式进行散热,容易造成人员烫伤,或/和产品被污染后影响其性能;或/和振打、搅拌后产生大量粉尘,引起产品损失且污染空气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包括通风橱1,设置在通风橱1内的冷却盒2;所述通风橱1上设置有进料通孔3、进风口4和出风口5,进料通孔3上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冷却盒2上设置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进料管6与进料口7相连接;所述冷却盒2上设置有散热翅片9。具体实现方式:关闭出料口,生产的氧化锌晶须通过进料管进入冷却盒2内,通过散热翅片9快速将冷却盒2内的热量通过出风口带出,其中出风口可为一个或多个孔,并通过进风口4进一步通过进风口进风进行散热,将冷却盒与外界隔离散热,有效避免人员接触烫伤、产品不会被污染,且冷却的过程中不是通过散放于地面的方式进行散热,也不会污染空气。实施例2为了加速冷却盒散热,以及冷却盒能均匀冷却;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冷却盒2为球型状的,通风橱1上设置有滑动机构,冷却盒2与滑动机构滑动配合;进风口4设置在通风橱1下部的侧边,位于冷却盒2的一侧,进风口4的出风风力作用在冷却盒2上;进料管6与进料口7旋转相连接(密封旋转连接,为现有的旋转结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通风橱1开门一侧的相对侧上设置的一支撑杆10,与通风橱1相连的相对端,支撑杆10上设置有与冷却盒2相滑动配合的圆环11。具体实现方式为:由于进风口4的风力(由风力可根据冷却盒的重量以及旋转的摩擦力,以及冷却盒的最终承重量确定;当然也可提前通过测试试验获得)作用在圆环下部对应一侧的冷却盒2上,使得冷却盒2在圆环上旋转,冷却盒与进料口也同时旋转,其中,进料口最好设置在冷却盒中心纵轴上,如图1所示。实施例3为了使冷却盒与圆环11的摩擦力小,即能轻松旋转;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圆环1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设置有与冷却盒2滑动配合的滚珠13。实施例4为了将高温进入冷却盒的进料的热量快速分散,即实现冷却盒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橱(1),设置在通风橱(1)内的冷却盒(2);/n所述通风橱(1)上设置有进料通孔(3)、进风口(4)和出风口(5),进料通孔(3)上设置有进料管(6);/n所述冷却盒(2)上设置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进料管(6)与进料口(7)相连接;/n所述冷却盒(2)上设置有散热翅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橱(1),设置在通风橱(1)内的冷却盒(2);
所述通风橱(1)上设置有进料通孔(3)、进风口(4)和出风口(5),进料通孔(3)上设置有进料管(6);
所述冷却盒(2)上设置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8),进料管(6)与进料口(7)相连接;
所述冷却盒(2)上设置有散热翅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2)为球型状的,通风橱(1)上设置有滑动机构,冷却盒(2)与滑动机构滑动配合;进风口(4)设置在通风橱(1)下部的侧边,位于冷却盒(2)的一侧,进风口(4)的出风风力作用在冷却盒(2)上;进料管(6)与进料口(7)旋转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通风橱(1)开门一侧的相对侧上设置的一支撑杆(10),与通风橱(1)相连的相对端,支撑杆(10)上设置有与冷却盒(2)相滑动配合的圆环(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氧化锌晶须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清泉严开祥何秀琼牛莉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佑晶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