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扇叶制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41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扇叶制冷风扇,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空气压缩机、涡流管、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送风口和排风口。通过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加压至一定的压力送入涡流管,在涡流管内经过旋转、换热,热端置换出热风,冷端置换出冷风。在冷热端的出口上设置三通管,三通管的出口分别设置电动风阀,根据房间冷暖需求,通过各个电动风阀开、关控制,向室内送冷风或热风。送风经过送风风盘送至室内,排风经过集中风管至室外。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占用建筑空间少,安装方便,使用灵活,节约能量,满足对制冷、制热要求不高的建筑功能房间的制冷制热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扇叶制冷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扇叶制冷风扇,主要涉及制冷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地区气候特点呈现出冷热多变,夏季高温极端天气不断增多、冬季低温极端天气不断出现的特点。为了保证工作、学习的效率,以及人们的舒适性,对于人数波动大、使用时间不规律的场所,如教室、会议室等场所,往往采取电扇增大空气气流速度,提高人们的夏季舒适度,但对于冬季防寒、抗冻没有有效的措施。尽管电扇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舒适度要求,但是随着夏季高温极端天气的增多,通过电扇保证人们的舒适度越来越显的捉襟见肘了。为了改变现有建筑制冷、制热状态,往往会采取安装空调设备来营造舒适的房间温度。但是随之而来的是:1.空调设备的投资成本高,使用率低。比如对于教室、部分会议室等;2.空调设备室外机无处安置,影响建筑外立面;3.空调设备带来建筑能耗的增加,提高建筑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无扇叶制冷风扇,结构紧凑、合理,占用建筑空间少,安装方便,使用灵活,节约能量,满足对制冷、制热要求不高的建筑功能房间的制冷制热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空气压缩机、涡流管、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送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涡流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冷端排气口和热端排气口;所述第一三通管包括第三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二三通管包括第四进气口、第四排气口和第五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冷端排气口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设有第一电动风阀;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风阀;所述热端排气口与所述第四进气口连通,所述第四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连通,并且所述第四排气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设有第三电动风阀;所述第五排气口与所述排风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五排气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设有第四电动风阀。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基于涡流管将空气冷却和加热的原理,将空气分离为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从热端排气口排出,冷空气从冷端排气口排出;送风口连通至室内,排风口连通至室外;当需要向室内送冷风的时候,将第一电动风阀打开,第二电动风阀关闭,第三电动风阀关闭,第四电动风阀打开。进而使得涡流管产生的热风从排风口排出,涡流管产生的冷风从送风口排出。当需要向室内送热风的时候,将第一电动风阀关闭,第二电动风阀打开,第三电动风阀打开,第四电动风阀关闭。进而使得涡流管产生的冷风从排风口排出,涡流管产生的热风从送风口排出。整个过程通过涡流管制冷、制热,通过电动风阀控制房间所需要的送风类型,结构紧凑、合理,占用建筑空间少,安装方便,使用灵活,节约能量,满足对制冷、制热要求不高的建筑功能房间的制冷制热要求。优选地,所述送风口包括圆盘静压仓,所述圆盘静压仓的正面设有出口,所述圆盘静压仓的背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四排气口连通,通过圆盘静压仓可以使得送风口的气体均匀的排出。优选地,圆盘静压仓的出口处设有喷嘴,便于控制送风口的方向。优选地,所述喷嘴的根部与所述圆盘静压仓万向球头关节配合,便于改变喷嘴的方向。优选地,所述排风口包括排风总管,排风总管的一端设有排出口,所述排风总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五排气口连通,便于集中向室外排出空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气压缩机1、涡流管2、第一三通管3、第二三通管4、送风口5、排风口6、第一进气口7、第一排气口8、第二进气口9、冷端排气口10、热端排气口11、第三进气口12、第二排气口13、第三排气口14、第四进气口15、第四排气口16、第五排气口17、第一电动风阀18、第二电动风阀19、第三电动风阀20、第四电动风阀21、圆盘静压仓22、喷嘴23、排风总管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空气压缩机1、涡流管2、第一三通管3、第二三通管4、送风口5和排风口6。所述空气压缩机1包括第一进气口7和第一排气口8;所述涡流管2包括第二进气口9、冷端排气口10和热端排气口11。所述第一三通管3包括第三进气口12、第二排气口13和第三排气口14。所述第二三通管4包括第四进气口15、第四排气口16和第五排气口17。所述第一排气口8与所述第二进气口9连通。所述冷端排气口10与所述第三进气口12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13与所述送风口5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13与所述送风口5之间设有第一电动风阀18;所述第三排气口14与所述排风口6连通,并且所述第三排气口14与所述排风口6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风阀19。所述热端排气口11与所述第四进气口15连通,所述第四排气口16与所述送风口5连通,并且所述第四排气口16与所述送风口5之间设有第三电动风阀20;所述第五排气口17与所述排风口6连通,并且所述第五排气口17与所述排风口6之间设有第四电动风阀21。所述送风口5包括圆盘静压仓22,所述圆盘静压仓22的正面设有出口,所述圆盘静压仓22的背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口13、所述第四排气口16连通,通过圆盘静压仓22可以使得送风口5的气体均匀的排出。所述圆盘静压仓22的出口处设有喷嘴,便于控制送风口5的方向,所述喷嘴23的根部与所述圆盘静压仓22万向球头关节配合,便于改变喷嘴23的方向。所述排风口6包括排风总管24,排风总管24的一端设有排出口,所述排风总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气口14、所述第五排气口17连通,便于集中向室外排出空气。本方案基于涡流管2将空气冷却和加热的原理,将空气分离为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从热端排气口11排出,冷空气从冷端排气口10排出;送风口5连通至室内,排风口6连通至室外;当需要向室内送冷风的时候,将第一电动风阀18打开,第二电动风阀19关闭,第三电动风阀20关闭,第四电动风阀21打开。进而使得涡流管2产生的热风从排风口6排出,涡流管2产生的冷风从送风口5排出。当需要向室内送热风的时候,将第一电动风阀18关闭,第二电动风阀19打开,第三电动风阀20打开,第四电动风阀21关闭。进而使得涡流管2产生的冷风从排风口6排出,涡流管2产生的热风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扇叶制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涡流管(2)、第一三通管(3)、第二三通管(4)、送风口(5)和排风口(6);/n所述空气压缩机(1)包括第一进气口(7)和第一排气口(8);/n所述涡流管(2)包括第二进气口(9)、冷端排气口(10)和热端排气口(11);/n所述第一三通管(3)包括第三进气口(12)、第二排气口(13)和第三排气口(14);/n所述第二三通管(4)包括第四进气口(15)、第四排气口(16)和第五排气口(17);/n所述第一排气口(8)与所述第二进气口(9)连通;/n所述冷端排气口(10)与所述第三进气口(12)连通,/n所述第二排气口(13)与所述送风口(5)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13)与所述送风口(5)之间设有第一电动风阀(18);/n所述第三排气口(14)与所述排风口(6)连通,并且所述第三排气口(14)与所述排风口(6)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风阀(19);/n所述热端排气口(11)与所述第四进气口(15)连通,/n所述第四排气口(16)与所述送风口(5)连通,并且所述第四排气口(16)与所述送风口(5)之间设有第三电动风阀(20);/n所述第五排气口(17)与所述排风口(6)连通,并且所述第五排气口(17)与所述排风口(6)之间设有第四电动风阀(21)。/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扇叶制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1)、涡流管(2)、第一三通管(3)、第二三通管(4)、送风口(5)和排风口(6);
所述空气压缩机(1)包括第一进气口(7)和第一排气口(8);
所述涡流管(2)包括第二进气口(9)、冷端排气口(10)和热端排气口(11);
所述第一三通管(3)包括第三进气口(12)、第二排气口(13)和第三排气口(14);
所述第二三通管(4)包括第四进气口(15)、第四排气口(16)和第五排气口(17);
所述第一排气口(8)与所述第二进气口(9)连通;
所述冷端排气口(10)与所述第三进气口(12)连通,
所述第二排气口(13)与所述送风口(5)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排气口(13)与所述送风口(5)之间设有第一电动风阀(18);
所述第三排气口(14)与所述排风口(6)连通,并且所述第三排气口(14)与所述排风口(6)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风阀(19);
所述热端排气口(11)与所述第四进气口(15)连通,
所述第四排气口(16)与所述送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张波涛刘利利程龙飞郭远臣周廷强孙岩胡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