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404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取暖器,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发热单体;任一发热单体包括钢化玻璃和设置在钢化玻璃表面的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暖器,采用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作为发热体,具有通电速热的特性,相比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和碳纤维加热,既可提高升温速率,实现快速加热,还可增强耐高温能力,降低安全隐患;另外,将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设置在钢化玻璃表面,利用钢化玻璃具有高发射率和高蓄热能力的特性,与钢化玻璃一体可形成能够快速加热升温,具有高蓄热能力和高发射率的发热单体,利用该发热单体进行供热,可达到快速供热,且热量较高以及供热时间较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电取暖器的种类包括电热毯、石英管电暖器、暖风机、空调、电油汀。传热方式为:电热毯直接接触传导;石英管电暖器热辐射;暖风机暖风对流;空调暖风对流;电油汀缓慢的空气对流。现在的利用电能取暖的电暖气的耗电量偏大,且升温速度较慢,影响体验。现代生活中,电热取暖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等领域中。但现有取暖器大多数以电阻丝、碳纤维作为发热元件。以电阻丝作为发热元件存在很多弊端:电阻丝在外加交流电场时产生感抗,使一部分电能作为无功功率损耗掉;升降温慢,有发红、炽热现象产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电阻丝容易出现氧化、短路的现象,造成取暖器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暖器,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电热取暖器大多以电阻丝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发热单体;任一所述发热单体包括钢化玻璃和设置在所述钢化玻璃表面的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n所述钢化玻璃包括双层;所述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设置在双层钢化玻璃之间的间隙中,双层钢化玻璃的侧边沿周向设有一圈固定框架;/n还包括:底座;任一所述发热单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源接头,所述第一电源接头通过导线与所述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头相适配的第一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发热单体;任一所述发热单体包括钢化玻璃和设置在所述钢化玻璃表面的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
所述钢化玻璃包括双层;所述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设置在双层钢化玻璃之间的间隙中,双层钢化玻璃的侧边沿周向设有一圈固定框架;
还包括:底座;任一所述发热单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源接头,所述第一电源接头通过导线与所述碳纳米薄膜加热材料层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头相适配的第一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若干个所述发热单体的任一侧,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单体的固定框架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距,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发热单体的钢化玻璃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发热单体中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顶框、底框和两个边框,所述边框远离所述钢化玻璃一侧的厚度大于与所述钢化玻璃相接一侧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发热单体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柱,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鹏粟晓波邓瑱瑱官飞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乐家电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