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640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7
一种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热力管网连接分布式的建筑制冷站与集中式的城市制热站,将建筑制冷站冷水机组冷凝器产生的高温中介水通过热力管网输送至进入城市制热站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端,由蒸发器进行废热回收循环装置,将热泵内经过降温后的低温中介水输出至热力管网,由热力管网将低温中介水提供至建筑制冷站,以回收建筑制冷站制冷所产生的废热,将其提供至城市制热站热泵机组冷凝器端用于加热供热大网回水,并送入供水系统供城市的生活热水供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各用冷建筑的现有制冷站改动较小,只改动冷却水系统,并且能够直接利用城市现有热力管网输送中介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以较小工程量和投资额实现城市热能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夏季高温天气时,城市的制冷总需求非常大,电力瞬时供应不足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把夏季城市整体视为一个封闭的热力系统,所有的用电力或燃气驱动的制冷机本质上都不是“制造”冷量,而是把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对城市热力系统而言,反而白白增加了电力或者燃气部分所转化的热,最终所有的热都转移到建筑周边的环境中,也即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现有的区域集中供冷案例,主要应用于大学城、大型公建、各类园区等,以冷热联产和热电冷联产为主,主要缺点是因为冷水供回水温度很小导致的供冷面积和辐射半径有限、输送能耗过高等。实际应用中,常常因为系统调节能力差、实际负荷和设计负荷偏差较大,或者热电冷实际需求量与设计值的偏差较大等原因,导致运行调整困难,或供冷费用居高不下,阻碍了区域集中供冷的发展。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城市热网驱动的夏季供冷方式,依靠热电厂夏季较富裕的热能驱动建筑制冷站的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为建筑供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来废热回收模块(2),其设置在城市制热站(1)内,包括高温中介水入口(8)、低温中介水出口(7)以及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所述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连接在所述高温中介水入口(8)、低温中介水出口(7)之间,所述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吸收高温中介水入口(8)所输入的中介水中的热量,降低中介水的温度,所述低温中介水出口(7)排出降低温度后的中介水;/n建筑制冷站(22),其内部设置有低温中介水入口(13)、高温中介水出口(14)以及冷凝装置(15),所述冷凝装置(15)连接在所述低温中介水入口(13)和高温中介水出口(14)之间,所述冷凝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来废热回收模块(2),其设置在城市制热站(1)内,包括高温中介水入口(8)、低温中介水出口(7)以及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所述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连接在所述高温中介水入口(8)、低温中介水出口(7)之间,所述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吸收高温中介水入口(8)所输入的中介水中的热量,降低中介水的温度,所述低温中介水出口(7)排出降低温度后的中介水;
建筑制冷站(22),其内部设置有低温中介水入口(13)、高温中介水出口(14)以及冷凝装置(15),所述冷凝装置(15)连接在所述低温中介水入口(13)和高温中介水出口(14)之间,所述冷凝装置(15)将建筑制冷所产生的热量排放至低温中介水入口(13)所输入的中介水中,中介水温度升高,所述高温中介水出口(14)排出温度升高后的中介水;
热力管网,其包括中介水供水母管(9)和中介水回水母管(10),所述中介水供水母管(9)连接所述低温中介水出口(7)以及所述低温中介水入口(13),将低温中介水出口(7)所排出的降低温度后的中介水输送至各建筑制冷站(22);所述中介水回水母管(10)连接所述高温中介水出口(14)以及高温中介水入口(8),将高温中介水出口(14)所排出温度升高后的中介水输送至外来废热回收模块(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回收循环装置(6)为设置在热泵内的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申王海鸿荀志国李仲博陈飞孙鹏汉京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