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36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凹腔的外壳体、白光LED光源、深紫外LED杀菌光源、驱动电源、扩散板和栅格板,所述白光LED光源设置于外壳体的凹腔内壁上,其出光面对应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扩散板盖合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设置于扩散板的外侧并被固定,所述栅格板设置于除深紫外LED杀菌光源位置外的扩散板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源设置于外壳体的背部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白光LED光源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将照明用的白光LED光源和杀菌用的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设置在同一外壳体上,简化结构和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在照明领域,LED发光产品的应用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LED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随着LED发光波段的逐渐开发,出现波长在400nm以下紫外LED,甚至是波长在300nm以下深紫外LED,短波长光线的杀菌效果高,紫外LED(深紫外LED)常用于杀菌。在潮湿环境或者是人流聚集的场所,如教室、车站等场所,很容易产生细菌,并且容易传播,因此会安装杀菌灯。现有技术中,杀菌灯和照明灯是分开安装的,如此,分别购置二种成品灯,成本高;且还需分别布置线路和开关,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同时具备杀菌和照明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包括具有一凹腔的外壳体、白光LED光源、深紫外LED杀菌光源、驱动电源、扩散板和栅格板,所述白光LED光源设置于外壳体的凹腔内壁上,其出光面对应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扩散板盖合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设置于扩散板的外侧并被固定,所述栅格板设置于除深紫外LED杀菌光源位置外的扩散板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源设置于外壳体的背部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白光LED光源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主壳体和端盖,所述主壳体呈长条形结构,两端具有连通凹腔的端部开口,所述主壳体在对应出光口的两侧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扩散板、深紫外LED杀菌光源和栅格板分别插接固定于插槽内,所述端盖设有二个,并分别盖合所述主壳体的两端的端部开口。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白光LED光源为多个条形LED光源,多个条形LED光源沿所述主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主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包括支撑骨架、背板和侧板,所述支撑骨架和侧板均设有二个,二个所述支撑骨架呈间距连接于二个侧板的第一侧端之间,背板覆盖二个侧板的第一侧端之间的裸露区域,二个侧板的第二侧端呈外扩设置,形成“〔”形的括弧结构,所述背板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凹腔,二个侧板的第二侧端即为主壳体对应出光口的两侧端,所述白光LED光源固定于支撑骨架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板的第一侧端也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支撑骨架和背板均插接于侧板的第一侧端上的插槽内。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吊顶组件,所述吊顶组件连接外壳体的背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吊顶组件包括底座、吊杆和天花板安装座,所述底座设置于外壳体的背部,所述吊杆和天花板安装座均设有二组,其中,每组中的所述吊杆的下端连接底座,其上端连接所述天花板安装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连接板和吊杆安装座,所述连接板固定于外壳体上,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滑槽,所述吊杆安装座设有二个,均可滑动装配于连接板的滑槽内,所述吊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吊杆安装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吊杆安装座具有向上凸起的凸柱,所述吊杆的下端套接所述凸柱,所述吊杆和凸柱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并通过第一插销件插设于相对应的连接孔内实现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天花板安装座开设有通孔,所述吊杆的上端穿设于天花板安装座的通孔内,所述吊杆的上端还开设有插销孔,并通过第二插销件插设于插销孔内实现对天花板安装座的限位连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照明用的白光LED光源和杀菌用的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设置在同一外壳体上,简化结构和布局。白光LED光源发出的光经扩散板均匀扩散后射出,栅格板起到防晕眩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将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直接设置在扩散板的外端,可进行直接照射杀菌,效果好。从结构上,无需在外壳体上增设分别装配白光LED光源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的腔室结构,简化设计。能够实现快速量产,以供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带深紫外杀菌LED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带深紫外杀菌LED灯的部分外观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2结构的剖视图一;图5所示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4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2结构的剖视图二;图9所示为图8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8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实施例中主壳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3所示为实施例中带深紫外杀菌LED灯的吊顶组件部分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包括具有一凹腔的外壳体10、白光LED光源20、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驱动电源40、扩散板21和栅格板22,所述白光LED光源20设置于外壳体10的凹腔内壁上,其出光面对应外壳体10的出光口,所述扩散板21盖合所述外壳体10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壳体10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设置于扩散板21的外侧并被固定,所述栅格板22设置于除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位置外的扩散板21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源40设置于外壳体10的背部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白光LED光源20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如图1所示。将照明用的白光LED光源20和杀菌用的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设置在同一外壳体10上,简化结构和布局。白光LED光源20发出的光经扩散板21均匀扩散后射出,栅格板22起到防晕眩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将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直接设置在扩散板21的外端,可进行直接照射杀菌,效果好。从结构上,无需在外壳体10上增设分别装配白光LED光源20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的腔室结构,简化设计。能够实现快速量产,以供市场需求。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位于端部位置,如图2所示,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深紫外LED杀菌光源30也可以位于中间位置,其两侧铺设栅格板22。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凹腔的外壳体、白光LED光源、深紫外LED杀菌光源、驱动电源、扩散板和栅格板,所述白光LED光源设置于外壳体的凹腔内壁上,其出光面对应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扩散板盖合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设置于扩散板的外侧并被固定,所述栅格板设置于除深紫外LED杀菌光源位置外的扩散板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源设置于外壳体的背部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白光LED光源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凹腔的外壳体、白光LED光源、深紫外LED杀菌光源、驱动电源、扩散板和栅格板,所述白光LED光源设置于外壳体的凹腔内壁上,其出光面对应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扩散板盖合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的尺寸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出光口,所述深紫外LED杀菌光源设置于扩散板的外侧并被固定,所述栅格板设置于除深紫外LED杀菌光源位置外的扩散板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源设置于外壳体的背部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白光LED光源和深紫外LED杀菌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主壳体和端盖,所述主壳体呈长条形结构,两端具有连通凹腔的端部开口,所述主壳体在对应出光口的两侧端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相对应的插槽,所述扩散板、深紫外LED杀菌光源和栅格板分别插接固定于插槽内,所述端盖设有二个,并分别盖合所述主壳体的两端的端部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LED光源为多个条形LED光源,多个条形LED光源沿所述主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主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深紫外杀菌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支撑骨架、背板和侧板,所述支撑骨架和侧板均设有二个,二个所述支撑骨架呈间距连接于二个侧板的第一侧端之间,背板覆盖二个侧板的第一侧端之间的裸露区域,二个侧板的第二侧端呈外扩设置,形成“〔”形的括弧结构,所述背板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凹腔,二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纪勇林志杰白鹭明陈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飞德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