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303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体、中间体以及上体,下体与中间体配合形成下腔室,下体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下腔室的阀口,下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下腔室的排气口,中间体和上体之间压设有膜片,中间体与膜片配合形成中腔室,中间体上开设有连通中腔室和下腔室的换气流道;上体与膜片配合形成上腔室,上体上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底端穿过上体且与膜片相抵配合;膜片与中间体之间抵设有弹簧,膜片的中部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穿过中间体且与中间体滑动配合,传动轴上设有与阀口启闭配合的阀板,传动轴的中间开设有连通阀口和上腔室的控制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气密性好以及运行平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卸荷阀
本技术涉及鼓风机
,特别涉及一种高灵敏卸荷阀。
技术介绍
鼓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鼓风机在启动和停机前,为防止损坏鼓风机和电机,要求空载启动和关机,把出风管道上的排风阀开启,风机启动正常运行后,关闭排风阀。目前,实现排风阀开启采用人工或电动的方式,如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186612.0中公开的罗茨风机自动卸荷阀,包括主管道和设置在主管道支路上的排气阀,排气阀包括一个连接主管道支路的中空阀座,下端开口的倒锥台状气囊置于阀座内,气囊的外锥面与阀座之间具有可调的环形间隙,气囊顶部连接在一挡板上,由于设置了中空阀座和气囊,该卸荷阀无需电力即可实现自动控制关闭,通过控制气囊径向膨胀,实现阀门的关闭,虽然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节省一定成本,但是却存在气密性较差,可靠性较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具备结构简单、气密性好以及运行平稳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体(1)、中间体(2)以及上体(3),所述下体(1)与所述中间体(2)配合形成下腔室(4),所述下体(1)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下腔室(4)的阀口(1.1),所述下体(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下腔室(4)的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n所述中间体(2)和所述上体(3)之间压设有膜片(5),所述中间体(2)与所述膜片(5)配合形成中腔室(6),所述中间体(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中腔室(6)和所述下腔室(4)的换气流道(2.1);/n所述上体(3)与所述膜片(5)配合形成上腔室(7),所述上体(3)上安装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底端穿过所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体(1)、中间体(2)以及上体(3),所述下体(1)与所述中间体(2)配合形成下腔室(4),所述下体(1)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下腔室(4)的阀口(1.1),所述下体(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下腔室(4)的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体(2)和所述上体(3)之间压设有膜片(5),所述中间体(2)与所述膜片(5)配合形成中腔室(6),所述中间体(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中腔室(6)和所述下腔室(4)的换气流道(2.1);
所述上体(3)与所述膜片(5)配合形成上腔室(7),所述上体(3)上安装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底端穿过所述上体(3)且与所述膜片(5)相抵配合;
所述膜片(5)与所述中间体(2)之间抵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始终有将所述膜片(5)推向所述调节杆(8)的趋势,所述膜片(5)的中部固定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穿过所述中间体(2)且与所述中间体(2)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轴(10)上设有与所述阀口(1.1)启闭配合的阀板(11),所述传动轴(10)的中间开设有连通所述阀口(1.1)和所述上腔室(7)的控制流道(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1)上固定有定位套(12),所述定位套(12)与所述传动轴(10)滑动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体(3)上开设有连通所述上腔室(7)和大气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东江力华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意格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