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25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其包括一软管、一旋转轴芯、二轴承座、二联轴器和二轴芯接头,所述旋转轴芯收容于所述软管内,二所述轴承座和二所述联轴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软管两端,二所述轴芯接头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芯两端,且所述轴芯接头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后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可通过远程控制旋转轴芯直接驱动控制元件旋转实现需要的动作,既保证了软轴的柔韧性,又提供了传递扭矩,具有传递精确、磨损、寿命高、可远程控制、传递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
技术介绍
滑台是电路板或玻璃板加工领域常用的设备,滑台带动模具在竖直方向实现升降。传统的滑台升降控制一般采用电机控制,但滑台距离电机较远时不宜操作,若远距离采用杠杆传递又不能弯曲,容易受到空间限制,且两台滑台不能实现联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以解决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滑台距离电机较远时不宜操作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包括一软管、一旋转轴芯、二轴承座、二联轴器和二轴芯接头,所述旋转轴芯收容于所述软管内,二所述轴承座和二所述联轴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软管两端,二所述轴芯接头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芯两端,且所述轴芯接头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后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软轴还包括二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一端套设压合于所述软管端部,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软管接头为钢套结构,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软管固定连接的螺纹孔,另一端设有供螺钉穿过的固定孔。优选的,所述软管由弹簧扁钢绕制而成,且弹簧扁钢外表面缠绕有胶管。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一端设有第一台阶孔,另一端设有轴承孔,所述软管接头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台阶孔内并通过螺钉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软轴还依次设置于所述轴承孔内的轴承、卡簧和尼龙套。优选的,所述轴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之间还设置有隔套。优选的,所述轴芯接头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轴芯的第二台阶孔,另一端设有贯穿轴向端面的螺纹孔,所述旋转轴芯过盈插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孔内,所述轴芯接头设有螺纹孔的一端插入所述联轴器内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两端均设有键槽,所述联轴器一端通过平键与所述轴芯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的键槽用于连接滑台或电机。优选的,所述联轴器还包括贯穿其轴向端面的多个安装孔,螺钉拧入所述安装孔以固定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轴芯接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可通过远程控制旋转轴芯直接驱动控制元件旋转实现需要的动作,既保证了软轴的柔韧性,又提供了传递扭矩,具有传递精确、磨损、寿命高、可远程控制、传递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软轴中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软轴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软轴中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软轴中轴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100,其包括包括一软管1、一旋转轴芯2、二软管接头3、二轴承座4、二联轴器5、二轴芯接头6、四轴承7、二卡簧8、二尼龙套9和二隔套10。所述旋转轴芯2收容于所述软管1内,二所述轴承座4和二所述联轴器5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软管1两端且所述轴承座4通过软管接头3与所述软管1固定连接,二所述轴芯接头6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芯2两端,且所述轴芯接头6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芯2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4后与所述联轴器5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软管1由弹簧扁钢绕制而成,且弹簧扁钢外表面缠绕有胶管。所述旋转轴芯2为多层钢丝左右旋编织结构,具有弹性可弯曲,并能传递旋转扭矩。请结合参阅图2,所述软管接头3为钢套结构,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软管1固定连接的螺纹孔31,另一端设有供螺钉穿过的固定孔32。所述软管接头3设有螺纹孔31的一端套设压合于所述软管1端部,从而将所述软管接头3固定于所述软管1上。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轴承座4同样为钢套结构,其一端设有第一台阶孔41,另一端设有轴承孔42。所述软管接头3设有固定孔32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台阶孔41内并通过螺钉拧入所述固定孔32内以将所述软管接头3与所述轴承座4固定连接。每一所述轴承孔42内依次设有二所述轴承7、一卡簧8和一尼龙套9,所述卡簧8用于将所述轴承7卡合于所述轴承孔42内,所述尼龙套9设于所述卡簧8远离所述轴承7的一侧,用于进一步加强所述轴承7的固定。优选地,相邻二所述轴承7之间还设有一所述隔离套10。请结合参阅图4,所述联轴器5两端均设有键槽51,所述联轴器5一端通过平键与所述轴芯接头6固定连接,另一端的键槽用于连接滑台或电机。优选地,所述联轴器5与所述轴芯接头6固定连接的一端还包括贯穿其轴向端面的多个安装孔52,螺钉拧入所述安装孔52,进一步加固将所述联轴器5与所述轴芯接头6的连接。请结合参阅图5,所述轴芯接头6为长轴结构,其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轴芯2的第二台阶孔61,另一端设有贯穿轴向端面的螺纹孔62。所述旋转轴芯2过盈插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孔61内,所述轴芯接头6设有螺纹孔62的一端插入所述联轴器5内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软轴100的组装流程为:首先在所述软管1两端各压合一个所述软管接头3;将所述轴承7、隔套10、卡簧8和尼龙套9依次组装于所述轴承座4的轴承孔42内,然后通过螺钉将所述轴承座4与所述软管接头3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轴芯2两端各压合一个所述轴芯接头6,然后将其从所述软管1一端的所述轴承座4穿入,并穿过所述软管1,最终从所述软管1另一端的所述轴承座4穿出;最后将所述轴芯接头6与所述联轴器5固定连接。使用时,所述软轴100一端的所述联轴器5通过平键与电机固定,另一端的所述联轴器5通过平键与滑台固定,电机输出扭矩后,通过所述旋转轴芯2传递给另一端的滑台,实现滑台升降功能。采用本技术的软轴100,可通过远程控制旋转轴芯2直接驱动控制元件旋转实现需要的动作,既保证了软轴的柔韧性,又提供了传递扭矩,具有传递精确、磨损、寿命高、可远程控制、传递可靠的特点。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可通过远程控制旋转轴芯直接驱动控制元件旋转实现需要的动作,既保证了软轴的柔韧性,又提供了传递扭矩,具有传递精确、磨损、寿命高、可远程控制、传递可靠的特点。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软管、一旋转轴芯、二轴承座、二联轴器和二轴芯接头,所述旋转轴芯收容于所述软管内,二所述轴承座和二所述联轴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软管两端,二所述轴芯接头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芯两端,且所述轴芯接头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后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台升降的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软管、一旋转轴芯、二轴承座、二联轴器和二轴芯接头,所述旋转轴芯收容于所述软管内,二所述轴承座和二所述联轴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软管两端,二所述轴芯接头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芯两端,且所述轴芯接头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轴承座后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还包括二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一端套设压合于所述软管端部,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为钢套结构,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软管固定连接的螺纹孔,另一端设有供螺钉穿过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由弹簧扁钢绕制而成,且弹簧扁钢外表面缠绕有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一端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媛媛杜万庆杨钧杜庆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