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冷器冷却水量控制装置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冷器冷却水量控制装置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性能,现在发动机一般进行增压中冷,发动机进气冷却后,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增加,可以有更多的气体进入气缸,提高发动机功率,同时进气温度降低,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NOx排放量,减少排气烟度。但在使用过程中,当中冷器冷却效率下降后,会造成中冷后的进入气缸的气体温度过高,使发动机热负荷过高,排温上升,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另外,中冷过度时,也会影响发动机性能,在冬季和中低速小负荷时,进入气缸的气体温度会出现过冷,导致发动机着火中后期拉长,稀燃火焰熄灭区内燃油增加,同时降低了气缸内燃气温度,氧化反应削弱,燃烧恶化,HC污染物激增。尤其船用发动机的中冷器一般采用外循环水冷却,中冷器的冷却水管路与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管路串行,冷却水冷却中冷器后再进入热交换器,如此设置导致进入中冷器的冷却水流量无法调整,进而无法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调整中冷后的气体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冷器冷却水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冷器(3),所述中冷器(3)内具有冷却水管道;/n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冷却水管道的进水口连通;/n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冷却水管道的出水口连通;/n第一旁通管路(9),所述第一旁通管路(9)的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旁通管路(9)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n串接在所述第一旁通管路(9)上的流量调节部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冷却水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冷器(3),所述中冷器(3)内具有冷却水管道;
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冷却水管道的进水口连通;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冷却水管道的出水口连通;
第一旁通管路(9),所述第一旁通管路(9)的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旁通管路(9)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串接在所述第一旁通管路(9)上的流量调节部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冷却水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部件(2)包括:
阀体(2b),所述阀体(2b)上设置有进水口(2a)和出水口(2f);
位于所述阀体(2b)内部且与所述阀体(2b)滑动配合的活塞(2c),所述活塞(2c)在所述阀体(2b)内滑动过程中能够逐渐封堵或逐渐开启所述阀体(2b)上的出水口(2f);
位于所述中冷器(3)内部的温控件(2e),所述温控件(2e)与所述活塞(2c)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温控件(2e)能够感应所述中冷器(3)内中冷后的气体温度,所述温控件(2e)内的感温包能够膨胀推动所述活塞杆以使所述活塞(2c)逐渐滑动至封堵所述出水口(2f);所述温控件(2e)内的感温包能够收缩拉动所述活塞杆以使所述活塞(2c)逐渐滑动至开启所述出水口(2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冷却水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b)上的进水口(2a)位于所述阀体(2b)的一端壁上,所述阀体(2b)上的出水口(2f)位于所述阀体(2b)的侧壁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联,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