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18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其包括梯杆和安装在梯杆之间的多个踏板,所述踏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交叉设置成网格状且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下雨天使用时,能够将水及时排出,避免施工工人在攀爬时脚底打滑的效果;并且支撑板与支撑杆之间、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均焊接固定,进一步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使防滑梯更加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架的防滑梯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爬架的防滑梯。
技术介绍
爬架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简称,是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的施工工具,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爬架上设置安全爬梯,当施工工人要实现在建筑物不同层之间的升降时,无需依赖升降设备将脚手架整体升降,只需通过攀爬安全爬梯即可。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905338U的技术专利,其提供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安全爬梯和主架体,安全爬梯包括升降架体,升降架体上设置安全爬梯,无需借助电动葫芦驱动升降架体整体移动,即可实现施工工人在建筑物不同层之间的升降。该安全爬梯包括多层爬梯架,多层爬梯架包括梯子本体、若干脚踏板和防护栏杆,梯子本体呈长方体结构,脚踏板表面是整块平板结构,各层爬梯架的内侧均设有防护栏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脚踏板表面都是整块平板结构,在下雨等情况下使用时,雨水会在脚踏板上积累,使施工工人在攀爬的过程中脚底打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提供一种解决脚踏板积水易打滑的防滑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具有解决脚踏板积水易打滑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包括梯杆和安装在梯杆之间的多个踏板,所述踏板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交叉设置成网格状且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天使用时,能够将水及时排出,避免施工工人在攀爬时脚底打滑;并且支撑板与支撑杆之间、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均焊接固定,进一步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使防滑梯更加稳定牢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踏板上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开有若干通孔,所述U型槽与固定板焊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工人需要在踏板上放置小型施工工具时,可以将其放置在所述踏板上的U型槽内,不会因为施工工具易滚动而滑落;并且所述U型槽内开有若干通孔,在下雨天时,水能够及时由通孔流下,不会使施工工具浸没在雨水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和梯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某个踏板被损坏后,不需要更换整个防滑梯,只需要将该踏板与梯杆之间的螺栓拧下进行更换该踏板即可;并且在需要运输防滑梯时,可以将踏板和梯杆拆卸后单独运输,从而达到了方便拆卸、更换、运输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梯杆呈U型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梯杆仅为一细长的长方体结构,增加了梯杆的支撑和固定作用,使整个防滑梯的性能更加稳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梯杆的斜上端和斜下端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梯杆斜下端三角形结构的一边与最底端踏板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梯杆与踏板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安装时放置防滑梯,并且梯杆的斜下端端部进一步起到了支撑整个防滑梯的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梯杆斜上端和斜下端连接的踏板的外侧面上各连接有若干U型螺栓锁环,所述U型螺栓锁环包括U型螺栓本体、连接螺片和紧固螺母,所述U型螺栓本体上设有螺纹段;所述连接螺片套接在U型螺栓本体上,所述紧固螺母套接在连接螺片后的螺纹段上,所述紧固螺母与螺纹段为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踏板与爬架的不可拆卸连接,采用U型螺栓锁环进行连接,方便拆卸;并且当爬架固定端的直径小于所述U型螺栓锁环的开口时,可以根据爬架固定端的粗细调节U型螺栓锁环的紧固程度,实现多场景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梯杆的侧边设有U型滑梯槽,所述U型滑梯槽和梯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工人需要向下运输一些长形等不方便携带的工具时,可采用U型滑梯槽进行向下运输,既方便、省力,又安全、快速;并且U型滑梯槽和梯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可以单独使用和运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梯杆的内侧设有防护栏杆,包括防护扶手和若干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防护扶手的下部,所述支撑柱与防护扶手为一体连接;所述支撑柱与踏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施工工人沿防滑梯进行建筑物不同层之间的升降时用手扶持,进一步起到了防滑的作用,增加了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并且支撑柱与踏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可以单独运输。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踏板的网格状结构的设置,在下雨天使用时,能够将水及时排出,避免施工工人在攀爬时脚底打滑;并且支撑板与支撑杆之间、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均焊接固定,进一步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使防滑梯更加稳定牢固;2.通过踏板的固定板和梯杆之间的螺栓连接,在某个踏板被损坏后,不需要更换整个防滑梯,只需要将该踏板与梯杆之间的螺栓拧下进行更换该踏板即可;并且在需要运输防滑梯时,可以将踏板和梯杆拆卸后单独运输,从而达到了方便拆卸、更换、运输的效果;3.通过梯杆的U型结构的设置,避免了梯杆仅为一细长的长方体结构,增加了梯杆的支撑和固定作用,使整个防滑梯的性能更稳固;4.通过梯杆侧边U型滑梯槽的设置,在施工工人需要向下运输一些长形等不方便携带的工具时,可采用U型滑梯槽进行向下运输,既方便、省力,又安全、快速;并且U型滑梯槽和梯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可以单独使用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突显踏板网格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突显U型螺栓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突显梯杆U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梯杆;2、踏板;21、支撑板;22、支撑杆;23、固定板;24、U型槽;241、通孔;3、U型螺栓锁环;31、U型螺栓本体;311、螺纹段;32、连接螺片;33、紧固螺母;4、U型滑梯槽;5、防护栏杆;51、防护扶手;52、支撑柱;5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包括两根梯杆1和安装在两根梯杆1之间的多个踏板2。该防滑梯的踏板2为网格状,每个踏板2包括五根支撑板21、七根支撑杆22和两块固定板23;支撑板21与支撑杆22相互垂直,并且支撑板21的下表面和支撑杆22焊接固定;支撑板21与固定板23相互垂直,并且支撑板21的两端与固定板23焊接固定。每个踏板2上支撑板21的最内侧设有一个U型槽24,U型槽24与支撑板21相互平行,U型槽24的两端和中部各开有一个通孔241;U型槽24与支撑杆22相互垂直,并且U型槽24的槽底面与支撑杆22焊接固定;U型槽24与固定板23相互垂直,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包括梯杆(1)和安装在梯杆(1)之间的多个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杆(22)和固定板(23),所述支撑板(21)与支撑杆(22)交叉设置成网格状且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21)与固定板(23)焊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包括梯杆(1)和安装在梯杆(1)之间的多个踏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杆(22)和固定板(23),所述支撑板(21)与支撑杆(22)交叉设置成网格状且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21)与固定板(23)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还包括U型槽(24),所述U型槽(24)内开有若干通孔(241),所述U型槽(24)与固定板(23)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3)和梯杆(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杆(1)呈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架的防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杆(1)的斜上端和斜下端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梯杆(1)斜下端三角形结构的一边与最底端踏板(2)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海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弘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