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160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包括:窗框;主窗体,所述主窗体铰接在所述窗框上,且所述主窗体可相对于所述窗框打开或者闭合;连接机构;副窗体,所述副窗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窗体上,所述副窗体可相对于所述主窗体打开或者闭合;其中,所述主窗体朝向室内的方向打开,副窗体朝向室外的方向打开,所述主窗体上设有遮挡构件,所述遮挡构件可起到防盗作用;所述副窗体上镶嵌有玻璃;所述主窗体包括主窗框,所述副窗体包括副窗框和定位挡框,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定位挡框上均设有阻燃隔热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
本技术总地涉及窗户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户一般包括窗体和窗框,窗体铰接在窗框上;在窗户安装完成后,很多用户会根据实际需求在窗框上设置纱窗和/或防盗栏杆;现有的防盗栏杆的安装方式存在下述问题:1、现有的防盗栏杆多为一体式防盗栏杆,即将整个窗户完全罩住,实用性不高,且运输和安装复杂;2、在安装完防盗栏杆后,一般无法轻易打开,对于发生突发情况需要通过窗户逃离到室外的人不利;3、在窗体外安装防盗栏杆影响窗体美观;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包括:窗框;主窗体,所述主窗体铰接在所述窗框上,且所述主窗体可相对于所述窗框打开或者闭合;连接机构;副窗体,所述副窗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窗体上,所述副窗体可相对于所述主窗体打开或者闭合;其中,所述主窗体朝向室内的方向打开,副窗体朝向室外的方向打开,所述主窗体上设有遮挡构件,所述遮挡构件可起到防盗作用;所述副窗体上镶嵌有玻璃;所述主窗体包括主窗框,所述副窗体包括副窗框和定位挡框,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定位挡框上均设有阻燃隔热条。进一步地,所述主窗体和所述副窗体均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构件和紧固件。进一步地,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副窗框上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以控制所述锁紧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均设置在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副窗框靠近室内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主窗体上还设有边框,所述边框为一个中空框体结构且与所述主窗框相连,所述边框用于容纳闭合到所述主窗体上的所述副窗框。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设置在所述边框上;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定位片设置在所述副窗框上;连杆滑块机构,所述连杆滑块机构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片和所述第二定位片。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其中,第一滑块可在所述第一定位片的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片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片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片铰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片上,用以限制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挡框与所述副窗框相连,且所述定位挡框的空间尺寸大于所述边框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窗框上的第一锁紧构件和设置在所述副窗框上的第二锁紧构件,所述第二锁紧构件对应的第二紧固块设置在所述边框上。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包括主窗体和副窗体,副窗体可相对于主窗体打开或者闭合,主窗体和副窗体上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安装玻璃或者纱窗。主窗体上设有遮挡构件,可起到防盗作用。主窗体在闭合时遮挡构件可以起到防盗作用;主窗体在打开时,遮挡构件随主窗体一起打开,不会影响在紧急状态下人员的进出。另外,在普遍治安状况良好的中国城市里,相比于在窗体上安装大型的防盗栏杆,本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还具有美观、安装方便,功能多,价格低廉等特点。进一步地,主窗体可朝向室内的方向打开;副窗体可朝向室外的方向打开;副窗体在闭合到主窗体1上时可随主窗体一起朝向室内的方向打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可以打开副窗体的同时关闭主窗体,此时本技术所述的内外同开联动防盗窗既起到了向室内通风的作用,又具有防盗功能。进一步地,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定位挡框上均设有阻燃隔热条。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技术。图1为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副窗体打开时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副窗体打开时的后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副窗体闭合时的主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副窗体闭合时的后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副窗体打开时的俯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连接机构的第一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连接机构的第二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的连接机构的第二定位片的俯视图;图10为图1所示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的窗锁机构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的窗锁机构的锁紧构件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窗体11:主窗框12:主窗把手13:第一窗锁机构131:第一锁紧构件132:第一紧固件14:遮挡构件15:边框16:窗框110:第一竖直侧面111:上侧面112:第二竖直侧面113:下侧面114:前端面115:后端面2:副窗体21:副窗框22:副窗把手23:第二窗锁机构231:第二锁紧构件232:第二紧固件2311:第二滑块2312:第三滑块2313:控制间24:定位挡框25:凹槽3:连接机构31:第一定位片311:第一安装定位孔32:第二定位片321:第二安装定位孔322:第一连杆凸起323:第三连杆凸起33:第一滑块34:第一连杆35:第二连杆36:第三连杆37:限位块4:阻燃隔热条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窗框;/n主窗体,所述主窗体铰接在所述窗框上,且所述主窗体可相对于所述窗框打开或者闭合;/n连接机构;/n副窗体,所述副窗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窗体上,所述副窗体可相对于所述主窗体打开或者闭合;/n其中,所述主窗体朝向室内的方向打开,副窗体朝向室外的方向打开,所述主窗体上设有遮挡构件,所述遮挡构件可起到防盗作用;所述副窗体上镶嵌有玻璃;所述主窗体包括主窗框,所述副窗体包括副窗框和定位挡框,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定位挡框上均设有阻燃隔热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框;
主窗体,所述主窗体铰接在所述窗框上,且所述主窗体可相对于所述窗框打开或者闭合;
连接机构;
副窗体,所述副窗体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主窗体上,所述副窗体可相对于所述主窗体打开或者闭合;
其中,所述主窗体朝向室内的方向打开,副窗体朝向室外的方向打开,所述主窗体上设有遮挡构件,所述遮挡构件可起到防盗作用;所述副窗体上镶嵌有玻璃;所述主窗体包括主窗框,所述副窗体包括副窗框和定位挡框,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定位挡框上均设有阻燃隔热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体和所述副窗体均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构件和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副窗框上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以控制所述锁紧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均设置在所述主窗框和所述副窗框靠近室内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阻燃隔热条的联动式内外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体上还设有边框,所述边框为一个中空框体结构且与所述主窗框相连,所述边框用于容纳闭合到所述主窗体上的所述副窗框。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木水陈贵荣赵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施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