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包括防护栏主体和固定立柱,防护栏主体的两端与固定立柱的两端连接,防护栏主体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护栏网和右防护栏网,左防护栏网和右防护栏网的外围四周连接有框架,框架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警示板和下警示板,框架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柱,固定立柱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的上端连接有立柱,立柱的两侧均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孔,放置架的两侧为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该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拆装方便,且较传统的防护栏具有更好的警示作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防护设施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
技术介绍
建筑防护栏,通常都是由钢材所制,如圆钢管,方钢管或压型钢板。表面处理工艺: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或喷漆,室外用防撞护栏的表面处理所用原料为防水性的材料,制成的防撞护栏外形美观,且不易生锈。传统的建筑用防护栏通常都是结构笨重,不方便组装和拆卸,导致工人在搬运的过程中使得防护栏损坏,使得建筑成本提高,也增加了工人们的劳动力,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达到了便捷拆装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包括防护栏主体和固定立柱,所述防护栏主体的两端与固定立柱的两端连接。所述防护栏主体由框架、左防护栏网、右防护栏网、上警示板、下警示板、第一连接板和定位柱组成,所述防护栏主体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护栏网和右防护栏网,且所述左防护栏网和右防护栏网的外围四周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警示板,并且所述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警示板,所述框架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固定立柱由稳定座、立柱、放置架和第二连接板组成,所述固定立柱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为U型,且所述放置架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椭圆形,所述放置架的两侧为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优选的,所述上警示板和下警示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漫反射警示条纹,且所述漫反射警示条纹为颜料涂敷或漫反射材料贴敷而成。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侧设置有反光警示条纹,且所述反光警示条纹为反光材料所制。优选的,所述放置架两侧的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一连接板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螺栓包括螺柱、旋钮、十字槽和防滑纹,所述螺栓的下方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为六棱柱型,所述旋钮的顶部开设有十字槽,且所述旋钮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直径略小于定位孔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和放置架达到了便捷拆装防护栏的效果。传统的建筑用防护栏通常都是结构笨重,不方便组装和拆卸,导致工人在搬运的过程中使得防护栏损坏,使得建筑成本提高,也增加了工人们的劳动力,降低了施工效率。而该建筑用防护栏可以通过放置架预先将防护栏主体和固定立柱组合在一起,且组合方式简单,之后进行各部位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此外,用于固定的螺栓可以采用手拧或者扳手、螺丝刀等工具均可以将螺栓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拆装方便性。(2)、该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通过设置多个警示标志提高了警示效果。因为建筑工地较为复杂的环境,建筑用防护栏的警示标志常存在被遮挡的情况。而该建筑用防护栏的上下端和固定立柱外侧均设置有警示标志,可以在某一处标志被阻挡时,通过其它多处的标志进行警示。此外,设置了漫反射警示条纹和反光警示条纹,白天阳光充足时,漫反射警示条纹可以避免镜面反射,避免了警示标志因反光导致的不清晰的情况发生,而反光警示条纹可以在夜晚反射出光芒,给人以清晰的警示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立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螺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螺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栏主体、101框架、102左防护栏网、103右防护栏网、104上警示板、105下警示板、1051漫反射警示条纹、106第一连接板、107定位柱、108第一螺纹孔、2固定立柱、201稳定座、202立柱、2021反光警示条纹、203放置架、204第二连接板、205定位孔、206第二螺纹孔、3螺栓、301螺柱、302旋钮、303十字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包括防护栏主体1和固定立柱2,防护栏主体1的两端与固定立柱2的两端连接。防护栏主体1由框架101、左防护栏网102、右防护栏网103、上警示板104、下警示板105、第一连接板106和定位柱107组成,防护栏主体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护栏网102和右防护栏网103,且左防护栏网102和右防护栏网103的外围四周固定连接有框架101,框架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警示板104,并且框架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警示板105,上警示板104和下警示板105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漫反射警示条纹1051,且漫反射警示条纹1051为颜料涂敷或漫反射材料贴敷而成,框架101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6,第一连接板106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8,且第一连接板10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7。固定立柱2由稳定座201、立柱202、放置架203和第二连接板204组成,固定立柱2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201,设置稳定座201这种固定方式,其牢固程度虽不及将立柱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的方式,但是却有着便捷拆装的优势,且建筑工地的地面时常出现破损、开裂等情况,一旦上述情况,螺钉将无法稳定固定在地面上,防护栏也将出现倾斜甚至倒塌的情况。因此,这里采用设置稳定座201的方式将防护栏主体1固定。稳定座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202,立柱202的外侧设置有反光警示条纹2021,因为建筑工地较为复杂的环境,建筑用防护栏的警示标志常存在被遮挡的情况。而该建筑用防护栏的上下端和固定立柱2外侧均设置有警示标志,可以在某一处标志被阻挡时,通过其它多处的标志进行警示。此外,设置了漫反射警示条纹1051和反光警示条纹2021,白天阳光充足时,漫反射警示条纹1051可以避免镜面反射,避免了警示标志因反光导致的不清晰的情况发生,而反光警示条纹2021可以在夜晚反射出光芒,给人以清晰的警示信息。且反光警示条纹2021为反光材料所制,立柱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203,放置架203为U型,且放置架203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孔205,定位孔205为椭圆形,定位柱107的直径略小于定位孔205的宽度,放置架203的两侧为第二连接板204,放置架203两侧的第二连接板204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一连接板106的厚度,第二连接板205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6,第一连接板106和第二连接板205通过螺栓3固定,螺栓3包括螺柱301、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包括防护栏主体(1)和固定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主体(1)的两端与固定立柱(2)的两端连接;/n所述防护栏主体(1)由框架(101)、左防护栏网(102)、右防护栏网(103)、上警示板(104)、下警示板(105)、第一连接板(106)和定位柱(107)组成,所述防护栏主体(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护栏网(102)和右防护栏网(103),且所述左防护栏网(102)和右防护栏网(103)的外围四周固定连接有框架(101),所述框架(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警示板(104),并且所述框架(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警示板(105),所述框架(101)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6),所述第一连接板(106)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8),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0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7);/n所述固定立柱(2)由稳定座(201)、立柱(202)、放置架(203)和第二连接板(204)组成,所述固定立柱(2)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201),所述稳定座(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202),所述立柱(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203),所述放置架(203)为U型,且所述放置架(203)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孔(205),所述定位孔(205)为椭圆形,所述放置架(203)的两侧为第二连接板(204),所述第二连接板(204)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防护栏,包括防护栏主体(1)和固定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主体(1)的两端与固定立柱(2)的两端连接;
所述防护栏主体(1)由框架(101)、左防护栏网(102)、右防护栏网(103)、上警示板(104)、下警示板(105)、第一连接板(106)和定位柱(107)组成,所述防护栏主体(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防护栏网(102)和右防护栏网(103),且所述左防护栏网(102)和右防护栏网(103)的外围四周固定连接有框架(101),所述框架(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警示板(104),并且所述框架(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警示板(105),所述框架(101)两侧的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6),所述第一连接板(106)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8),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0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7);
所述固定立柱(2)由稳定座(201)、立柱(202)、放置架(203)和第二连接板(204)组成,所述固定立柱(2)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座(201),所述稳定座(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202),所述立柱(20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架(203),所述放置架(203)为U型,且所述放置架(203)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孔(205),所述定位孔(205)为椭圆形,所述放置架(203)的两侧为第二连接板(204),所述第二连接板(204)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0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福才,
申请(专利权)人:赖丹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