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89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包括吸附区、混凝区、絮凝区、配水区、沉淀区、进水总管、硅藻土投加管、磁粉投加管、PAC混凝剂投加管、PAM絮凝剂投加管、磁粉再生管、磁粉回流管、污泥排放管、硅藻土混合搅拌机、混凝搅拌机、絮凝搅拌机、刮泥机、磁粉回流泵、高速剪切机、磁分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内部反应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能有效去除磷、降悬浮物等污染物,并且利用藻土独特的微孔结构及优良的吸附性能,增强了其降COD、BOD、氨氮、色度等污染指标的功能,并达到系统优化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水处理领域,具体到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
技术介绍
磁混凝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固液分离的方法,以接触絮凝为基础,通过在混凝过程中投加磁粉,使其在混凝过程中成为成核物质,利用其较大的吸附能力吸附聚集胶体颗粒一级其他细小颗粒物质,形成较大的致密絮团,并利用器高密度特性使絮团具有较好的沉淀特性,从而实现高效固液分离。本工艺与传统絮凝沉淀工艺相比,具有絮体沉降性能好,占地面积少的优点。环保行业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老旧污水厂均面临着污水设施的扩容、提标改造,然而工程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便是占地问题,因此环保行业急需多功能、高效、节省占地的新型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硅藻土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及优良的吸附性能,作为助滤剂广泛应用于游泳池水、景观水、温泉水、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等净化处理,在降COD、BOD、氨氮、色度等污染指标上取得了较好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工艺管路、搅拌设备、污泥浓缩设备、磁粉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主要包括吸附区(R1)、混凝区(R2)、絮凝区(R3)、配水区(R4)、沉淀区(R5),工艺管路主要包括进水总管(P1)、硅藻土投加管(P2)、磁粉投加管(P3)、PAC混凝剂投加管(P4)、PAM絮凝剂投加管(P5)、磁粉再生管(P6)、磁粉回流管(P7)、污泥排放管(P8),搅拌设备主要包括硅藻土混合搅拌机(E1)、混凝搅拌机(E2)、E3-絮凝搅拌机,污泥浓缩设备为刮泥机(E4),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括磁粉回流泵(E5)、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所述吸附区内连通进水总管、硅藻土投加管,并装有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水总管从吸附区上部通至吸附区底部,硅藻土投加管将硅藻土投至吸附区底部,利用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行搅拌,使硅藻土与废水充分接触,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混合废水折流上升,从吸附区上端溢流口进入到混凝区。所述混凝区内接入磁粉再生管、磁粉投加管、PAC混凝剂投加管,并分别把相应药剂投至混凝区上端,利用混凝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使硅藻土、悬浮物与PAC混凝剂发生吸附、碰撞反应,并向下流,通过混凝区底部过流洞流至絮凝区。所述絮凝区内接入PAM絮凝剂投加管,并深入絮凝区底部,与混凝后废水混合,逐渐形成大絮团,从上部溢流至配水区,从底部挡流板进入沉淀区。所述沉淀区采用斜板沉淀技术,并装有刮泥机,废水在沉淀区内实现快速泥水分离,清水通过上部溢流堰收集排出,污泥沉至沉淀区底部,利用刮泥机收集至沉淀区泥斗内,并液压至磁粉再生管,利用磁粉回流泵泵至磁粉回收设备。所述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含磁粉回流泵、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磁粉回流泵将混合污泥泵至高速剪切机,利用高速离心力及切割作用将絮体打散后送至磁分离机,实现磁粉与SS、硅藻土、药剂等非磁性物质分离,磁粉重新回流至混凝区,其他非磁性物质通过污泥排放管排至污泥处理系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吸附区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混凝区及絮凝区水力停留时间均为5min,沉淀区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硅藻土采用粒径为200目的硅藻土粉,并溶解为硅藻土溶液,通过投药泵进行湿法投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硅藻土混合搅拌机及混凝搅拌机均采用螺旋式搅拌器,采用齿轮传动,搅拌速度块,设计转速调节为200~400r/min,通过高速搅拌作用,使硅藻土、磁粉、混凝剂迅速充分混匀,并增加胶体颗粒物、磁粉与混凝剂之间相互碰撞机会,使胶体颗粒物脱稳吸附形成絮体颗粒。絮凝搅拌机采用桨式搅拌机,转速调节为80~100r/min,通过慢速搅拌,使絮凝剂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将絮凝颗粒连成致密絮团,慢速搅拌可避免水流搅动剧烈,破坏已凝结的絮凝颗粒影响沉降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磁粉选择多种粒径混合投加,粒径范围为200~500目,以本粒径范围内的磁粉作为成核物质,沉降速度比小粒径磁粉快,磁粉损失量少,未参加絮凝的磁粉较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磁粉回流泵采用耐磨损性较好的凸轮转子泵,其转子是全橡胶包覆,转子与壳体之间高精间隙配合,干式安装,可自吸,耐磨损,且不易堵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磁分离设备采用永磁转鼓磁分离器,磁盘表面场强不低于4000Gs,流到中心磁场强度不低于800Gs,过流速度介于0.08~0.1m/s,磁粉回收率可达99%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R1-吸附区,R2-混凝区,R3-絮凝区,R4-配水区,R5-沉淀区、P1-进水总管,P2-硅藻土投加管,P3-磁粉投加管,P4-PAC混凝剂投加管,P5-PAM絮凝剂投加管,P6-磁粉再生管,P7-磁粉回流管,P8-污泥排放管,E1-硅藻土混合搅拌机,E2-混凝搅拌机,E3-絮凝搅拌机,E4-刮泥机,E5-磁粉回流泵、E6-高速剪切机、E7-磁分离机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工艺管路、搅拌设备、污泥浓缩设备、磁粉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主要包括吸附区(R1)、混凝区(R2)、絮凝区(R3)、配水区(R4)、沉淀区(R5),工艺管路主要包括进水总管(P1)、硅藻土投加管(P2)、磁粉投加管(P3)、PAC混凝剂投加管(P4)、PAM絮凝剂投加管(P5)、磁粉再生管(P6)、磁粉回流管(P7)、污泥排放管(P8),搅拌设备主要包括硅藻土混合搅拌机(E1)、混凝搅拌机(E2)、E3-絮凝搅拌机,污泥浓缩设备为刮泥机(E4),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括磁粉回流泵(E5)、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所述吸附区内连通进水总管、硅藻土投加管,并装有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水总管从吸附区上部通至吸附区底部,硅藻土投加管将硅藻土投至吸附区底部,利用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行搅拌,使硅藻土与废水充分接触,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混合废水折流上升,从吸附区上端溢流口进入到混凝区。所述混凝区内接入磁粉再生管、磁粉投加管、PAC混凝剂投加管,并分别把相应药剂投至混凝区上端,利用混凝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使硅藻土、悬浮物与PAC混凝剂发生吸附、碰撞反应,并向下流,通过混凝区底部过流洞流至絮凝区。所述絮凝区内接入PAM絮凝剂投加管,并深入絮凝区底部,与混凝后废水混合,逐渐形成大絮团,从上部溢流至配水区,从底部挡流板进入沉淀区。所述沉淀区采用斜板沉淀技术,并装有刮泥机,废水在沉淀区内实现快速泥水分离,清水通过上部溢流堰收集排出,污泥沉至沉淀区底部,利用刮泥机收集至沉淀区泥斗内,并液压至磁粉再生管,利用磁粉回流泵泵至磁粉回收设备。所述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含磁粉回流泵、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磁粉回流泵将混合污泥泵至高速剪切机,利用高速离心力及切割作用将絮体打散后送至磁分离机,实现磁粉与SS、硅藻土、药剂等非磁性物质分离,磁粉重新回流至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工艺管路、搅拌设备、污泥浓缩设备、磁粉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主要包括吸附区(R1)、混凝区(R2)、絮凝区(R3)、配水区(R4)、沉淀区(R5),工艺管路主要包括进水总管(P1)、硅藻土投加管(P2)、磁粉投加管(P3)、PAC混凝剂投加管(P4)、PAM絮凝剂投加管(P5)、磁粉再生管(P6)、磁粉回流管(P7)、污泥排放管(P8),搅拌设备主要包括硅藻土混合搅拌机(E1)、混凝搅拌机(E2)、E3-絮凝搅拌机,污泥浓缩设备为刮泥机(E4),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括磁粉回流泵(E5)、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所述吸附区内连通进水总管、硅藻土投加管,并装有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水总管从吸附区上部通至吸附区底部,硅藻土投加管将硅藻土投至吸附区底部,利用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行搅拌,使硅藻土与废水充分接触,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混合废水折流上升,从吸附区上端溢流口进入到混凝区;所述混凝区内接入磁粉再生管、磁粉投加管、PAC混凝剂投加管,并分别把相应药剂投至混凝区上端,利用混凝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使硅藻土、悬浮物与PAC混凝剂发生吸附、碰撞反应,并向下流,通过混凝区底部过流洞流至絮凝区;所述絮凝区内接入PAM絮凝剂投加管,并深入絮凝区底部,与混凝后废水混合,逐渐形成大絮团,从上部溢流至配水区,从底部挡流板进入沉淀区;沉淀区采用斜板沉淀技术,并装有刮泥机,废水在沉淀区内实现快速泥水分离,清水通过上部溢流堰收集排出,污泥沉至沉淀区底部,利用刮泥机收集至沉淀区泥斗内,并液压至磁粉再生管,利用磁粉回流泵泵至磁粉回收设备;所述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含磁粉回流泵、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磁粉回流泵将混合污泥泵至高速剪切机,利用高速离心力及切割作用将絮体打散后送至磁分离机,实现磁粉与SS、硅藻土、药剂等非磁性物质分离,磁粉重新回流至混凝区,其他非磁性物质通过污泥排放管排至污泥处理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磁混凝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工艺管路、搅拌设备、污泥浓缩设备、磁粉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主要包括吸附区(R1)、混凝区(R2)、絮凝区(R3)、配水区(R4)、沉淀区(R5),工艺管路主要包括进水总管(P1)、硅藻土投加管(P2)、磁粉投加管(P3)、PAC混凝剂投加管(P4)、PAM絮凝剂投加管(P5)、磁粉再生管(P6)、磁粉回流管(P7)、污泥排放管(P8),搅拌设备主要包括硅藻土混合搅拌机(E1)、混凝搅拌机(E2)、E3-絮凝搅拌机,污泥浓缩设备为刮泥机(E4),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括磁粉回流泵(E5)、高速剪切机(E6)、磁分离机(E7);所述吸附区内连通进水总管、硅藻土投加管,并装有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水总管从吸附区上部通至吸附区底部,硅藻土投加管将硅藻土投至吸附区底部,利用硅藻土混合搅拌机进行搅拌,使硅藻土与废水充分接触,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混合废水折流上升,从吸附区上端溢流口进入到混凝区;所述混凝区内接入磁粉再生管、磁粉投加管、PAC混凝剂投加管,并分别把相应药剂投至混凝区上端,利用混凝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使硅藻土、悬浮物与PAC混凝剂发生吸附、碰撞反应,并向下流,通过混凝区底部过流洞流至絮凝区;所述絮凝区内接入PAM絮凝剂投加管,并深入絮凝区底部,与混凝后废水混合,逐渐形成大絮团,从上部溢流至配水区,从底部挡流板进入沉淀区;沉淀区采用斜板沉淀技术,并装有刮泥机,废水在沉淀区内实现快速泥水分离,清水通过上部溢流堰收集排出,污泥沉至沉淀区底部,利用刮泥机收集至沉淀区泥斗内,并液压至磁粉再生管,利用磁粉回流泵泵至磁粉回收设备;所述磁粉回收设备主要包含磁粉回流泵、高速剪切机(E6)、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王子强李双陈倩韩少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