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87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由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焊接成的主体,主体的顶部、底部两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使主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从而能够避免反应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行业,原有处理工艺多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属于悬浮态微生物作用于污水中,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高,处理方法也呈现多样性发展,固着型微生物与悬浮态微生物已成为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发展方向。固着态微生物通常以膜生物反应器作为载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对微生物进行激活、繁殖以及优势化培养。膜生物反应器典型代表为生物转盘,生物转盘一般是半浸没式运行,通过微生物在膜片表面挂膜,以及水上水下的交替运转,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从而达到污染物质的去除。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节约能源,节省设备,节省能耗,减少占地,同时避免二次污染,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目前应用较多的转盘生物反应器都配备有反应槽,转盘在反应槽内进行半浸没式运转,但由于污水长期在反应槽内,生物转盘架设于反应槽上,随着挂膜量的增多,生物转盘的运行重量大,所以对反应槽的整体结构强度、生物转盘支承件的刚性及防腐蚀要求极高,但目前通常应用的反应槽达不到这几方面的要求,使用过程中反应槽容易发生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从而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以解决现有反应槽强度不足、刚性不足、不易排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所述两个侧弯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与所述两侧侧弯板底部;所述主体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体后端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主体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排空口。可选的,所述侧弯板包括竖直段和侧弯段,所述侧弯段设置于所述竖直段底部,且所述侧弯段朝向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倾斜。可选的,所述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长加强筋和短加强筋,所述长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侧弯板顶部,所述短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顶部。可选的,所述主体外侧周围设置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设置有纵向加强筋。可选的,所述短加强筋中部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两端与所述短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为矩形板,其顶部设置有一弧形口,所述端板顶部朝向所述主体外侧倾斜。可选的,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盘支架,所述转盘支架用于支撑生物转盘。可选的,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底部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支撑。可选的,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曝气管路支架。可选的,所述后端板上设置有多个曝气管补强环。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主要包括由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焊接成的主体,主体的顶部、底部两端和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使主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从而能够避免反应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腐蚀、泄漏等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与接触反应槽装配关系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口;2.从动端支架;3.卸扣;4.吊耳;5、侧弯板;6.纵向加强筋;7.长槽钢;8、横向加强筋;9.主动端支架;10.电器控制柜支架;11.底板;12.排空口;13.槽钢;14、曝气管路支架;15.短槽钢;18.端板;19.前端板;20.槽钢堵板;21.铭牌固定板;23.曝气管补强环;24.后端板;26.顶丝支承板;27.耳板;28.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接触反应槽主要包括反应槽主体。反应槽主体是由侧弯板5,前端板19、后端板24及底板11构成的长方形槽体,为保证反应槽的刚度,在反应槽主体的侧弯板5,前端板19、后端板24上各设计有一条横向加强筋8和数道纵向加强筋6。所述反应槽顶部周围用长槽钢7、短槽钢15加固,以保证反应槽顶部强度。所述前端板19和后端板24下部设计有加强支撑,该加强支撑选用槽钢13,在其两侧下部设计有安装孔,用以安装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整机。所述前端板19上设计有主动端支架9、有进水口1、电器控制柜支架10和铭牌固定板21。所述主动端支架9为焊接结构件,上部与短槽钢15相连,下部与支承槽钢13相连接,既做为前端板19的加强筋板,又做为生物转盘总成主动端支承。并在其上设计了减速机力矩臂限位座耳板27及顶丝支承板26,用于减速机力矩臂的限位及轴承座的紧固定位,保证减速机的正常工作。所述电器控制柜支架10为两道开孔角钢,用于固定电器控制柜。所述铭牌固定板21,用于固定设备铭牌。所述进水口1用于泥水混合液进入反应槽。所述后端板24上设计有从动支架和出水口28,用于污水混合液流出反应槽,并在其上加工有曝气管安装孔,在孔上加焊曝气管补强环23,以增强曝气管安装孔部分的结构强度。所述从动端支架2为焊接结构件,上部与短槽钢15相连,下部与支承槽钢13相连接,既做为后端板24的加强筋板,又做为生物转盘总成从动端支承。所述接触反应槽内设计有三组曝气管路支架14,用于曝气管路的安装支承。所述前端板19各后端板24上部的短槽钢15内焊接有吊耳4,并在吊耳4上装有卸扣3,用于接触反应槽及整机的吊运。所述侧弯板5上设计了排空口12,用于反应槽大修时的排空。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所述两个侧弯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与所述两侧侧弯板底部;所述主体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体后端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主体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排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5 CN 2018215681108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底板和两个侧弯板,所述两个侧弯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与所述两侧侧弯板底部;所述主体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体后端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主体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排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弯板包括竖直段和侧弯段,所述侧弯段设置于所述竖直段底部,且所述侧弯段朝向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反应器接触反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长加强筋和短加强筋,所述长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侧弯板顶部,所述短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伟贺张世伟王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东川工业园区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