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77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包括机架及滑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底板,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底板水平滑动的水平驱动构件;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上料组件,上料组件能够在底板的带动下到达上料工位;上料组件包括若干限位柱及套装于限位柱上的载料板,限位柱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载料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能在竖向驱动构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组以上上料组件,能够有效提高上料机构的载料能力,且上料组件在底板的带动下能够依次到达上料工位进行轮流上料,无需频繁待机补料,在提高烫印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烫印纸走纸的连贯性,从而提高烫印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餐盘烫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餐盘烫印需要将待烫印餐盘准确的放置在烫印机的下模座上进行烫印,在批量生产时,采用人工上料,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为提高烫印效率,实现自动化作业,现有的烫印机多配备有自动化上料机构,即将一批餐盘叠放在一起,借助机械手进行逐个上料,但是上料机构的载料能力有限,依旧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进行批量上料,在一批餐盘上料结束后,烫印机需待机等待批量上料,无法实现连续烫印,不仅降低烫印效率,频繁的待机还会影响上模座与下模座的配合精度以及走纸机构的走纸精度,从而降低烫印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载料能力有限,需频繁批量上料,从而降低烫印效率和烫印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包括机架及滑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底板,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底板水平滑动的水平驱动构件,所述水平驱动构件包括水平驱动件和水平导向向件;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上料组件,上料组件能够在底板的带动下到达上料工位;上料组件包括若干限位柱及套装于限位柱上的载料板,限位柱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上料限位柱配合限定出载料空间,载料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能在竖向驱动构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在上料机构上设置两组以上的上料组件能够有效提升上料机构的载料能力,无需频繁待机批量补料,且底板在水平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带动载有餐盘的上料组件到达上料工位,配合机械手进行上料,并能够随时对未处于上料工位的上料组件进行批量补料,保证上料机构始终有料可上,实现轮流上料,避免待机等待,提高烫印效率和烫印质量,载料板能够在竖向驱动构件的驱动下逐渐上移,使位于最上方的餐盘保持在恒定高度,方便机械手取料,并提高其取料稳定性,限位杆的设置不仅能够对叠放的餐盘进行限位,还能对载料板的竖向移动进行导向。作为优选,所述上料组件具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载料板,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柱和第二载料板,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具有四个根,并均匀设置于载料板的周向,相对设置的两根限位柱的间距与餐盘的外径相匹配。每组限位柱设置四根,并均匀分布于餐盘的周向,能够使餐盘叠堆受力更为均匀,避免餐盘发生偏移,影响上料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上端设置有一定位板,定位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开设有两个上料口,分别为与第一载料板相对应的第一上料口,及与第二载料板相对应的第二上料口,两个上料口的尺寸与餐盘的外径相匹配,上料口的内周面能够限制餐盘的径向位移。餐盘叠放在载料板上时,限位柱能够对餐盘进行初步限位,防止餐盘滑脱偏移,定位板的设置能够对位于上方即将上料的餐盘进一步限位纠偏,保证上料不发生偏移,提高烫印质量。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驱动件为气缸,水平导向件包括固设于底板下方的直线轴承,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与直线轴承滑动配合的圆柱轴,所述圆柱轴的轴向沿水平向设置。采用气缸、直线轴承及圆柱轴配合对底板进行水平向的驱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摩擦阻力小。作为优选,机架上设置有一滑杆,滑杆平行于圆柱轴设置,定位板的内侧设置有与滑杆相配合的水平滑块。水平滑杆与滑块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料组件的移动稳定性,并能为上料组件提供可靠的支撑力。作为优选,所述圆柱轴设置有两根,每根圆柱轴上均滑动设置有两个直线轴承。由于直线轴承载荷能力较差,所以采用四个直线轴承与两根圆柱轴相配合,以提高水平驱动构件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气缸通过安装片及安装块侧接于底板的内侧,所述安装片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固接于气缸,水平部固接于安装块,安装块的端部固接于底板。气缸通过安装片及安装块的配合侧接于底板内侧,相较于其活塞杆直接连接底板,能够大幅节省安装空间,使整个机构的结构更为紧凑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竖向驱动构件包括竖向滑块以及丝杠,竖向滑块的一端与载料板固接,另一端通过螺母套装于丝杆,所述丝杆设于底板的外侧,并与限位柱平行。采用丝杠组件对载料板进行竖向驱动,能够精确控制载料板在竖直向的移动距离,从而保证位于最上方的餐盘能够保持在恒定高度,方便机械手取料。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滑动设置有两块底板,每块底板上均设置有两组上料组件。以上设置可以配合双工位的烫印装置,进一步提高烫印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组上料组件,能够有效提高上料机构的载料能力,且两个上料组件在底板的带动下能够依次到达上料工位进行轮流上料,无需频繁待机补料,在提高烫印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烫印纸走纸的连贯性,从而提高烫印质量;限位杆及定位板配合能够对餐盘进行限位纠偏,保证上料不发生偏移,提高烫印质量;载料板能够在竖向驱动件的驱动下逐渐上移,使位于最上方的餐盘保持在恒定高度,方便机械手取料,并提高其取料稳定性;气缸及丝杠组件的安装位置合理,充分利用了各个安装空间,使整个机构的结构更为合理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机架10;底板11;圆柱轴12;直线轴承13;滑杆14;水平滑块15;第一载料板21;第一限位柱22;第二载料板31;第二限位柱32;定位板40;气缸51;安装片52;安装块53;丝杠54;竖向滑块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0及滑动设置于机架10上的底板11,机架10上还设置有驱动底板11水平滑动的水平驱动构件,底板11上设置有两组上料组件,分别为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两组上料组件能够在底板11的带动下依次到达上料工位,通过在上料机构上设置两个上料组件能够有效提升上料机构的载料能力,无需频繁待机批量补料,且底板11在水平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水平移动,从而带动载有餐盘的上料组件到达上料工位,配合机械手进行上料,并能够随时对未处于上料工位的上料组件进行批量补料,保证上料机构始终有料可上,实现轮流上料,避免待机等待,提高烫印效率和烫印质量;水平驱动构件包括水平驱动件和水平导向件,本实施例中水平驱动件为气缸51,水平导向件包括固设于底板11下方的直线轴承13,以及固设于机架10上的与直线轴承13滑动配合的圆柱轴12,所述圆柱轴12的轴向沿水平向设置,采用气缸51、直线轴承13及圆柱轴12配合对底板11进行水平向的驱动,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摩擦阻力小,并可直接使用气缸51的极限行程作为上料底板11和下料底板11的移动极限距离,简单易控;由于直线轴承13载荷能力较差,所述圆柱轴12设置有两根,每根圆柱轴12上均滑动设置有两个直线轴承13,采用四个直线轴承13与两根圆柱轴12相配合,合理分散应力以提高水平驱动构件的可靠性;气缸5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滑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底板,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底板水平滑动的水平驱动构件,所述水平驱动构件包括水平驱动件和水平导向向件;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上料组件,上料组件能够在底板的带动下到达上料工位;上料组件包括若干限位柱及套装于限位柱上的载料板,限位柱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上料限位柱配合限定出载料空间,载料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能在竖向驱动构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滑动设置于机架上的底板,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底板水平滑动的水平驱动构件,所述水平驱动构件包括水平驱动件和水平导向向件;底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上料组件,上料组件能够在底板的带动下到达上料工位;上料组件包括若干限位柱及套装于限位柱上的载料板,限位柱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上料限位柱配合限定出载料空间,载料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能在竖向驱动构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具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一载料板,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柱和第二载料板,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具有四个根,并均匀设置于载料板的周向,相对设置的两根限位柱的间距与餐盘的外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盘烫印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的上端设置有一定位板,定位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并开设有两个上料口,分别为与第一载料板相对应的第一上料口,及与第二载料板相对应的第二上料口,两个上料口的尺寸与餐盘的外径相匹配,上料口的内周面能够限制餐盘的径向位移。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胜张一为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万得福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