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72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包装盒,包括内部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包括底座和盒罩,盒罩贯穿开设有透光孔,盒罩表面连有组合图布,底座连有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有电磁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有电池的负极,电磁开关K1未与发光二极管D1电连接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透光孔内连有用于触发第二盒体内电磁开关的磁性件T1,第二盒体内设有用于触发第一盒体内电磁开关K1的磁性件;组合后的图像能够改变亮度、提升变化程度、提升引人注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包装盒。
技术介绍
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布盒,皮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月饼盒、茶叶盒、枸杞盒、糖果盒、精美礼盒、土特产盒,酒盒,巧克力盒,食品药品保健品盒、食品包装盒,茶叶包装盒、文具盒等。现有的包装盒中会设计让两个包装盒成组出现,一个包装盒上的图案与另一个包装盒上的图案组合后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图案,让两个包装盒上的图像能够组合拼接呈不同的图像,这种变化能够引人注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两个包装盒上的图像能够组合拼接成新的完整的图像,但是新图像上的亮度不会变化,若新图像上的亮度能够变化,则这种变化更能凸显新图像与单个包装上图像的不同,因此,现有的包装盒引人注意的效果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子包装盒,其具有让组合后的图像能够改变亮度、提升变化程度、提升引人注意效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包装盒,包括内部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盒罩,所述盒罩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盒罩表面固定连接有覆盖所述透光孔的组合图布,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透光孔内且串联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有电磁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有电池的负极,电磁开关K1未与发光二极管D1电连接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透光孔内固定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盒体内电磁开关的磁性件T1,所述第二盒体内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盒体内电磁开关K1的磁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透光孔相互靠近时,磁性件T1触发第二盒体内电磁开关,第二盒体内磁性件触发电磁开关K1,使得第一盒体内与第二盒体内的发光二极管均导电而发光,让组合后的图像能够改变亮度、提升变化程度、提升引人注意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发光二极管D1或者发光二极管D2串联电连接有电阻R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阻R1能够起到限流的作用,避免工作电流过大而缩短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发光二极管D1或者发光二极管D2采用内置驱动IC且闪烁的七彩发光二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七彩发光二极管直接接上电池就能发出颜色不同、闪烁频率不同的光,提高辨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电磁开关K1设置在所述透光孔的一端,磁性件T1设置在所述透光孔远离电磁开关K1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T1远离电磁开关K1,避免第一盒体内或者第二盒体内的器件相互干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电磁开关K1采用长条状的干簧管,磁性件T1采用长条状的磁铁,磁铁长度方向上两端的极性相反,干簧管与磁铁共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地避免第一盒体内或者第二盒体内的器件相互干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位于电磁开关K1与磁性件T1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光二极管能降低第一盒体内或者第二盒体内的器件相互干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电池位于电磁开关K1与磁性件T1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能降低第一盒体内或者第二盒体内的器件相互干扰。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盒罩的凸缘,所述盒罩开设有卡接所述凸缘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罩卡接在底座上,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能够触发相邻盒体内灯光的磁性件以及受磁性件靠近触发的开关,使得磁性件T1能触发第二盒体内电磁开关,第二盒体内磁性件触发电磁开关K1,使得第一盒体内与第二盒体内的发光二极管均导电而发光,让组合后的图像能够改变亮度、提升变化程度、提升引人注意效果;(2)通过设置均为长条状且共线的磁铁与干簧管,位于干簧管端部的磁铁不容易干扰到干簧管,能更好地避免同一盒体内的器件相互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图。附图标记:1、第一盒体;2、第二盒体;3、底座;31、凸缘;4、盒罩;41、卡槽;5、透光孔;6、组合图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子包装盒,包括均为空心的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的机械结构相同,且内部具有的电路结构也相同。第一盒体1包括底座3和设在底座3上的盒罩4,底座3上端面的周缘一体设置有伸入盒罩4内的凸缘31,盒罩4的下端开设有与凸缘31卡接配合的卡槽41。盒罩4安装在盒体上,凸缘31卡接在卡槽41内,提高第一盒体1或者第二盒体2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盒罩4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透光孔5,第一盒体1的透光孔5与第二盒体2的透光孔5在第一盒体1按照设定姿态与第二盒体2排列时,能够组合成新的孔,盒罩4表面胶粘有覆盖透光孔5的组合图布6,组合图布6上的图案可与透光孔5的形状相配合,当第一盒体1按照设定姿态与第二盒体2排列时,第一盒体1上的组合图布6与第二盒体2上的组合图布6能够组合成新的图布。如图3所示,第一盒体1内底座3的上端胶粘固定连接有伸入透光孔5内且串联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第二盒体2内有发光二极管D3与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和/或发光二极管D4采用内置驱动IC且闪烁的七彩发光二极管,七彩发光二极管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七彩发光二极管直接接上3V3的电池就能发出颜色不同、闪烁频率不同的光,提高辨识度。而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串联后,则需要电连接两节3V3的纽扣电池,以提供足够的工作电压。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或者发光二极管D2串联电连接有电阻R1,发光二极管D3或者发光二极管D4串联电连接有电阻R2。电阻R1与电阻R2能够起到限流的作用,避免工作电流过大而缩短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寿命。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有干簧管制成的电磁开关K1,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有干簧管制成的电磁开关K2,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有电池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电连接有第二盒体2内电池的负极。电磁开关K1未与发光二极管D1电连接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电磁开关K1受外界磁力作用而闭合后能够导通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电磁开关K2未与发光二极管D3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包装盒,包括内部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1)包括底座(3)和设在底座(3)上的盒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罩(4)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透光孔(5),所述盒罩(4)表面固定连接有覆盖所述透光孔(5)的组合图布(6),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透光孔(5)内且串联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有电磁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有电池的负极,电磁开关K1未与发光二极管D1电连接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透光孔(5)内固定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盒体(2)内电磁开关的磁性件T1,所述第二盒体(2)内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盒体(1)内电磁开关K1的磁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包装盒,包括内部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1)包括底座(3)和设在底座(3)上的盒罩(4),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罩(4)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透光孔(5),所述盒罩(4)表面固定连接有覆盖所述透光孔(5)的组合图布(6),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透光孔(5)内且串联电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与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有电磁开关K1,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有电池的负极,电磁开关K1未与发光二极管D1电连接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透光孔(5)内固定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二盒体(2)内电磁开关的磁性件T1,所述第二盒体(2)内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盒体(1)内电磁开关K1的磁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D1或者发光二极管D2串联电连接有电阻R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和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