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46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其包括入料传送台上的加料口和搅拌装置上的进料口,所述加料口上固定由伸缩杆控制驱动的可伸缩的料斗,当料斗伸长时,料斗伸入进料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操作、便于整洁加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
本技术涉及陶瓷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是陶和瓷的综合性产物,陶瓷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陶瓷的原料为陶土,陶土需采用一定的配比进行加工,并且需要充分搅拌成质地均匀的陶土。目前已有一种陶土搅拌设备,参照图1,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搅拌装置1,搅拌装置1由电机11和皮带12带动转动,搅拌装置1两端轴心在支撑架上转动,搅拌装置1的筒身侧壁上有进料口13,进料口13为可打开并锁定。在搅拌装置1的上方通过有入料传送台2,入料传送台2上传送陶土,入料传送台2上有由铰接的盖板22盖住的加料口21。加料时,电机11使搅拌装置1停止,进料口13顶端正好在加料口21的下方,工作人员通过入料传送台2一侧的爬梯登上入料传送台2,转动打开盖板22和进料口13,将入料传送台2上的陶土通过加料口21推送到进料口13内,加料完成后,关闭盖板22和进料口1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入料传送台2与搅拌装置1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加料口21和进料口13之间有距离,在加料的时候,陶土由上落下,一部分陶土可能会不从进料口13进入搅拌装置1,而是掉落到地面上,造成陶土浪费,并且生产环境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具有方便操作、便于整洁加料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包括入料传送台上的加料口和搅拌装置上的进料口,所述加料口上固定由伸缩杆控制驱动的可伸缩的料斗,当料斗伸长时,料斗伸入进料口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搅拌装置内加料时,将入料传送台上的料斗伸长,料斗伸入进料口中,通过加料口和料斗中向搅拌装置中加料,陶土从料斗侧壁内进入搅拌装置。当加料完成后,将料斗收缩,料斗从进料口中缩回。可伸缩的料斗不妨碍搅拌装置的转动而且便于加料,使工作环境整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料斗包括料筒,料筒包括固定在加料口下的第一料筒,第一料筒内滑动叠套至少一个直径较第一料筒小的料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料筒内直径较第一料筒小的有第二料筒和第三料筒,当加料时,第二料筒和第三料筒可以缩回到第一料筒内,料筒即变短,从进料口内缩回。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直径最小的料筒底端固定直径较进料口小的聚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土从料斗中加入,并从第三料筒中通过聚料口进入搅拌装置中。聚料口使陶土聚集在一起并与直接掉落进进料口中,防止陶土掉落到进料口外。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料筒和在第一料筒内部滑动并且其内部叠套有料筒的料筒内侧壁上有向其内部凹陷并竖直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封闭,在第一料筒内的料筒外侧壁顶端有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壁有滑槽,第二料筒和第三料筒外侧壁上有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使每节料筒之间能相互伸缩并且不会脱离。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设置在第一料筒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数组转动连接的连杆伸缩,连杆与料筒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驱动连杆,最靠近驱动装置的一组连杆运动,连杆之间联动,连杆与料筒固定,连杆缩回时,带动料筒缩回;连杆伸长时,带动料筒拉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直径较第一料筒小的料筒外侧壁底端有箍环,一组连杆中两根连杆转动连接,一组连杆的转动连接端与箍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与箍环固定,在调节伸缩杆的时候,箍环随伸缩杆运动,即料筒随伸缩杆的伸缩而拉长或者缩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杆在料筒外侧壁上设置数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伸缩杆使在伸缩料斗时更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料斗的个数与加料口和进料口的个数相同并设置数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加料口同时向搅拌装置中加料,加快加料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可伸缩的料斗不妨碍搅拌装置的转动而且便于加料,使工作环境整洁。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料筒从进料口中收回时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料筒伸入进料口中时料斗的料斗;图5是本技术中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料筒伸入进料口中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装置;11、电机;12、皮带;13、进料口;2、入料传送台;21、加料口;22、盖板;3、料斗;31、料筒;311、第一料筒;312、第二料筒;313、第三料筒;32、伸缩杆;321、开关;322、驱动装置;323、连杆;33、滑槽;34、滑块;35、聚料口;36、箍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装置1和入料传送台2,搅拌装置1设置在地面上并由电机11和皮带12带动转动,搅拌装置1上有进料口13;入料传送台2设置在搅拌装置1的上方,入料传送台2上有加料口21,加料口21上有铰接的盖板22遮挡。当搅拌装置1停止时,进料口13位于加料口21的正下方。当加料时,工作人员通过爬梯登上入料传送台2,转动打开盖板22和进料口13,将入料传送台2上传送的陶土通过加料口21推送到进料口13内。加料完成后,关闭进料口13,盖上盖板22,搅拌装置1转动搅拌陶土。在加料口21处设置连通向进料口13处的可伸缩的料斗3,料斗3固定在入料传送台2上,当加料时,伸长料斗3,料斗3底端恰好伸入进料口13内(参照图3),向加料口21投放陶土,陶土通过料斗3直接掉落进搅拌装置1中。加料完成后,收回料斗3,料斗3从进料斗3中脱离出来,并且不妨碍搅拌装置1的转动。参照图3,料斗3包括固定在入料传送台2上的料筒31和伸缩杆32,伸缩杆32控制料筒31伸缩。料筒31包括顶端形状与加料口21相同的第一料筒311,第一料筒31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料筒312和第三料筒313,第一料筒311、第二料筒312和第三料筒313内相互叠套。参照图5,第一料筒311和第二料筒312内壁均有竖直的滑槽33,滑槽33端口封闭,第二料筒312和第三料筒313外侧壁顶端均有在滑槽33内滑动的滑块34。当第二料筒312和第三料筒313上的滑块34滑动到滑槽33最底端时,料筒31拉到最长。参照图4,第三料筒313底端有直径小于进料口13的聚料口35,聚料口35伸入进料口13中,陶土通过底三料筒31和聚料口35进入搅拌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包括入料传送台(2)上的加料口(21)和搅拌装置(1)上的进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21)上固定由伸缩杆(32)控制驱动的可伸缩的料斗(3),当料斗(3)伸长时,料斗(3)伸入进料口(1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包括入料传送台(2)上的加料口(21)和搅拌装置(1)上的进料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21)上固定由伸缩杆(32)控制驱动的可伸缩的料斗(3),当料斗(3)伸长时,料斗(3)伸入进料口(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包括料筒(31),料筒(31)包括固定在加料口(21)下的第一料筒(311),第一料筒(311)内滑动叠套至少一个直径较第一料筒(311)小的料筒(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直径最小的所述料筒(31)底端固定直径较进料口(13)小的聚料口(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加料的陶土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筒(311)和在第一料筒(311)内部滑动并且其内部叠套有料筒(31)的料筒(31)内侧壁上有向其内部凹陷并竖直的滑槽(33),滑槽(33)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河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丰华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