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套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12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该骨灰盒套具包括:主腔室,其具有保管遗骨的空间;止回阀部,其结合于所述主腔室并将所述主腔室开闭;以及控制室,其结合于所述止回阀部并与所述主腔室连通。由此,可以持续地保管骨灰盒内的内容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骨灰盒套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灰盒套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持续保管骨灰盒内的内容物的骨灰盒套具。
技术介绍
我国一直以来喜好埋葬方式的葬礼方法,但是最近由于墓地国土使用面积的减少和管理的容易性,火葬方式的葬礼方法逐渐得到喜好。采用火葬方式时产生的遗骨制成粉末形态并保管于骨灰盒中。如注册号第20-0418664号中的“骨灰盒”所述,骨灰盒由具有遗骨保管空间的主体2和封闭所述主体2的盖子1构成。但是,由于当骨灰盒内有水分等流入时,骨灰盒内的遗骨会发生腐烂或变质,因此需要制作使骨灰盒的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离的构造。在图5所示的注册号第20-0459499号的“骨灰盒组件”中,通过在主体10和盖子20A之间插入密封圈21,使骨灰盒的内部密闭。并且,在盖子20A上形成有注入口26A,通过在密闭的骨灰盒内的空间填充防腐气体来防止骨灰盒内的遗骨变质。但是,骨灰盒内填充防腐气体的作业需要专家采用高价的装备来进行,因此个别地向骨灰盒内填充防腐气体并不容易,另外,当骨灰盒外部的温度随着季节变化时,骨灰盒内外部的温度差会使骨灰盒内发生结露,即使通过骨灰盒内填充的防腐气体,也难以防止结露。在图6所示的注册号第10-1060706号的“防止湿气和恶臭的骨灰盒”中,在保管遗骨的第一箱子20的周边形成有木炭层30,木炭层内的木炭吸收湿气和恶臭。但是,由于木炭的除湿能力有限,因此当保管时间变长时,木炭不再发挥功能且遗骨可能变质。本申请人已经申请并注册了注册号第10-0439762号的“骨灰保管盒”。所述“骨灰保管盒”如图7所示,在保管遗骨的胶囊2上连接了压力计5,可以确认胶囊2内的压力。然而,所述“骨灰保管盒”的压力计只能确认胶囊内的压力,并不能防止胶囊内部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与外部的压力趋同,而且也无法防止胶囊内部结露的发生,因此存在需要一个单独的装置来防止胶囊内部结露现象的麻烦。另一方面,在保管古书籍或文化遗产等时,为防止古书籍等因湿气受损或变质,也需要对保管空间的湿度等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持续防止骨灰盒内水分等的产生的骨灰盒套具。另外,提供一种在个人保管骨灰盒时也可以容易地对骨灰盒进行维持和管理的骨灰盒套具。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室,其具有保管遗骨的空间;止回阀部,其具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主腔室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第二止回阀相对所述第一止回阀可拆卸地形成,且结合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并与第一止回阀相互连通;以及控制腔室,其相对所述第二止回阀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且连接于所述第二止回阀并与所述主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具有:第一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所述主腔室;第一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朝向所述主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并具有第一连通孔;第一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一开闭孔;第一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一开闭孔;以及第一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一杵之间,将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开闭板方向施压;所述第二止回阀具有:第二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控制腔室的上部;第二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朝向所述控制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并具有第二连通孔;第二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二开闭孔;第二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二开闭孔;以及第二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杵之间,将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开闭板方向施压;将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结合时,所述第一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杵的另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支撑台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支撑台方向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相对所述第一圆柱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所述第二支撑台相对所述第二圆柱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主腔室可拆卸地形成且所述第二止回阀相对所述控制腔室可拆卸地形成时,所述主腔室和所述第一止回阀之间、所述控制腔室和所述第二止回阀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所述第一开闭板和所述第一杵之间、所述第二开闭板和所述第二杵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具有形成于所述主腔室壁体的短的管状的结合部和相对所述结合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的插口部,所述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插口部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以高真空状态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填充有高压的防腐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室填充有除湿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部中朝向所述主腔室内部方向的末端形成有过滤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延长壁,其从所述主腔室的壁体延长而成,并形成与所述主腔室内的空间分离的遮挡空间,所述止回阀部和所述控制腔室位于所述遮挡空间内。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利用控制腔室维持合适的条件,从而可以防止主腔室内保管的遗骨变质或腐烂,当经过较长时间,主腔室内的条件不再合适时,可以使主腔室和控制腔室连通来恢复合适的条件。所述骨灰盒套具的止回阀部由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构成,仅通过更换控制腔室即可恢复或调节主腔室内的条件,因此无需特别的装置即可容易地持续管理遗骨。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相对各腔室可拆卸地形成,可以容易地在各腔室内填充遗骨、除湿剂等内容物。当所述骨灰盒套具进一步具有过滤器时,可以防止粉末状态的遗骨从主腔室内流出。所述骨灰盒套具也可以用于古书籍、文化遗产或种子等的长期保管。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操作相关的说明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关的说明图,图5是现有技术“骨灰盒组件”相关的说明图,图6是现有技术“防止湿气和恶臭的骨灰盒”相关的说明图,图7是现有技术“骨灰保管盒”相关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前,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限定于常规或词典中的含义进行解释,而是应该解释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一致的意义和概念。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2中示出了所述骨灰盒套具1的截面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骨灰盒套具1主要包括主腔室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该骨灰盒套具包括:主腔室,其具有保管遗骨的空间;止回阀部,其具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主腔室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第二止回阀相对所述第一止回阀可拆卸地形成,且结合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并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相互连通;以及控制腔室,其相对所述第二止回阀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且结合于所述第二止回阀并与所述主腔室连通,/n所述第一止回阀具有:第一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所述主腔室;第一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朝向所述主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并具有第一连通孔;第一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一开闭孔;第一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一开闭孔;以及第一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一杵之间,将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开闭板方向施压,/n所述第二止回阀具有:第二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凹陷部,凹陷部形成于所述控制腔室的上部;第二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朝向所述控制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并具有第二连通孔;第二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二开闭孔;第二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二开闭孔;以及第二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杵之间,将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开闭板方向施压,/n将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结合时,所述第一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杵的另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支撑台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支撑台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0 KR 10-2018-00032481.一种骨灰盒套具,其特征在于,该骨灰盒套具包括:主腔室,其具有保管遗骨的空间;止回阀部,其具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第一止回阀相对所述主腔室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第二止回阀相对所述第一止回阀可拆卸地形成,且结合于所述第一止回阀并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相互连通;以及控制腔室,其相对所述第二止回阀可拆卸或一体化地形成,且结合于所述第二止回阀并与所述主腔室连通,
所述第一止回阀具有:第一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所述主腔室;第一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朝向所述主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并具有第一连通孔;第一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一开闭孔;第一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一开闭孔;以及第一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一杵之间,将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开闭板方向施压,
所述第二止回阀具有:第二圆柱部,其为圆柱形,结合于凹陷部,凹陷部形成于所述控制腔室的上部;第二支撑台,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朝向所述控制腔室内部的端部内周面上,并具有第二连通孔;第二开闭板,其形成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两端部之间,并具有第二开闭孔;第二杵,其一端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台,另一端部贯通所述第二开闭孔;以及第二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杵之间,将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开闭板方向施压,
将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第二止回阀结合时,所述第一杵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杵的另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杵向所述第一支撑台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杵向所述第二支撑台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泽基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花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